郭文锋
- 作品数:37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39个桉树(Eucalyptus)无性系多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速生、干形好的优良无性系,为桉树的良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各桉树无性系品质进行综合比较与优劣排序。【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9个无性系的树高(H)、胸径(DBH)、单株材积(SV)、枝下高(LBH)、干形(SF)等性状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39个无性系中,综合分值排前五的无性系分别是567-4,629-3,631-2,600-5和645-4,这5个无性系具有生长快、干形好等优良聚合性状;而649-9,623-3,664-2和628-3在单一性状(如单株材积或材性)表现优秀。【结论】综合筛选出的5个优良无性系可用于大面积推广,而单一性状优秀的4个无性系对未来桉树育种及定向性状改良具有重要价值。
- 李晓琼苏勇郭文锋兰俊熊涛张磊温远光
- 关键词:桉树无性系主成分分析
- 昆虫与根结线虫危害对乌桕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 2023年
- 地上与地下植食性害虫取食能影响植物根际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但其机制尚不明确。以土壤线虫为生物指标,对地上害虫(专食性癞皮夜蛾、广食性斜纹夜蛾)及南方根结线虫的单独或共同取食对乌桕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差异进行研究。与无取食处理相比,癞皮夜蛾单独取食下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与土壤线虫的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斜纹夜蛾单独取食下食真菌线虫的相对丰度与土壤线虫的群落多样性均显著增加;南方根结线虫单独取食下,食真菌与食细菌线虫比例(F/B)显著升高,线虫通路比值(NCR)则显著减小。斜纹夜蛾与南方根结线虫共同取食下土壤线虫群落的食真菌线虫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与地下植食性生物相比,地上植食性昆虫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且不同食性的地上害虫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调控机制不同。
- 唐鋆郭文锋阳莎李晓琼
- 关键词:线虫群落结构多样性食性
- 一种粘稠液体的布氏漏斗过滤辅助网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粘稠液体的布氏漏斗过滤辅助网。粘稠液体过滤辅助网包括环形金属丝(11)和纤维布(12),所述环形金属丝(11)为不锈钢金属丝,不锈钢金属丝的横截面为圆形,金属丝横截面积的直径为0.5至...
- 尹玲曲俊杰黄羽卢江郭文锋魏源文方辉
- 文献传递
- 一种以甘露糖为筛选剂提高甘蔗遗传转化效率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甘露糖为筛选剂提高甘蔗遗传转化效率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甘蔗幼嫩心叶诱导出的淡黄色、颗粒状II型胚性愈伤组织为转基因受体材料,采用负压辅助和改进的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6-磷酸甘露糖异...
- 魏源文邓智年胡春锦李楠秦翠鲜何海波黄诚梅潘有强吕维莉郭文锋曹辉庆李杨瑞
- 文献传递
- 桉树杂交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性变异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植物种间杂交是一种普遍自然现象,杂交往往造成植物表型及生理变异,从而改变杂种抗虫性。与亲本种相比,杂种抗虫性可能增强或减弱,也有可能处于与亲本相似水平。初生、次生代谢物的质变与量变是引起杂种抗虫性变异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桉树杂交育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桉树杂交种间抗虫性表现参差不齐,因此,桉树是研究杂交种抗虫性变异机制的理想材料。以2个桉树杂交种巨细桉DH201-2、巨尾桉G9及桉树重要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为研究对象,比较了2个杂交种与其纯亲本种[(巨桉×细叶桉),(巨桉×尾叶桉)]间的抗虫性差异;同时,综合比较了品系间叶片性状(叶片厚度、含水率、比叶面积)、初生化合物(C、N、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次生化合物(总酚、单宁)差异,以研究桉树杂交种抗虫性变异的理化机制。结果表明:DH201-2感染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虫瘿数目显著高于其双亲本种,而G9上虫瘿数目显著低于其双亲本种。DH201-2与G9的叶片厚度与巨桉相近,而显著薄于另一亲本种。DH201-2叶片含水率显著高于细叶桉、与巨桉相近;G9叶片含水率则显著低于其双亲本种。相似的是,DH201-2和G9的比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其双亲本种。初生化合物方面,DH201-2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亲本种,N含量则仅高于细叶桉;而G9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虽高于其双亲本种,可溶性糖含量则无显著差异,N含量显著低于其双亲本种。次生化合物方面,DH201-2叶片总酚和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其双亲本种,而G9则显著高于其双亲本种。因此,与其亲本种相比,DH201-2感虫性增加,而G9抗虫性增加;与桉树枝瘿姬小蜂发育相关的营养指标(如含水率、可溶性糖、N含量)及次生防御物质(如总酚、缩合单宁)在桉树杂交种组织内的含量差异影响了桉树杂交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
- 李晓琼刘亚珍刘亚珍温远光周晓果温远光熊涛周晓果
- 关键词:杂交育种桉树桉树枝瘿姬小蜂抗虫性次生化合物
- 罗汉果性别基因SgACS2及其扩增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汉果性别基因SgACS2,雄株系该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雌株系该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为罗汉果苗期性别PCR扩增检测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罗汉果基因工程育种和利用特异...
- 莫长明郭文锋李忠张玉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组织磨样的磨样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或动物组织的磨样器。由吊磨(1)、联动线(2)、漏斗(3)漏斗塞(4);吊磨(1)联动线(2)与电机相连;吊磨(1)下方的底盘(13)通过螺纹漏斗(3)相配合;漏斗(3)的...
- 尹玲曲俊杰黄羽卢江魏源文郭文锋方辉
- 文献传递
-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对桉树光合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比较巨圆桉Eucalyptus grandis×E.tereticornis DH201-2(高感)与窿缘桉E.exserta EA(低感)在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卵期(S1),幼虫期(S2),蛹期(S3)3个发育阶段及对照(S0)的光合生理响应,探讨植物对虫瘿的光合响应机制。结果表明:DH201-2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高于EA,但光补偿点(LCP)低于EA,水分利用效率(WUE)、暗呼吸速率(Rd)则在S1~S3阶段低于EA。EA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于DH201-2,但两品系虫瘿叶片SPAD值无差异。姬小蜂不同发育阶段影响桉树的光合响应:Gs在S2阶段达到最大,同阶段LCP反而最小,SPAD值则在S1最低。桉树品系间光合指数也因发育阶段而异:DH201-2的蒸腾速率在S2阶段达到最大,最大净光合速率在S0最低,WUE则相反;EA在S1的WUE和表观量子效率、及各发育阶段的Rd均高于S0阶段。植物的光合生理响应与姬小蜂发育阶段和植物抗性密切相关。
- 高旭郭文锋项瑶申思李晓琼
- 关键词:抗虫性光合参数
- 桉树抗桉树枝瘿姬小蜂理化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桉树抗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相关的多个理化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与抗虫性最紧密关联的关键因子,为筛选抗虫桉树品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首先比较了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EA)、巨圆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us tereticornis(DH201-2)和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calyptus urophylla(G9)3个桉树品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性强弱,同时测定了桉树品系间叶片含水率、叶片厚度、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片C含量、N含量、C/N比、总酚、缩合单宁等8个理化指标,最后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抗虫性紧密关联的理化因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不能在G9上产生虫瘿,在DH201-2上的样枝平均虫瘿数显著高于EA。3个桉树品系叶片厚度间无显著差异;DH201-2叶片含水率显著高于EA和G9;N含量表现为DH201-2>EA>G9;G9叶片C含量、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EA和DH201-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是缩合单宁(X_2)和C含量(X_3);建立了以抗性得分为因变量(Y),缩合单宁含量(X_2)、C含量(X_3)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20.671+2.095X_2+0.433X_3(复相关系数R=0.770,校正相关指数R^2=0.578,显著水平P<0.001)。【结论】缩合单宁和C含量是影响桉树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强弱的关键因子,且两个因子与抗虫性正相关;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桉树抗虫性与两个化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今后选育桉树抗虫优良品系提供理论依据。
- 李晓琼刘亚珍周晓果朱宏光温远光郭文锋
- 关键词:桉树抗虫性桉树枝瘿姬小蜂
- 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甘蔗是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但日益严重的虫害给甘蔗产量及品质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甘蔗抗虫转基因育种已成为甘蔗抗虫育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古巴、泰国、印度、新加坡、中国及一些国际大型公司等都相继开展了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主要集中于转Bt基因、GNA基因、PI基因等甘蔗材料的筛选,并获得一批抗蔗茎螟的CryⅠA(b)转化植株、抗Chilo infuscatellus的转Cry1Ab基因甘蔗植株、抗绵蚜的转GNA基因甘蔗植株、抗甘蔗白螟的转PⅠ基因甘蔗植株、抑制蛴螬幼虫生长的转PiⅡ和GNA基因甘蔗无性系G87、UP87及600多份转cry1C*基因甘蔗无性系,部分学者还对转Bt基因甘蔗植株的生理、抗虫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由于抗虫转基因甘蔗研究起步晚,受抗虫基因来源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限制,其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尚未培育出优良的甘蔗抗虫品种并推广种植。今后需对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蔗无性后代中的整合、遗传表达特性及甲基化修饰等影响表达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提高外源基因在甘蔗无性繁殖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此外,还需对抗虫转基因甘蔗的抗虫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筛选出优良的、稳定遗传的抗虫甘蔗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材料。
- 邓智年魏源文潘有强郭文锋何海波曹辉庆罗海斌郭元元李杨瑞
- 关键词:甘蔗抗虫育种转基因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