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立龙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地震
  • 7篇地貌
  • 6篇龙门山
  • 4篇汶川地震
  • 4篇构造地貌
  • 3篇地貌研究
  • 3篇地貌演化
  • 3篇地形
  • 3篇断层
  • 3篇山前
  • 3篇褶皱
  • 3篇隆升
  • 2篇地形起伏度
  • 2篇造山带
  • 2篇震后
  • 2篇山带
  • 2篇水力
  • 2篇水系
  • 2篇抬升
  • 2篇盆地

机构

  • 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四川省地震局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作者

  • 16篇郑立龙
  • 14篇颜照坤
  • 14篇闫亮
  • 14篇李敬波
  • 13篇李勇
  • 9篇赵国华
  • 4篇李奋生
  • 4篇聂舟
  • 3篇梁明剑
  • 3篇张威
  • 3篇周荣军
  • 3篇周游
  • 3篇马超
  • 3篇李勇
  • 1篇王世元
  • 1篇陈永梅
  • 1篇彭海燕

传媒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自然杂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四川地震
  • 1篇灾害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发震构造特征及动力源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MS6.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空间分布、活动断裂组合样式和区域构造背景等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1)根据主震及4级以上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空间分布、烈度长轴方向,判断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NW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2)根据地表GPS水平运动速率及水平缩短速率的差异性、断裂组合样式和历史余震深度,判断发震断裂具有薄皮-同向差异逆冲型捩断层的特征;(3)包谷垴—小河断裂活动可能主要受深部的"管道流"控制,"管道流"自NW向SE方向运动,在昭通断裂带处受到华南板块的差异阻挡,造成包谷垴—小河断裂西侧管道流运动速率大于东侧管道,从而驱动包谷垴—小河捩断层的左旋滑动,导致了鲁甸地震的发生。
邵崇建李勇周游颜照坤聂舟李敬波郑立龙闫亮王腾文
关键词:发震断裂
汶川地震后绵远河流域地表隆升与侵蚀过程研究
5.12汶川大地震,在发生数秒内,随着地震波能量由震源向四周的释放,在龙门山地区的山体地表产生了规模大小不一、数量巨多的山体崩塌和滑坡,由此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堆积在龙门山地区内;再加之震后频繁爆发的强降雨,进一步的引发了该...
郑立龙
关键词:汶川地震构造地貌地质灾害
基于DEM数据的龙门山流域地形起伏度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SRTM3(90 m)DEM数据,提取龙门山流域,分别尝试人工判别法、最大高差法和最大高差-面积比法,经过对比分析,龙门山流域比较适合采用最大高差-面积比法,获得最佳分析窗口为33×33,面积约为8.82 km^2.根据最佳分析窗口,提取龙门山流域的地形起伏度,从平面和垂向2个方面分析了龙门山流域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龙门山南段、中段以及岷江流域南部,地形起伏度值较高,龙门北段和岷江北部地形起伏度值相对较低,位于四川盆地内的地形起伏度最低;2)龙门山流域地形起伏度大于500 m的区域占93.55%,700-1 500 m分布比例较为密集(占68%),其中,700-1100 m最为密集;地形起伏度约为1 100 m时,单值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天全-都江堰-安县一线NW侧地形起伏度几乎均大于500 m,SE侧地形起伏度基本上小于500 m,并且有向SE递减趋势;3)龙门山流域随着海拔增高,地形起伏度总体上在增长,但之间有些起伏,整体上表现出很强的垂直分带性,水系侵蚀作用以及气候变冷所导致的冰劈、寒冻作用是造成垂直分带性的主要原因.
邵崇建李勇颜照坤聂舟郑立龙闫亮李敬波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
汶川 8. 0 级地震震后泥石流空间分布和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对汶川8.0级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和震后5年来龙门山中北段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刻画,对震后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震后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北川-映秀断裂上盘10 km范围以内,相对于同震崩塌、滑坡具有更明显的上盘效应。震后泥石流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松散堆积物分布范围、地形地貌、岩性、降水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同震崩塌、滑坡松散堆积物为震后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地形地貌是控制震后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泥石流提供了势能和启动的空间条件;震后泥石流集中发生在前震旦系彭灌杂岩和古生界粉砂岩、砂岩等岩性分布区;降水是导致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李奋生李勇李勇赵国华颜照坤郑立龙李敬波王世元闫亮张威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后泥石流
龙门山地区水系发育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的指示被引量:11
2015年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既是青藏高原周缘山脉中陡度最大的山脉,也是构造活动和地貌景观塑造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因此,该区域成为研究构造-地貌-水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实验场。本文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15条基岩河道的纵剖面,采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河流纵剖面形态,并结合基岩水力侵蚀模型,分析龙门山不同位置的地形特征。本次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①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河流纵剖面的分析,龙门山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导致这一地区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②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以上凸型为主,说明该区域尚未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前均衡期;③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呈直线形态,说明该区域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均衡期;④龙门山不同地区的水系发育特征,表明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具有更强的构造活动性、更高的隆升速率,龙门山北段则具有较弱的构造活动性、较低的隆升速率,并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李奋生赵国华李勇李勇颜照坤梁明剑闫亮李敬波郑立龙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青藏高原东缘
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及其水系的响应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基于ASTER GDEM数据,采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龙门山地区15条河流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并结合基岩水力侵蚀模型来分析龙门山不同段落的地形形态特征。初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河流纵剖面的分析,龙门山整体上具有较强的隆升速率,导致这一地区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2)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以上凸型为主,说明该区域未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前均衡期;(3)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呈直线形态,说明该区域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均衡期;(4)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具有更强的构造活动性、更高的隆升速率,控制了该地区地貌、水系演化过程,并且导致这一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李奋生赵国华李勇李勇梁明剑闫亮颜照坤李敬波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青藏高原东缘
从龙门山地质地貌分段性探讨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关系被引量:15
2014年
在龙门山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5年之后,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Ms7.0级地震。基于芦山地震基本特征及其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地貌水系特征、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区域地质背景,并探讨2013年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它们是两次独立的地震,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可能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②下地壳流向上仰冲可能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同的成因机制,这一成因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③龙门山南段在山前发育多条断裂和褶皱带,使得这一地区由北西向南东的应力在山前多个断裂和褶皱带得到一定的释放,因此不具备发生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特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颜照坤李勇赵国华周荣军李敬波张威郑立龙李奋生闫亮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分段性
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活褶皱-逆断层运动学机制——以芦山地震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龙门山南段的芦山MS7.0地震是继发生在龙门山中北段的汶川MS8.0地震之后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震后地表变形特征、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石油地震勘探剖面、历史地震数据等资料,结合前人对龙门山南段主干断裂、褶皱构造特征的研究以及野外实地考察,应用活动褶皱及"褶皱地震"的相关理论,初步分析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认为芦山地震为典型的褶皱地震,发震断裂为前山或山前带一隐伏断裂。构造挤压产生的地壳缩短大部分被褶皱构造吸收。认为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具有活褶皱-逆断层的运动学特征,表明龙门山逆冲作用正向四川盆地内部扩展。
李敬波李勇周荣军颜照坤闫亮郑立龙杨聿强任聪
关键词:隐伏断裂
龙门山前陆盆地西南部变形特征及其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本文试图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龙门山前陆盆地西南部变形特征及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式,引起人们对龙门山南段及其前缘地区隐伏新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发震机制的关注。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不同于汶川地震,是一次活断层-褶...
李敬波李勇闫亮颜照坤郑立龙
关键词:前陆盆地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地表侵蚀及地貌演化约束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结合野外资料,利用GIS技术,提取了绵远河流域的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地貌参数,对绵远河流域的构造地貌进行了分析;以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的文家沟滑坡、泥石流为例,对该区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文家沟地处汶川地震震中区,映秀-北川断裂带(主断裂带)在其北西侧约3.6 km的地方切过,为引发滑坡提供了构造条件;地震之前,文家沟近百年内未发生过滑坡、崩塌;地震之后,触发了体积约为2 750×104m3的初始滑坡体,最终滑坡体堆积物多达5 000×104m3,是汶川地震中的第二大滑坡;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文家沟先后发生了5次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累积泥石流量达557×104m3,表明约有11%的震后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汶川地震造成了文家沟约1 952.5×104m3的同震抬升量,而震后滑坡体堆积量约为5 000×104m3,说明震后的滑坡量远大于同震抬升量,山体平均海拔被降低。
郑立龙李勇赵国华任聪颜照坤闫亮李敬波杨聿强
关键词:汶川地震构造抬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