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传森

作品数:57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细胞
  • 16篇小鼠
  • 14篇病毒
  • 10篇白细胞介素
  • 9篇哮喘
  • 8篇细胞因子
  • 8篇轮状
  • 8篇轮状病毒
  • 8篇白细胞
  • 6篇免疫
  • 6篇抗体
  • 6篇活性
  • 6篇ELISA
  • 5篇杀伤
  • 5篇杀伤细胞
  • 5篇哮喘模型
  • 4篇气道
  • 4篇抗原
  • 4篇基因
  • 4篇白介素

机构

  • 37篇浙江大学
  • 19篇浙江医科大学
  • 4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杭州市红十字...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浙江中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杭州市第三人...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宁波天一职业...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公安局...
  • 1篇宁波市卫生防...
  • 1篇浙江省卫生防...

作者

  • 56篇邵传森
  • 18篇沈建根
  • 14篇鲍建芳
  • 6篇谢强敏
  • 5篇唐玉红
  • 4篇夏大静
  • 4篇董玉娥
  • 4篇朱圣禾
  • 3篇李和权
  • 3篇潘毅
  • 2篇陈玮
  • 2篇陈季强
  • 2篇孙永良
  • 2篇赵国斌
  • 2篇程东庆
  • 2篇徐宝祥
  • 2篇王华英
  • 2篇张建华
  • 2篇严菊英
  • 2篇王峻

传媒

  • 11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LISA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快速检测粪样中的轮状病毒被引量:3
1990年
同时将酶标记 McAb与粪样加于抗体包被孔内孵育作 ELISA双抗体夹心一步法,以检测粪样中轮状病毒(RV),发现包被抗体采用兔抗 RV IgG 较抗 RV McAb更为敏感,粪样与酶标记 McAb混合物最适孵育时间为90分钟。经实际粪样测定显示,一步法测得A_(492)值与常规法(二步法)呈直线正相关,两法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说明一步法完全可以取代二步法而应用于临床。
邵传森楼跃飞方平楚
关键词:轮状病毒ELISA抗原检测
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体内外的表达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构建双亚基共表达鼠白细胞介素 - 12 (m IL- 12 )真核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 :将m IL - 12 p35和 p4 0全长编码 c DNA构建在 pc DN A 3.1载体上 ,然后把 p35表达单元 (CMV- p35 - BGH PA)插入pc DNA 3.1/ p4 0载体 ,使两个目的基因均受各自的启动子 CMV控制 ,构建成 m IL - 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 p Cm IL -12 ,并进行体内外表达。结果 :p Cm IL - 12在体外转染 COS- 7细胞后 ,经 EL ISA证实有 m IL- 12表达 ,其表达上清能在体外明显增强小鼠 NK细胞活性。小鼠皮内注射 p Cm IL - 12亦能增强小鼠 NK细胞活性。结论 :所构建的质粒在体内外均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 m IL-
陈玮邵传森沈建根鲍建芳潘建平韩伟寿林项哨郑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MIL-12天然杀伤细胞分子克隆
三种轮状病毒ELISA试剂的比较研究
1994年
作者用自制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ELISA试剂检测细胞培养和88份粪样中轮状病毒,与丹麦Dako公司和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制备的轮状病毒ELISA试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自制试剂的细胞培养中轮状病毒最低抗原检出量是0.03TCID50;对低轮状病毒核酸含量粪样的阳性检出率为95.7%,均高于另二种试剂;检测88份粪样中轮状病毒,自制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98.3%、90%及0.88,与另二种试剂无显著性差别(P>0.05)。此外,自制试剂的阳性标本与阴性标本OD值均数之比约为另二种试剂的2.2倍。实验结果提示,本研究自制轮状病毒ELISA试剂检测轮状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以替代同类轮状病毒多克隆抗体ELISA试剂,且易于目测判断结果,适于基层临床使用。
邵传森楼跃飞
关键词: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ELISA
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Ficol分层法、3%明胶自然沉降法及6%羟乙基淀粉自然沉降法。结果:3%明胶自然沉降法所获有核细胞(NC)密度高达94.60(±23.80)×105/ml,CFUGM数为64.30(±12.18)/105NC,CD34+细胞数为1.21(±0.37)×105/ml,均较其它两种方法为高(P<0.05)。结论:3%明胶自然沉降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鲍建芳林敏杨仁儿夏大静沈建根邵传森
关键词:脐血造血干细胞细胞分离CD34
射频电磁场对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手机射频电磁辐照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为评价手机射频电磁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比吸收率(SAR)为4 W/kg的1800 MHzGSM射频电磁场间断(5 min开10 min停模式)辐照DC细胞0 h、1 h、12 h或24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DC表面HLA-DR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及CD11c)的变化;以CCK-8试剂检测各组DC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的差异;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DC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TNF-α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假辐照组相比,各辐照处理组DC表型分子HLA-DR、CD80、CD86、CD4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CD11c无明显变化;各辐照处理组DC的同种MLR能力明显降低(P<0.05),尤其以24 h处理组为甚。各辐照处理组DC的IL-12p70、TNF-α的分泌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射频电磁场辐照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周智东曾群力郑云张建宾陈海祥鲁德强邵传森夏大静
关键词:淋巴细胞培养试验细胞因子类细胞表型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程东庆许爱娥刘红焱鲍建芳沈建根邵传森
关键词:白癜风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黑素细胞
mIL-12质粒对哮喘模型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小鼠白介素12(mIL-12)基因表达质粒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以及Th2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L-5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卵白蛋白(OVA)致敏复制小鼠哮喘模型。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8组小鼠分别是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空质粒预防对照组、空质粒治疗对照组、mIL-12质粒预防组和mIL-12质粒治疗组。末次雾化处理24 h后,测定所有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IL-10、IL-4、IL-5水平以及血清中TGF-β、IL-10水平。结果①哮喘模型组BALF中的TGF-β、IL-10、IL-4和IL-5等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而mIL-12质粒预防组和mIL-12质粒治疗组BALF中的TGF-β、IL-10、IL-4和IL-5等各细胞因子水平则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②血清中的TGF-β和IL-10水平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GF-β、IL-10、IL-4、IL-5等各细胞因子水平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推测mIL-12质粒可以抑制小鼠哮喘的发展,其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性细胞因子而发挥的。
唐玉红赵国斌姜文静邵传森
关键词:哮喘模型小鼠细胞因子
糖萜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糖萜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方法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糖萜素喂养NIH小鼠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 ,检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组与非抑制组不同时间段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含量。结果 :含糖萜素饲料组于不同时间测得NO含量均较基础饲料组显著增高 (P <0 .0 5 )。免疫抑制状态下 ,含糖萜素饲料组NO含量也较基础饲料组高(P <0 .0 5 )。体外糖萜素不能直接影响NO的生成。结论 :糖萜素能显著提高小鼠体内巨噬细胞产生NO。
沈建根鲍建芳邵传森詹勇
关键词:糖萜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慢性HBV感染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红细胞免疫(RCIA)机制及其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用基因工程α-2bIFN联合天然药物对5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另以39例未经上述治疗患者作对照。在治疗前后并随访一年观察两组HBVM变化情况,同时应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花环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活性及免疫复合物粘附程度并与正常对照。结果:慢性HBV感染有显著异常的RCIA改变,IFN联合疗法可使患者HBVM阴转率明显提高,但对RCIA持续低下者的疗效明显欠仁佳,一年后重复测定结果相同。结论:RCIA功能紊乱参与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改善RCIA功能有利于调整患者对抗HBV治疗的免疫应答。
黄美先邵传森
关键词:HBV感染抗病毒治疗红细胞C3B受体免疫应答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外周血中祖细胞和多能造血干细胞含量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1996年
为估算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中祖细胞和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含量,将不同数量的经G-CSF动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移植到经全身照射(TBI)的同系小鼠,与骨髓移植(BMT)组比较受体鼠外周血白细胞恢复动态及长期存活率。结果显示,输入相同剂量(1×106)细胞14和21天时,经动员的PBMC移植鼠的白细胞数远较BMT鼠为高(P<0.05),说明前者含有更多的祖细胞。150天存活期的观察发现,移植≥1×106经动员的PBMC或≥1×105骨髓细胞均可使80%左右的受体鼠长期存活;而移植1×105经动员的PBMC或1×104骨髓细胞均使50%受体鼠长期存活,提示经动员的外周血中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含量约为同样数目骨髓细胞的1/10。
邵传森朱康儿
关键词:骨髓移植祖细胞造血干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