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爱军

作品数:44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翻译
  • 7篇译者
  • 6篇话语
  • 5篇文化
  • 4篇社会
  • 3篇译家
  • 3篇译学
  • 3篇语篇
  • 3篇缘由
  • 3篇文学
  • 3篇文学研究
  • 3篇话语分析
  • 3篇教学
  • 3篇翻译教学
  • 2篇对等
  • 2篇学术
  • 2篇学术创新
  • 2篇译本
  • 2篇译者主体
  • 2篇译者主体性

机构

  • 38篇宁波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东吴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作者

  • 42篇贺爱军
  • 3篇段汉武
  • 2篇方汉文
  • 2篇鲁绪峰
  • 1篇王文斌
  • 1篇范谊
  • 1篇马广利
  • 1篇胡祖珺
  • 1篇于应机
  • 1篇尤其达
  • 1篇杜明业
  • 1篇傅敬民
  • 1篇何佳文
  • 1篇沈芸
  • 1篇吕敏
  • 1篇陈文安
  • 1篇唐国清
  • 1篇李亮亮
  • 1篇李达三
  • 1篇乔璐璐

传媒

  • 8篇宁波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翻译
  • 4篇上海翻译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外语教学
  • 2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2篇现代语文(下...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外语界
  • 1篇英语知识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外国语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外国语文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篇·对比·多元——翻译教学方法论思考被引量:4
2011年
传统的翻译教学以单句为教学单位,以技巧传授为主要内容,一般只提供一种译文。这种教学方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观念的产物,脱离了语境,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注重动态意义,彰显差异,提倡多元。基于此种理念,本文提出翻译教学行之有效的三种教学方法:语篇呈现、语言对比、译文多元。语篇应该成为翻译的教学单位,单个句子、词语只有在宏观的语篇语境下,其意义才能具体化、明晰化。呈现语篇后,教师应该从目的语与源语的语言、文化的异同展开对比分析,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然后下笔。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教师坚持给出多元化的译文,以便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
贺爱军
关键词:语篇翻译教学方法
台湾比较文学发展简史: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2007年
结合个人视阈,回顾了台湾从20世纪中期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的开端,以及比较文学学会的建构、大学中的院系设置和相关的研究出版状况。随着台湾比较文学影响力的加大,"汇文网"应运而生,成为岛内以至两岸三地比较文学研究者们的重要的资源支持。并从参考书目与图书馆应有、语言文学和文化、翻译和比较文学,以及中国学派等四个方面对台湾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展望。
李达三贺爱军马广利杜明业唐国清方汉文
关键词:中国学派
青少年文学研究的三维视角——“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07年
贺爱军段汉武
关键词:青少年文学儿童文学研究
英语幽默语汉译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
2013年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在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空间的延续和发展,把心理空间作为输入空间,并对其进行认知操作。概念整合理念问世以来,被众多学者运用于众多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英语幽默语从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出英语语言的特征和规律,由于文化、语境等差异,其汉译工作难度较大。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准,以英语幽默语为中心,对其汉译工作进行研究。
胡祖珺贺爱军
关键词:幽默语幽默效果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翻译和近代西学翻译为阐释中心
论文以译者主体与主体性为切入点,以社会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将译者主体性的审视与考量置放在佛经翻译和近代西学翻译背景之中,探究译者主体在文本操作层面呈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在社会历史语境、诗学规范和语言使用层面体现出来的客...
贺爱军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佛经翻译
文献传递
翻译赞助人对译家林纾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学界普遍认为林纾翻译家身份的确立与“林译小说”品牌树立是机缘巧合、天才禀赋等因素造就的。本文从勒菲弗尔翻译赞助人的视角,运用数据分析与文本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林纾翻译成功的社会历史缘由。在林纾翻译生涯的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的不同方面,权威人士、合译者、社会团体、出版机构发挥了联合赞助的功能,充当了不同的翻译赞助人。权威人士和出版机构充当了他的经济赞助人,合译者和维新派扮演了他的意识形态赞助人,桐城派和新文化派则成为了他的诗学赞助人。这些赞助人不仅影响了林纾的经济状况、翻译态度、身份地位,也影响了其译本的选择、译作的出版与数量。
贺海琴贺爱军
关键词:林译小说
《20世纪中国翻译史》评述被引量:4
2006年
方华文的著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一书阐述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以及建国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翻译概况,其中包括对译品、译者的介绍以及对翻译理论构建情况的介绍,为系统了解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活动的全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测台。作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的译史新作,该书不仅贯通了中国翻译发展史上的历史时空,而且为建立中国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体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一本难得的译史著作。
贺爱军于应机
关键词:译史翻译理论知识性趣味性
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评谢天振《译介学导论》
2010年
谢天振的《译介学导论》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为研究本体,以文化意象传递、文学翻译中的误译、翻译文学史与文学翻译史为研究客体,标志着一门新型学科译介学的诞生。译介学以不对文本作价值判断为理论恪守,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增加了翻译研究的对象,丰富了翻译研究的方法,成为学术创新与学科开拓的典范。
贺爱军方汉文
关键词:译介学
刘宓庆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刘宓庆秉承"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原则,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文化翻译观。他以语言、文化信息为出发点,以信息意义处理为任务,以意义表现及表现效果为终端,提炼出整体性的文化翻译观。这一理论立足翻译学,从语言学、心理学、美学、政治等跨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翻译。
贺爱军贺海琴
关键词:对策论
翻译对等的原型范畴理论识解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探究翻译对等的动态性。研究认为,由于作者和译者的生活体验不同,认知能力相异,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寻求语言层级上的绝对对等无异于缘木求鱼,结果必将此路不通。绝对的对等少之又少,甚至并不存在,存在只是翻译中的对等原型和对等变体,对等原型和对等变体一起构成了一个翻译对等群。对等群中每一成员的地位并非整齐划一,也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处在不同的层级,有的属于核心概念的表征,我们称之为翻译原型,有的则是以翻译原型为参照点建立起来的翻译变体。翻译变体根据与翻译原型的家族相似性而聚合为同一对等群。
贺爱军
关键词:翻译对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