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江华

作品数:276 被引量:664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4篇闭锁
  • 133篇胆道
  • 128篇胆道闭锁
  • 46篇先天
  • 45篇先天性
  • 42篇细胞
  • 42篇小儿
  • 41篇纤维化
  • 37篇肝纤维化
  • 34篇手术
  • 32篇肝移植
  • 30篇胆管
  • 30篇结肠
  • 29篇术后
  • 28篇外科
  • 23篇巨结肠
  • 23篇儿童
  • 20篇先天性巨结肠
  • 18篇新生儿
  • 18篇预后

机构

  • 266篇天津市儿童医...
  • 11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4篇天津市第一中...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山西省儿童医...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新疆伊犁州友...
  • 3篇上海市儿童医...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76篇詹江华
  • 48篇胡晓丽
  • 35篇宫济春
  • 33篇罗喜荣
  • 24篇高伟
  • 23篇包国强
  • 20篇高文忠
  • 19篇张辉
  • 18篇谷继卿
  • 15篇戴春娟
  • 13篇胡博
  • 12篇朱倩仪
  • 12篇赵林胜
  • 11篇牛军
  • 10篇管志伟
  • 10篇葛亮
  • 8篇刘谊
  • 8篇冯杰雄
  • 8篇刘丹丹
  • 8篇丁美云

传媒

  • 89篇中华小儿外科...
  • 55篇天津医药
  • 53篇临床小儿外科...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国小儿血液...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年份

  • 14篇2023
  • 17篇2022
  • 19篇2021
  • 27篇2020
  • 19篇2019
  • 14篇2018
  • 16篇2017
  • 13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罕见腹外疝的诊断与处理原则被引量:1
2011年
近几年来,小儿疝修补手术得到推广和普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常会遇到少见疝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问题。通常在小儿外科会将腹股沟部位的疝均归类到腹股沟斜疝;而发生于白线部位的肿物易误诊为腹壁脂肪瘤等,原因可能为小儿腹股沟部位发生的疝均是斜疝,几乎无直疝、股疝和半月线疝情况,从而导致误诊。
詹江华
关键词:少见病儿童
小儿肝血管瘤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被引量:2
2020年
肝血管瘤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肝肿瘤的12%,常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且以女童多见[1]。其发病原因尚未阐明,尽管本质上是良性的,但也有出现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可能[2]。近年来,对于肝血管瘤的治疗理念有了很大改变,从以前强调手术切除逐渐演变为观察、药物以及介入治疗等多种方式,并会针对患儿发病情况采取无创、微创等精准治疗理念来改善患儿预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同道对于小儿肝血管瘤的认识,本期刊出小儿肝血管瘤专家共识以及相关治疗文章,以促进小儿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治水平向精细化迈进。
詹江华王焕民
关键词:肝血管瘤临床诊治水平肝肿瘤婴儿期介入治疗
小儿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被引量:11
2020年
肝血管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肝原发良性肿瘤,生后6个月内高发。尽管其本质上是良性的,但也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2]。因此,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小儿肝血管瘤的概念与诊断、治疗指征界定、治疗方法选择等问题尚缺乏统一认识,多参照成人肝血管瘤概念和标准,导致诊疗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我们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制订本共识,以规范小儿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詹江华王焕民
关键词:肝血管瘤治疗指征预后意义临床诊断与治疗学科专家良性肿瘤
小儿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治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为肝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诊治的39例肝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确诊年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9例中,男18例,女21例;确诊中位年龄4月龄;11例于孕期超声检查发现,16例查体偶然发现,其他原因就诊12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高回声19例,低回声14例,混杂回声6例;边界清晰27例;形态规则25例;血流信号丰富16例;有钙化灶6例。局灶型37例,多发型1例,弥漫型1例。25例患儿给予保守观察,其中9例血管瘤消失,9例缩小,7例无变化。7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2例血管瘤消失,3例直径缩小,1例无变化,1例血管瘤逐渐增大后行手术切除。1例弥漫型肝血管瘤给予口服雷帕霉素及泼尼松治疗,因出现肺感染而停药,后给予肝动脉栓塞术,复查肿瘤直径较前明显缩小。7例患儿行手术切除,术后无并发症,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小儿肝血管瘤大多预后良好,应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肿瘤直径以及分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葛亮徐晓丹赵升桥詹江华
关键词:儿童肝血管瘤
儿童梨状窝瘘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2023年
梨状窝瘘(PSF)是一种儿童罕见疾病,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逐渐增加,该病的诊治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诊断以喉镜下观察到瘘管为金标准,治疗以非感染期内镜下封闭内瘘口术式为主,完全切除瘘管为根治性治疗术式。
薛文帆葛亮徐晓丹(综述)詹江华
关键词:梨状窝瘘儿童
神经营养因子对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者新肛门功能的作用
2013年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ARM)常伴随肛门周围肌肉发育异常、神经节和神经丛的减少或缺失,最终影响肠道排便功能,导致术后肛门功能不良,这些改变通常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较多的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溶解蛋白-100(s-100)、卡哈尔间质细胞(ICC)、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原癌基因(RET)和神经细胞衍化亲神经营养因子(GDNF)。
罗喜荣詹江华赵林胜胡博牛军朱倩仪林虹
关键词:肛管直肠神经生长因子类
小儿卵巢肿瘤(附40例分析)
1991年
小儿卵巢肿瘤的发病率约占肿瘤总数的1~1.6%。多因急腹症就诊。我院1984~1990年共收卵巢肿瘤40例,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理类型:按 WHO 的卵巢肿瘤组织分类(表一)40例中良性肿瘤33例占82.5%。
詹江华杨明洁房志勤
关键词:儿童卵巢肿瘤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胡晓丽詹江华王学文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化
神经母细胞瘤CCCG-NB-2015共识多中心应用总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中国多中心应用CCCG-NB-2015共识方案诊治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为改进NB诊疗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7月经统一规范的CCCG-NB-2015共识方案诊治的全国多中心500例NB患儿的临床和预后资料,通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影响NB预后的关键因素;分别绘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在预测骨髓转移和复发的ROC曲线,明确NSE和LDH的临床价值;比对分析NB两种不同分期系统和危险度分组系统下患儿的预后差异,着重分析中危组人群的队列特征和预后结局。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共确定10个潜在的预后因子,分别为年龄、肿瘤原发部位、INPC分类、骨髓转移、MYCN状态、INSS分期、INRGSS分期、诊断时NSE、LDH水平和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素(image-defined risk factors,IDRFs),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为INPC分类、骨髓转移、诊断时NSE、LDH水平,与OS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为NSE、LDH水平及INRGSS分期(均P<0.05);NSE和LDH可以较好地预测NB骨髓转移、复发等事件发生(均P<0.05);INSS分期中非4期和4期的3年EFS分别为93.8%和52.6%;转换为INRGSS分期后,L1、L2、MS和M期的3年EFS分别为94.4%、87.2%、87.5%和53.6%。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3年和5年的EFS分别为97.1%和97.1%、90.0%和87.3%、53.9%和47.3%;其中INSS分期中3期且伴有INPC为UH型的患儿在CCCG-NB-2015共识方案中被归入高危组,其预后差,5年EFS为65.7%(P<0.05),但却在INRG危险度分组中被列入中危组。结论:NSE和LDH水平在预测NB患儿骨髓是否转移以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INRGSS分期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其较INSS分期在对患儿预后评估方面更具有临床意义,推荐使用INRGSS分�
靳燕袁晓军赵强李府李建新江莲卢俊戴云鹏赵平詹江华李杰曹嫣娜李璋琳杨嘉兴李忠元王道威龚宝成闫杰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病理学基础
目的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小儿常见的畸形之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排便控制不良如便失禁、污粪、便秘等,发生率高达10-75%。排便感受器是排便反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研究证实其分布于直肠、肛管粘膜、肛门外括约肌和盆底肌中,...
詹江华朱倩仪赵林胜胡晓丽罗喜荣宫济春胡博牛军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