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辉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毕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旱作地区长期小麦连作和苜蓿连作土壤剖面的矿质氮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对不同施肥条件下23年小麦连作地和苜蓿连作地土壤矿质氮分布和累积进行研究,探讨种植浅根系和深根系植物对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磷(P)肥,小麦和苜蓿连作地土壤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0—60 cm土层以下硝态氮含量变化稳定并小于2 mg/kg。氮肥、磷肥和有机肥配施(NPM)时,小麦连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在20—100 cm和140—320 cm土层,年累积速率可达42.12 kg/(hm2.a);苜蓿连作土壤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仅在200—300 cm土层出现轻微累积,年累积速率仅为1.01 kg/(hm2.a)。在不施肥和单施磷肥下,种植小麦或苜蓿对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影响不显著,而氮、磷和有机肥配施时,小麦连作地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迅速增加,并与不施肥、单施磷肥处理有显著差异;苜蓿连作地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虽有少量增加,但与不施肥、单施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不施肥、单施磷肥和氮、磷和有机肥配施,小麦连作、苜蓿连作地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主要在10—20 mg/kg之间波动,在土壤剖面无明显的累积现象,铵态氮残留量受施肥和作物种类的影响不显著。
- 薛晓辉郝明德
- 关键词:旱地苜蓿硝态氮淋溶
- 贵州喀斯特峰丛区石漠化土地调查与评价——以毕节老街村为例被引量:4
- 2006年
- 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在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经济活动作用下日益恶化,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老街村进行实地踏勘和采样的基础上,调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程度是引起该区土地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1.224%。在此基础上,以地貌面、土壤类型、裸石景观特点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灌草分布,以GPS为定位手段,借助GIS平台,完成老街村土地类型单元调查和制图;并利用多因子得分的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为土地生态设计和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 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薛晓辉
- 关键词:石漠化土地
-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在渭北旱塬的不同覆盖试验,对覆盖方式与小麦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秸秆-地膜、渗水地膜-秸秆覆盖地面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以地膜全程覆盖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可达6 971 kg/hm2,与无覆盖处理相比,不同材料和时期覆盖后小麦最高增产92.62%,最低增产23.16%;(2)地膜或者渗水地膜-秸秆全程覆盖地面,小麦产量显著高于休闲期覆盖;(3)不同材料覆盖地面后,小麦的农艺性状可以得到大幅改善,但在全程覆盖的处理中,小麦基本苗数下降。
- 薛晓辉郝明德李丽霞史培王缠军何晓雁
- 关键词:渭北旱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
- 小麦氮磷肥长期配施对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9年
- 【目的】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监测旱地农田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动向,研究施肥量与硝态氮累积量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试验小区0~300cm土壤剖面中,每20cm深度取一个土样,1mol·L-1KCl浸提后以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单施氮肥土壤硝态氮累积峰出现在80~100cm土层和300cm以下土层,当施氮量达到180kg·hm-2·a-1时,0~3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相当于8年的施氮量。单施磷肥对土壤硝态氮分布无影响;氮、磷肥配施时,施氮量增加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配施磷肥后可以减少硝态氮累积量,且施氮量越大减少的越多。过量施用氮肥,即使配施磷肥,硝态氮也能发生淋溶并在100~120cm和240~260cm土层附近累积;二次多项式回归能够较好地反映氮、磷施用量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之间的关系。【结论】长期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硝态氮大量淋溶并形成两个累积峰,科学合理地配施磷肥可以减少硝态氮淋失;旱地麦田长期施用最大产量施肥量,可能导致硝态氮大量累积在土壤深层。
- 薛晓辉郝明德
- 关键词:长期施肥硝态氮淋溶旱地氮磷
-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土壤侵蚀严重,导致土壤颗粒和肥力流失。维护与重建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揭示了陕北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碳、氮素养分的变化与分布。对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具...
- 薛晓辉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有机氮植被恢复
- 氮磷钾对川农10号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2014年
- 为研究探索毕节地区小麦的最佳施肥量,在毕节市红堰村通过一年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与小麦产量、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配合施用后多数小麦的农艺性状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尤其株高达到81.86cm,比不施肥显著增加9.72%。2)不施肥时小麦的产量为4 067kg/hm2,氮磷钾配施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12.29%,达到4 567kg/hm2。而缺乏氮素投入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10.60%,缺磷和缺钾小麦产量无显著变化。3)增施氮肥小麦产量增加,且株高、千粒重和生物重有明显变化。增施磷肥或钾肥对小麦的产量和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
- 薛晓辉陈静朱雪梅
- 关键词:施肥小麦农艺性状
-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分布研究被引量:25
- 2005年
- 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年限、不同植被立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发现,刺槐、苜蓿、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线性相关;安塞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植被逐渐乔木化而增大;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坡面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布曲线类似于一个周期的"正弦曲线"或"反弦曲线",但植被生长较好的坡面例外;土壤有机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随纬度的北移而减小,其顺序为:富县>宜川>安塞>神木。
- 薛晓辉卢芳张兴昌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植被恢复黄土高原
- 黄土丘陵区不同年限柠条林地土壤质量变化被引量:22
- 2007年
-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0、10、22、26和30a时间序列柠条林地土壤物理、化学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柠条林可提高土壤粘粒、粉粒含量,10-26a土壤容重显著降低;除全磷表现为减少趋势外,随生长年限延长,柠条林地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土壤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柠条生长年限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各种酶表现最佳状态的时间不同,且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对柠条林地土壤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
- 张晋爱张兴昌邱丽萍丛伟闫峰薛晓辉
- 关键词:柠条土壤物理性质土壤酶活性
- 黄土旱塬区农田施肥、产量与土壤深层干燥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施肥作为稳定作物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也会加强对土壤水分的耗损。于2007年小麦播种前测定了长期施肥的试验田0-300 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播前小麦地土壤在1 m深度范围内含水量变化很小,贮水量的极差值为14.7 mm;土壤水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100-300 cm土层,贮水量极差值为130.1 mm,且土层深度100-260 cm处出现土壤深层干燥化现象,并随肥料用量增加干燥化程度趋于严重;26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逐渐上升。氮磷肥配施土壤干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显著高于单施磷肥和不施肥,而不施肥和单施磷肥土壤干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从产量角度看,小麦产量与干层水分含量呈线形显著负相关。当产量小于1 354 kg/hm^2,土壤无干层;当产量在1 355-2 406 kg/hm^2之间,土壤干层属于轻度干燥化;当产量在2 407-3 458 kg/hm^2范围内,土壤干层属于中度干燥化。
- 薛晓辉郝明德
- 关键词:农田施肥土壤干燥化黄土旱塬区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本研究在毕节关门山流域,选取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地、果园及玉米地五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表层土壤含水量随坡长增加变化不大,且乔木林地高于灌木林地;2)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坡脚土壤含水量高于坡中,坡中高于坡顶;3)五种土地利用条件下0-80cm深度内土壤含水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递增;4)表土容重的变化次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果园地>荒地>玉米地。
- 王思会薛晓辉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土壤水分土壤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