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素琴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
  • 4篇病理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免疫组化
  • 3篇病理分析
  • 3篇病理学
  • 2篇组织化学
  • 2篇临床病理学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瘤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上皮
  • 1篇上皮样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莆田学院附属...

作者

  • 5篇蔡素琴
  • 5篇吴春林
  • 1篇张声
  • 1篇张丽
  • 1篇胡力文
  • 1篇陈小平
  • 1篇林琳
  • 1篇陈余朋
  • 1篇张真真
  • 1篇王行富
  • 1篇陈智伟
  • 1篇王鹏程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分泌型脑膜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分泌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3例颅内分泌型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分泌型脑膜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 ~ 66岁,平均53.9岁.其中10例肿瘤镜下为脑膜上皮型脑膜瘤背景,并有2例伴发脂肪化生;2例为过渡型脑膜瘤背景;1例为微囊型脑膜瘤背景.肿瘤主要特征为灶性上皮细胞分化伴微腺腔样结构形成并内含嗜伊红分泌物质.免疫组化示嗜酸性分泌物CEA和EMA(+);组织化学示PAS和六胺银(+).随访2~66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分泌型脑膜瘤是发生于颅内的少见肿瘤,中老年女性好发,预后良好.嗜酸性分泌小体的出现是该肿瘤的重要诊断依据;除了PAS,六胺银染色也可以作为诊断分泌型脑膜瘤的重要组织化学方法.
蔡素琴张声吴春林陈余朋王鹏程胡力文张真真陈小平林琳王行富
关键词:脑膜瘤免疫组化组织化学病理学
肝细胞癌骨转移中APEX1和JAG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骨转移(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HCC-BM)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检测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1,APEX1)和JAG1基因在HCC-BM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CC-BM患者的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9例HCC及HCC-BM中APEX1、JAG1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2012—2019年间肝细胞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17.02%(79/464)。患者男女比例8.9︰1;中位年龄53岁。脊柱(72.0%)为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其次为下肢骨11.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9例HCC-BM中APEX1胞质、JAG1的阳性率分别为63.3%、62.0%;H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8%、41.8%。APEX1、JAG1在HCC-BM中的表达高于HCC;APEX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原发灶的数目有关(P<0.05);JAG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骨外转移有关(P<0.05)。在HCC-BM中APEX1和JAG1蛋白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35)。结论HCC-BM的发生率为17.02%,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脊柱为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APEX1及JAG1在HCCBM中的表达高于HCC,提示两者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骨转移,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方雪婷张丽蔡素琴王声耀吴春林
关键词:肝细胞癌骨转移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3(USP53)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方法以GE公司购买的含USP53全长序列的质粒作为模板,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出USP53全长基因,将构建好的USP53慢病毒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浓缩慢病毒颗粒,再将慢病毒颗粒感染Eca109细胞,最后通过含有嘌呤霉素的培养基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过表达细胞株中的USP53的mRNA表达量(45.070±0.942)分别与对照组(1.091±0.075)及正常组(1.000±0.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过表达细胞株中标签蛋白HA明显高表达,对照组及正常组未见标签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去泛素化酶USP53稳定高表达细胞株。
田黎民吴春林周奇芬范大铬蔡素琴杨钰斌
关键词:食管癌ECA109慢病毒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等。采用FISH检测JAZF1基因及NCOA2基因易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年龄43~58岁,平均51.3岁。肿瘤最大径2.0~11.0 cm,切面多为灰白、灰黄色。镜检:肿瘤形态包括相互吻合的条索、小梁和小管样、网状和实性结构;肿瘤间质稀少伴玻璃样变,可见数量不等的动静脉血管,间质内均无明显螺旋小动脉。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可见明显核仁,偶见核沟;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免疫表型。6例肿瘤均表达至少2种性索分化的标记(CD99、CD56、Calretinin、WT-1、α-inhibin),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标记(desmin、H-Caldesmon、SMA);5例表达vimentin,4例表达上皮标记(CKpan),3例表达子宫内膜间质标记(CD10)。6例均不表达S-100蛋白、HMB-45等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1%~30%。4例行FISH检测,均未发现JAZF1及NCOA2基因相关易位。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UTROSC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多种免疫表型的子宫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必要时行分子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方雪婷陈智伟蔡素琴吴春林曾冬钰宋伟伟
关键词:子宫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al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搜集并分析6例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随访,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6岁。肿瘤分别位于右大腿、右腕部、左肺、右股骨、第12胸椎及右胸壁。镜下示上皮样、梭形或多角形的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小巢状排列,常可见明显的胞质内空泡,其内可见红细胞;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分裂像多少不等,间质可有不同程度黏液样变或玻璃样变,部分间质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不同程度阳性表达CD34、CD31、FLI-1、CK-pan。结论 EHE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常见于软组织、肺、骨等部位,镜下瘤细胞呈上皮样,易误诊为上皮源性肿瘤;需与原发/转移癌,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等鉴别。熟悉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方雪婷出树强蔡素琴吴春林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低度恶性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