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金芳

作品数:58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历史地理
  • 22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南宋
  • 11篇宋代
  • 5篇演进
  • 5篇经济史
  • 4篇演进轨迹
  • 4篇商业文明
  • 4篇小农
  • 4篇两宋
  • 4篇考述
  • 3篇赵俪生
  • 3篇中国传统社会
  • 3篇商品经济
  • 3篇摊丁入亩
  • 3篇唐宋
  • 3篇农经
  • 3篇农业
  • 3篇钱荒
  • 3篇小农经济
  • 3篇礼制
  • 3篇经济发展

机构

  • 43篇湖北大学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集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7篇葛金芳
  • 9篇柳平生
  • 2篇曾育荣
  • 2篇顾蓉
  • 2篇常征江
  • 1篇孟传鲜
  • 1篇汤勤福
  • 1篇金强
  • 1篇陈方清
  • 1篇汤文博

传媒

  • 5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江汉论坛
  • 3篇中华文史论丛
  • 2篇浙江学刊
  • 2篇求是学刊
  • 2篇中国史研究动...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国际社会科学...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史哲
  • 1篇民族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决策与信息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宋桥梁建材浅析被引量:3
2007年
南宋时期桥梁建设呈繁荣景象,该文集中对桥梁建材作了一番考察,主要探讨了木、石、竹、铁四种建材在南宋桥梁建设中各自的用途以及建材对桥梁建筑影响的三个方面。
葛金芳孟传鲜
关键词:建材
南宋海商羣體的構成、規模及其民營性質考述被引量:17
2013年
宋代海外貿易以民間海商作爲主要力量,這一特徵與漢唐時期的朝貢貿易、元代的官本商船以及明初鄭和下西洋等在性質上截然不同。這是中國傳統社會之立國態勢從"頭枕三河,面向草原"一變而爲"頭枕東南,面向海洋",亦即從中世邁向近世的重要表徵。南宋東南沿海常年有近十萬人涉足外貿,其內部階層結構猶如金字塔,處於頂端的是宗室、官員和軍將等權貴海商;第二層是職業海商與來華外商;第三層是時斷時續參與外貿的中小海商;底層是數量最多的海舶水手和"帶泄戶"。這是一支强力無法壓制的謀生力量,亦是南宋海外貿易之民營性質的確鑿證明。
葛金芳湯文博
关键词:南宋海外贸易
南宋:走向开放型市场的重大转折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认为,唐宋之际的立国态势和经济格局已然发生重大转折,从唐宋时期“头枕三河、面向草原”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两宋之际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重心从中原地区移向长江流域的必然结果。而南宋时期东南地区依持自身特有的天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茶叶、竹木、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纺织、陶瓷、矿冶、造纸、印刷等手工业生产,大力拓展海外贸易,走出了一条通过商品经济来提高两浙、福建和江南东、西等路人口承载能力的崭新道路。南宋时期走向开放市场的诸种表现即是明证。
葛金芳
关键词:南宋经济重心南移
熙宁新法的富民与富国之争被引量:2
1988年
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改革运动之一。学术界大都把熙宁新法看作一个整体,而未能将熙宁法与元丰法分别看取。笔者认为,实际上能够看作王安石变法的,只是王安石在任时期推行的熙宁法而已。从总体上看,元丰法与熙宁法旨趣相异,措施相左,效果亦绝然相反。
葛金芳陈方清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富国封建社会学术界
从南宋义役看江南乡村治理秩序之重建被引量:1
2009年
南宋义役,学术界关注久矣。我国大陆地区首推聶崇岐(1947)、李剑农(1956)、漆侠(1987)等先生,台湾地区则有王德毅(1968)、黄繁光(1980、1995)、梁庚尧(1984)、杨宇勳(2003)等先生,日本则有曾我部静雄(1941)、周藤吉之(1966)、伊藤正彦(1992)等先生。大致而言,大陆学者揭弊多而肯定少,台湾地区学者褒扬多而批评少,日本学者考证多而评论少。
葛金芳
关键词:乡村学者
宋代“钱荒”成因再探被引量:6
2008年
按照学界关于钱荒成因的传统看法,导致宋代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交换规模扩大和细碎性贱金属货币的支付能力有限这样一个矛盾。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则钱荒将主要表现在长途贩运性大额贸易之中;然而历史实际表明,宋代长途贩运可以使用交子、钱引、钞引、银锭等支付手段,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荒和铜荒的程度。中唐以降愈演愈烈的钱荒问题,要到明中叶以白银为主币的贵金属货币体系取代此前以铜钱为主币的贱金属货币体系时方才得以解决。
葛金芳常征江
关键词:宋代钱荒
高氏荆南疆域考述被引量:1
2016年
高氏荆南疆域自後梁開平元年(907)始有荆州一地,迄至後唐莊宗朝無所更改。後唐明宗時期,歸、峽二州隸入荆南。其間又屢有反覆,歸州歸屬尤其如此;逮至天成、長興之際,歸州重入南平(荆南),高氏荆南至是最終確立以荆、歸、峽三州爲基本疆域範圍的格局。其後沿而未改,並一直延續至乾德元年(963)入宋。而在該政權發展歷程中,疆域又屢有伸縮,其具體表徵即是夔州、忠州、萬州與復州的得而復失,監利縣的隸入與郢州的求割未果。
曾育榮葛金芳
关键词:五代十国
走向开放型市场的重大转折——兼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路向的转折发生于南宋时期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认为,唐宋之际的立国态势和经济格局已然发生重大转折,从唐宋时期"头枕三河、面向草原"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两宋之际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重心从中原地区移向长江流域的必然结果。而南宋时期东南地区依持自身特有的天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茶叶、竹木、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纺织、陶瓷、矿冶、造纸、印刷等手工业生产,大力拓展海外贸易,走出了一条通过商品经济来提高两浙、福建和江南东、西等路人口承载能力的崭新道路。南宋时期走向开放市场的诸种表现即是明证。
葛金芳
关键词:南宋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被引量:25
2005年
本文以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为分析工具 ,认为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 ,从习俗经济、指令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并以此为尺度 ,指出两宋时期在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的基础上 ,原始工业化进程已经启动。进而分析了这一进程赖以启动的经济基础、科技动力和社会条件 ,及其不能结成正果的制度性缺陷。旨在说明宋代经济所达致的高度及其不足 ,为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葛金芳
关键词:经济发展科技动力希克斯制度性缺陷经济史
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路向论略被引量:26
2003年
本文从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路向入手,认为汉唐时期头枕“三河”、面向草原,运行在大陆帝国的轨道上,而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兴盛,至少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海洋发展路向,这是我国传统社会演进轨迹的重大转折。
葛金芳
关键词:宋代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