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峰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闵行地区城乡老年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闵行地区城乡老年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城乡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以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江川街道和浦江镇分别代表上海闵行区的城市和乡村,以60岁以上常住老年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资料完整的6151例。比较两组人群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生化指标、CKD患病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城乡CKD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1)调查人群平均年龄(69.57±7.04)岁,城市居民4345例,乡村居民1806例。城、乡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乡村8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13.1%,高于城市人群的7.4%(P〈0.001)。(2)城市居民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乡村,分别为26.4%比13.7%、9.9%比2.3%、53.7%比37.4%、51.4%比15.6%(均P〈0.01)。城乡肾脏病、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分别为32.9%比44.2%、84.6%比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城市居民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率均高于乡村(均P〈0.01)。(3)CKD的患病率为23.4%。女性CKD患病率高于男性,分别为26.3%和18.5%(P〈0.01)。城市CKD患病率为22.2%,低于乡村的25.2%(P〈0.05)。城市血尿患病率低于乡村,而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高于乡村,随着年龄的增加CKD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均P〈0.01)。(4)城市老年人群中年龄(OR=1.072)、既往吸烟(OR=1.543)、既往肾病史(OR=1.351)、糖尿病(OR=1.373)、高尿酸血症(OR=2.498)、肥胖(OR=1.364)、介入治疗史(OR=1.896)与CKD发生呈正相关,而中高等教育程度(OR=0.676,OR=0.604)和正在饮酒(OR=0.585)与CKD发生呈负相关;乡村老年人群中年龄(OR=1.032)、女性(OR=1.860)与CKD发
- 张丽红于倩倩范伟峰李鹏吴青钱英俊牛建英顾勇
- 关键词:老年人患病率城乡
- 基于闵行社区卫生信息化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的建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本化的标本资源库和现代化的标本信息管理平台,为人类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材料。方法:现场采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液、尿液标本,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分装处理,于-80℃低温冷冻保存;建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随时查询与分析。结果:通过对上海闵行江川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收集和信息采集,共招募到6586人,标本数共108691份。对所收集标本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入软件管理系统。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高质量样本和系统临床随访资料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有利于慢性病研究的深入和开展,有利于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 韩晓洁洪洋郭赵云汤春红周学迅余鑫陆胜姜节卫周韵娇范伟峰徐炯牛建英刘军陆建刚黄陶承赵燕萍许速顾勇
- 关键词:社区卫生信息化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可能存在的异常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于透析间期f透析前1d)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非高血压组、高血压控制组及高血压未控制组。监测或评估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Kt/V、血清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IDWG)、Morisky依从性评分等。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血压节律的因素。结果(1)动态血压相关参数包括夜间血压下降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杓形血压比例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未控制组的24h平均脉压比其他两组高[(80.06±13.41)比(53.00±7.73)、(57.85±21.97)mmHg,均P〈0.01]。(2)3组患者血压曲线均呈现“两峰一谷”的表现,高血压未控制组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3)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血iPTH呈负相关(r=-0.349,P=0.0241。(4)44例患者中的全部10例杓型血压节律者的AASI与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0.748,P=0.013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与甲状旁腺素及血管硬化程度有关。
- 李亚霖牛建英陶琳汪鹏李鹏范伟峰罗丽红张绮顾勇
- 关键词:肾透析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甲状旁腺激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联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血红蛋白难以维持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联,为探索并制定更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每月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对血红蛋白及各变异性指标组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变异系数(%)、差值平均值;而血红蛋白平均值为其保护性因素。影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影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生存回归显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平均值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红蛋白波动,其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相关性可能因判断血红蛋白变异性的标准不同而有差异。
- 钟晓菁吴青张丽红范伟峰罗丽红顾勇牛建英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
- 血红蛋白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诊断CKD5期并开始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两次或两次以上入院的患者,并选取同期未再入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进入血透时的年龄、性别、ESRD的病因,血红蛋白(Hb)的浓度,发生再入院时的间隔时间、原因,以及再入院的Hb浓度。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再入院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5岁~84岁,平均(65.81±11.83)岁;初次诊断ESRD时患者Hb的浓度为(71.83±16.74)g/L。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7岁~83岁,平均(63.52±13.21)岁;进入血透时Hb浓度为(69.29±18.86)g/L。分析再入院时的时间间隔为(11.76±7.81)月,再入院的原因为心功能不全,感染,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消化道出血、动静脉内瘘处阻塞。再入院时患者的Hb浓度为(75.83±17.39)g/L,对照组为(90.64±15.32)g/L。经统计学分析提示,Hb每下降1g/L,患者发生再入院的相对危险性就增加5%。结论:贫血的存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再入院的频率和时间间隔。临床应积极纠正血透患者的贫血程度。
- 牛建英袁瑾罗丽红张琦范伟峰顾勇
- 关键词:血红蛋白浓度维持性血液透析再入院
- 长期代谢性酸中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MA)与微炎症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血液透析患者,采血测pH﹑HCO3-﹑BUN、Scr、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常规﹑电解质﹑iPTH等并计算eKT/V。同时检测各患者的Hs-CRP。将患者按透前HCO3-分为高HCO3-组(HCO3-≥20mmol/l)和低HCO3-组(HCO3-<20mmol/l)。随访3年后观察pH﹑HCO3-﹑BUN﹑Scr﹑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常规﹑电解质﹑iPTH等并计算eKT/V。同时随访各患者的Hs-CRP。结果入选时两组间RBC﹑BUN﹑血钙﹑血磷等差异显著(P<0.05),Hs-CRP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后,两组间除了RBC﹑BUN﹑血钙﹑血磷等差异显著(P<0.05),Hs-CRP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的代谢性酸中毒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 钱英俊罗丽红范伟峰牛建英顾勇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微炎症状态前白蛋白IPTHBUN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因素及黄芪注射液对其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血液透析过程中滴注黄芪注射液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血液净化中心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指标包括人体学测量、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指标(eKt/V)、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等。同时,观察血透过程中予以黄芪注射液滴注维持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1)AOPP与干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eKt/V呈负相关(P<0.05);MDA与干体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是影响AOPP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影响MDA的独立危险因素;(2)透后AOPP较透前明显升高(P<0.05),透后MDA较透前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应用黄芪注射液后透析前后AOPP差值较未用药时明显减少(P<0.05)。结论:(1)维持性血透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营养不良、脂代谢紊乱、透析充分性相关,其中三酰甘油、BMI是影响氧化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2)透析过程能加重氧化应激状态;(3)滴注黄芪注射液能部分改善透析过程中的氧化应激状态。
- 吴青沈泉泉范伟峰张丽红罗丽红牛建英顾勇
- 关键词:血液透析氧化应激黄芪注射液
- 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研究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171例来自全国10家三甲医院的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分别进入试验组(醋酸钙片,86例)和对照组(碳酸钙片,85例)。经过2周药物洗脱筛选后,根据患者的血磷水平分为两层(1.94~2.26mmol/L和2.27~2.75mmol/L,1mg/dl=0.323mmol/L),每天分别给予含有元素钙1000mg、1500mg的醋酸钙片、碳酸钙片进行治疗,疗程8周,期间不再调整药物剂量。结果纳人研究的171例患者全部进入安全性分析集,其中123例符合方案完成研究的患者进入疗效分析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血钙水平略有上升;两组患者血磷水平[(1.73±1.85)比(0.99±1.60)mmol/L]、药物响应比率(与基线相比血磷水平下降超过25%)(51.6%比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9.8%比18.8%)、不良反应发生率(8.1%比4.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醋酸钙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转归良好。结论醋酸钙可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血透患者高磷血症,并有效降低钙磷乘积、iPTH水平,降磷能力优于碳酸钙。不良反应以轻中度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 陆任华倪兆慧钱家麒张政袁伟杰戎殳梅长林宦红娣张景红尤莉陈靖郝传明范伟峰牛建英顾勇刘毅徐玉兰陆玮蒋更如盛晓华汪年松陈晓农陈楠
-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磷血症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
-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研究并发高血压的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药使用和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并发高血压的CKD患者共726例,记录其基本资料、血压、降压药使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其用药方案及血压控制率。结果91.74%患者接受了降压治疗,分别有21.21%、22.59%、19.56%、28.37%患者使用1、2、3、≥4种降压药。CKD患者总体高血压控制率为42.4%,平均血压为(137.86±20.75)/(76.30±11.35)mmHg。CKD1+2、3、4+5期(未透析)、透析组的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0.8%、46.7%、42.0%、33.5%,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透析组高血压控制率(〈130/80ml/1Hg)显著高于透析组(〈140/90rnmHg)(44.9%比33.5%,P〈0.05)。血透组与腹透组高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比38.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优势比OR=1.787,95%叫1.045~3.056)和应用ACEI类降压药(OR=4.378,95%CI1.830~10.472)是高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而脉乐差增大(OR=0.847,95%CI0.811~0.885)和并发糖尿病(OR=0.415,95%C10.188~0.919)是高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结论住院CKD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率很高,但控制率仍较低。女性、ACEI类降压药是CKD患者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而脉压差大、糖尿病是血压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金晓红王莹范伟峰张琦罗丽红钱英俊李鹏张丽红牛建英顾勇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尿病
- 肾组织水通道蛋白表达与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肾组织局部水通道蛋白(AQP)表达与肾病综合征(NS)水肿的关系。方法NS患者分为水肿组(14例)及无水肿组(8例),以非NS患者为对照组(1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AQP1、2、4表达,分析其与患者水肿程度的关系。结果NS患者AQP1主要表达在近端肾小管,其中水肿组免疫组化阳性指数为0.0373±0.0110,表达量显著低于非水肿组的0.0510±0.0120和对照组的0.0574±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P1在各组。肾小球也有表达,水肿组阳性指数为0.0106±0.0037,显著高于非水肿组的0.0021±0.0013和对照组的0.0020±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P2主要表达在集合管系统,其中水肿组阳性指数为0.0498±0.0081,非水肿组为0.0370±0.00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255±0.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水肿组与非水肿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QP4在肾脏皮质集合管未见表达。结论不同AQP亚型在NS患者肾组织表达有差异。AQP2在NS水肿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AQP1的表达异常也参与水肿的发生。
- 李鹏牛建英张绮范伟峰罗丽红钱英俊张丽红顾勇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