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廷徽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Q热
  • 4篇立克次体
  • 4篇Q热立克次体
  • 3篇贝氏柯克斯体
  • 2篇细胞
  • 2篇分离株
  • 2篇16S-23...
  • 2篇病毒
  • 1篇登革病毒
  • 1篇多糖
  • 1篇养肝
  • 1篇医学七年制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原代培养肝细...
  • 1篇脂多糖
  • 1篇质粒
  • 1篇中国分离株
  • 1篇中国株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胡廷徽
  • 4篇万泽生
  • 4篇俞树荣
  • 3篇温博海
  • 2篇陈炜
  • 1篇黎庶
  • 1篇汪正清
  • 1篇陈志谨
  • 1篇安静
  • 1篇彭涛
  • 1篇高娜
  • 1篇万颖杰
  • 1篇张俊磊
  • 1篇陈宗涛
  • 1篇张雪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微...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检测Q热立克次体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建立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由于检测Q热立克次体。方法 依据已知的Q热立克次体的 16S和 2 3SrRNA基因及其间区的序列 ,设计 3条引物 ,建立了扩增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的半套式PCR方法 ,并将扩增片段制成探针 ,建立了斑点杂交技术。结果  10株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均可扩增出 5 72bp的PCR条带 ,而对照菌都为阴性 ,此半套式PCR方法的灵敏度高达 1pg ;用九里株扩增片段标记后制成的探针 ,与 10个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的全DNA呈阳性杂交 ,对照菌为阴性 ,此杂交方法的灵敏度为 0 .5ng。结论 基于Q热立克次体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的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可联合应用于Q热的病原学诊断。
胡廷徽温博海万泽生俞树荣
关键词:DNA探针Q热立克次体
人巨细胞病毒的免疫逃避策略
2001年
人巨细胞病毒(HCMV)能导致人类的隐性、持续性感染,为了对付宿主免疫所形成的不良环境,HCMV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防护策略。本文综述了此病毒通过对多种免疫途径进行修饰达到免疫逃避目的的一些研究新进展。
胡廷徽万泽生俞树荣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免疫逃避抗原呈递
Q热立克次体中国株的16S-23SrDNA间区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用PCR扩增了 7株中国分离株 (七医、新桥、雅安、李、YS 8、YS 9和YH 1 1 )和2株国际参考株 (Henzerling和Grita)的 1 6S 2 3SrDNA基因间区 ,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它们仅在少数几个碱基位上有不同。在第 6 0位上 3个云南分离株YS 8、YS 9、YH 1 1和Grita株与Stein等报道的序列 (包括九里、其它国际参考株和一些法国临床分离株 )的碱基序列一致 ,为“C” ;其他 5株为“A” ,此位点的不同可能与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相关。另外 ,YS 9株在第 8和 2 0 8位、新桥株在第 43 2位也分别出现缺失 ,可能与适应不同的动物宿主或在实验室传代情况不同有关。
胡廷徽温博海万泽生俞树荣张雪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16S-23SQ热立克次体
Q热临床类型与其病原学特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1年
Q热表现为发热、自限性的急性或以心内膜炎为代表的慢性疾病,除与机体的状态和抵抗力密切相关外,其病原体Q热立克次体的差异不容忽视。本文从脂多糖(LPS)、质粒DNA和基因组DNA 3个水平,阐述了Q热临床类型与其病原学特征的相关性。
胡廷徽
关键词:Q热病原学脂多糖质粒
原代培养肝细胞对登革病毒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在原代肝细胞中的增殖规律及感染后肝细胞损伤特点.方法以Ⅱ型登革病毒感染原代肝细胞,采用空斑试验、生化方法和形态学方法检测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及肝细胞损伤特点.结果感染后2~6 d的培养上清液内均可检测到较高的病毒滴度,波动在105~106PFU/mL.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感染早期细胞内有少量的病毒抗原,在核周分布,感染晚期细胞内病毒抗原量明显增多,阳性反应呈斑块状,分布在核周和胞浆内.登革病毒感染后,培养上清液中3种肝细胞分泌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乳酸脱氢酶变化最为明显,感染后1 d,即呈现少许上升趋势,以后逐渐上升,7 d达峰值,为20.75 U/L.血清白蛋白在感染后晚期明显升高,达3.20%.谷丙转氨酶在感染3~7 d升高,峰值达22.23 U/L.结论原代肝细胞可支持登革病毒在其中增殖,感染后肝细胞有现明显损伤.
万颖杰陈炜胡廷徽张俊磊彭涛陈宗涛高娜安静
关键词:登革病毒肝细胞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
临床医学七年制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2002年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临床医学七年制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较系统改革.使实验课形成一门独立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课,在微生物学理论课上完后集中授课;增删重组实验内容,压缩印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内容;实验课强调预习,材料尽量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规划安排实验.教员加强实验指导,随时纠正操作上的错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求写出论文式实验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探索性实验,对确实合理而且有意义的课题,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效果初步证明,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汪正清黎庶陈炜胡廷徽陈志谨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PCR-SSCP分析Q热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16S-23SrDNA基因间区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建立快速分析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 16S 2 3SrDNA基因间区株间差异的PCR SSCP方法。方法 用半套式PCR扩增 7株中国分离株 (七医、新桥、雅安、李、YS 8、YS 9和YH 11)和 3株国际参考株 (九里、Henzerling和Grita)的 16S 2 3SrDNA基因间区 ,对扩增产物进行PCR SSCP分析。结果  3株云南分离株 (YS 8,YS 9和YH 11)与其它 7株之间的差异较大。与此区域的序列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的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由于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可发生变异 ,PCR SSCP是快速分析这些变异的有效方法。
胡廷徽温博海万泽生俞树荣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16S-23SPCR-SSCP中国分离株
中国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16s-23rrnaa基因间区的分析
16s-23 rrna基因间区(isr)是位于16srrna和23srrna基因间的一段非翻译区域.由于 它具有比16srrna和23srrna基因更大的变异性,管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新缘关系较近的细菌利间、亚种间甚至株间分...
胡廷徽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