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一凡

作品数:232 被引量:4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专利
  • 7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1篇熊蜂
  • 29篇产卵
  • 28篇果蝇
  • 24篇饲养
  • 23篇小花蝽
  • 23篇花蝽
  • 21篇东亚小花蝽
  • 20篇成虫
  • 19篇饲料
  • 19篇昆虫
  • 17篇赤眼蜂
  • 16篇化蛹
  • 16篇寄生
  • 15篇羽化
  • 15篇授粉
  • 14篇害虫
  • 13篇杀虫
  • 13篇杀虫剂
  • 12篇玉米
  • 11篇卵量

机构

  • 22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6篇山东省葡萄研...
  • 15篇山东农业大学
  • 9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临沂大学
  • 5篇长江大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蚕业研...
  • 3篇潍坊科技学院
  • 2篇山东省寿光蔬...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温州科技职业...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济南市蔬菜技...

作者

  • 222篇翟一凡
  • 173篇于毅
  • 153篇陈浩
  • 153篇郑礼
  • 77篇李丽莉
  • 72篇门兴元
  • 70篇周仙红
  • 65篇庄乾营
  • 59篇张安盛
  • 53篇代晓彦
  • 50篇张思聪
  • 38篇周浩
  • 34篇林清彩
  • 33篇孙猛
  • 25篇吕兵
  • 22篇曹广平
  • 21篇高欢欢
  • 19篇刘艳
  • 17篇尹园园
  • 10篇刘倩

传媒

  • 26篇山东农业科学
  • 8篇环境昆虫学报
  • 8篇应用昆虫学报
  • 7篇植物保护学报
  • 7篇昆虫学报
  • 5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北方园艺
  • 3篇植物保护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新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蜜蜂杂志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蜂业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8篇2022
  • 7篇2021
  • 19篇2020
  • 22篇2019
  • 29篇2018
  • 35篇2017
  • 42篇2016
  • 29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亚小花蝽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是我国北方小型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天敌昆虫生产及防治害虫应用上具有较大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东亚小花蝽的捕食行为机制,有必要对其触角结构及感器进行超微结构分析。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东亚小花蝽1~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触角的结构和感器的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1~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触角均为线状,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2亚节),随着东亚小花蝽生长发育,触角总长度及各节长度均显著增加,各节直径的增加不显著。东亚小花蝽触角上有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各有2种亚型,钟形感器仅在1龄若虫触角上存在,2~5龄若虫及成虫触角上该感器退化消失。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若虫感器数量比成虫少。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东亚小花蝽触角大小和感器的种类及数量随生长发育而变化,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
孙猛胡泽章吕兵翟一凡陈浩于毅郑礼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一种韭蛆饲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的饲养装置,特别是一种韭蛆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盒,饲养盒上方覆盖有保鲜膜,保鲜膜上设有开孔,开孔上覆盖粘贴有滤纸;饲养盒内底部设有含水细沙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保鲜膜、滤纸和含水细沙层,三...
陈浩周仙红于毅李丽莉张安盛张思聪门兴元翟一凡庄乾营郑礼
文献传递
一种东亚小花蝽饲养人工气候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东亚小花蝽饲养人工气候室,包括外罩,外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离块,且外罩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养殖筒,养殖筒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外表面位于养殖筒的内壁设置有五个隔离板,外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耳板,耳板...
刘艳翟一凡代晓彦郑礼陈浩王瑞娟曹广平
文献传递
油用牡丹专用除草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用牡丹田间除草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油用牡丹专用除草剂及其生产方法,该牡丹专用除草剂,包含草甘膦、氨水、氢氧化钾、复硝酚钠。该油用牡丹专用除草剂,扩大对杂草的触杀范围,复硝酚钠(采购)提高牡丹机体活力,增强牡丹...
代晓彦陈浩翟一凡王瑞娟刘艳苏龙
地熊蜂对设施农业6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在温室内熊蜂授粉条件下科学使用杀菌剂,以地熊蜂工蜂为试材,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6种温室设施常用杀菌剂对地熊蜂的毒力,并对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地熊蜂对四霉素较敏感,其LD50为5.255 mg/L,表现为中等毒性;地熊蜂对氢氧化铜、代森锰锌、中生菌素、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较不敏感,LD50≥74.992 mg/L,均表现为低毒,其中,中生菌素和戊唑醇的LD50分别为206.994 mg/L和207.560 mg/L,毒性最低。在设施作物上使用地熊蜂授粉时,建议禁用对地熊蜂中毒的农药。在使用对地熊蜂中毒或低毒的农药时,可将熊蜂分别搬出温室3 d和1 d,以减少农药对地熊蜂的为害。另外,我们不建议使用代森锰锌。
周浩翟一凡胡泽章邵莒南代晓彦吴光安于毅郑礼
关键词:温室设施杀菌剂室内毒力安全评价
一种二点委夜蛾的人工合成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点委夜蛾的人工合成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以麦麸粉、蘑菇粉为主要成分,以全麦粉、蛋白胨等其他辅料组成,采用一定配比的饲料对二点委夜蛾进行饲养,其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都显著提高;并且饲料不会...
李丽莉李召波庄乾营周仙红翟一凡门兴元张安盛于毅
文献传递
眼蕈蚊科昆虫唾液腺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眼蕈蚊科(Diptera:Sciaridae)昆虫的唾液腺属于特化为丝腺的下唇腺,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本科昆虫唾液腺结构类似,在幼虫四龄末期,蜕皮激素调控DNA膨突基因扩增转录,产生的分泌蛋白可帮助幼虫结茧化蛹,唾液腺细胞开始启动程序性死亡,至蛹后期,唾液腺完全退化。本文中,作者对眼蕈蚊科昆虫唾液腺的形态、显微结构、功能、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DNA膨突的形成与调控进行了概述,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对眼蕈蚊科害虫的防治策略。
高欢欢翟一凡王忠燕于毅
关键词:眼蕈蚊科唾液腺细胞程序性死亡
一种供试二点委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试二点委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采用人工合成饲料来喂养二点委夜蛾,同时配合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后,其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供试二点委夜蛾的正常供应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提高了二点...
李丽莉李召波于毅张安盛门兴元周仙红庄乾营翟一凡
文献传递
熊蜂蜂王生殖滞育解除装置及方法
熊蜂蜂王生殖滞育解除装置及方法,用于实现对蜂王滞育解除所需条件的研究。熊蜂蜂王生殖滞育解除装置,它包括箱体和箱盖,还包括:隔板,它设置在箱体内侧将箱体的内腔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腔体;进气管,它设置在箱体下部;出气管,它设置...
翟一凡陈浩代晓彦吴光安郑礼曹广平周浩吕兵
文献传递
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马拉硫磷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实现了吡蚜酮和马拉硫磷的优势互补,既发挥了吡蚜酮残效期长,马拉硫磷速效性好这一特点,又克服了...
门兴元李丽莉夏小菊于毅张安盛庄乾营周仙红翟一凡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