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癫痫
  • 8篇颞叶
  • 7篇手术
  • 7篇护理
  • 6篇脑电
  • 5篇手术治疗
  • 5篇顽固
  • 5篇顽固性
  • 5篇顽固性癫痫
  • 5篇静脉
  • 4篇置管
  • 4篇深部电极
  • 4篇中心静脉
  • 4篇颞叶癫痫
  • 4篇机器人
  • 4篇机器人辅助
  • 4篇PICC
  • 3篇电图
  • 3篇射频
  • 3篇视频脑电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3篇王红
  • 18篇林鸿
  • 17篇田增民
  • 17篇王福莉
  • 16篇赵全军
  • 12篇肖霞
  • 11篇吴朝辉
  • 10篇尹丰
  • 8篇于雪
  • 8篇蔡昌兰
  • 8篇李红玉
  • 7篇吴朝晖
  • 7篇谭敬华
  • 6篇郝秋星
  • 6篇孙艳杰
  • 6篇张俊莉
  • 5篇张剑宁
  • 5篇李琼
  • 5篇黄叶莉
  • 4篇康伟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3篇癫痫与神经电...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2013年苏...
  • 1篇北京医学会神...
  • 1篇第四届CAA...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5例的脑电与临床表现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5例DNA测序证实的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NCL)患儿的临床和视频脑电图(V—EEG)进行分析,探索临床和EEG的对应关系。方法:对5例NCL患儿进行详细病史询问。神经学查体,行常规VEEG2h监测,观察临床特点和EEG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组5例NCL患儿中,发现在1例病情较轻的患儿EEG表现为局限性慢波和慢波后尖慢波,视频未见抽搐发作;病情重的4例(肌力≤Ⅱ级)患儿中.3例有抽搐发作(1例有侧别优势,其对侧额区周期性痫样放电明显),其中1例在EEG低平的状态下抽搐,2例的周期性痫样放电与抽搐无固定锁时关系;另1例未见明显抽搐(无任何动作)。结论:EEG中特征性的周期性痫样放电发生于NCL病情重的患儿,这些患儿中有的甚至出现头皮EEG低平活动。
吴朝晖田增民卢旺盛林鸿王红王福莉
关键词:抽搐发作
改良Seldinger技术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晚期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术及传统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置管成功率为97.5%、传统PICC置管成功率为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468、16.970、2.05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蔡昌兰黄叶莉谭敬华李琼张俊莉王红康伟
关键词:肿瘤化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改良SELDINGER技术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附19例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顽固性癫癎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植。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癎灶者均明确癫癎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颞叶癎性放电者证实为颞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癎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具有简单、微创等特点,适用于头皮EEG无法定位者,尤其是对颞叶癫癎的起源灶定侧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赵全军田增民吴朝辉尹丰林鸿王红王福莉孙艳杰于雪
关键词:机器人颅内电极癫痫
人性化护理在脑胶质瘤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意义评价
目的:评价在脑胶质瘤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的...
王红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胶质瘤临床护理
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治疗MRI阴性与MRI阳性颞叶癫疗效的差异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的手术疗效,并对照术前MRI阳性患者与MRI阴性患者手术疗效差别。方法对267例顽固性癫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127例进行回访,对回访结果行Engel分级评定,根据患者MRI表现是否阳性将获访患者分为两组,计算两组患者性发作消失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并对其间差异分别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70个月,Engel分级Ⅰ级41例,Ⅱ级7例,Ⅲ级22例,Ⅳ级57例,总体性发作消失率32%。MRI阴性患者组性发作消失率50%。MRI阳性组性发作消失率16%。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发作消失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P<0.005)。结论头颅MRI示阴性者手术疗效较头颅MRI有阳性发现者手术疗效明显要好,推荐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首选立体定向毁损。
罗惠民赵全军林鸿吴朝辉田增民张剑宁王红王福莉李红玉刘青
脑深部电极监测抗癫药物对脑深部核团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脑深部电极监测方法评价抗癫药物对脑深部核团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对3例顽固性癫病人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服用左乙拉西坦后进行持续脑电图监测。应用脑电图定量分析服用药物后的脑电功率变化。结果左乙拉西坦对脑深部脑电图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起源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服用药物后1~3h即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在停药后存在反跳现象。结论用脑深部电极监测方法可直接监测抗癫药物对脑深部脑电图的影响,同时应用脑电功率定量检查方法可评价抗癫药物的作用。
田增民卢旺盛吴朝晖林鸿王红王福莉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抗惊厥药
改良脑瘫患儿视频脑电监护安放电极的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宁翠霞王红
关键词:脑性瘫痪脑电图监护
双侧颞叶癫痫的治疗初探
目的:本文通过对5例双侧颞叶癫痫实施深部电极引导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双侧颞叶内侧毁损术的治疗经验,分析其疗效及神经功能影响,初步探索双侧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近三年来共诊治颞叶癫痫235例...
赵全军李红玉于雪田增民吴朝辉林鸿尹丰郝秋星王红肖霞王福莉
关键词:手术治疗神经功能临床疗效
视频脑电监测下注射贝美格定位致痫灶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对连续24h监测无发作的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贝美格静脉注射诱发痫性发作.辅助定位致痴灶。方法:在视频头皮或深部电极脑电图描记监测下,对需手术治疗的25例顽固性癫痼患者,以25mg/min的速度静脉匀违注射贝美格。最大剂量为150mg,对有发作的患者根据症状学和脑电图发作波形确定致痫灶。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临床发作25例(83%),其中21例(84%)能通过脑电图大致判定致痫灶,与日常发作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8%)能大致判断癫痫起源侧别,1例无法判定致痫灶,1例(4%)出现新症状,其深部电极脑电图显示贝美格诱发的致痫灶与自然发作脑电起源不符。临床发作者注射贝美格剂量为(108.0±30.8)mg,发作后均静脉沣射0.2g苯巴比妥,发作停止时间为(3.0±1.0)min,发作前未见诱发出新位置的痢样放电。结论:贝美格诱发试验在诱发痫性发作对致痫灶定位有辅助作用,其原理可能与其使致痫灶的痫样放电被激活或使之更加活跃有关。
王红吴朝晖赵全军林鸿王福莉
关键词:顽固性癫痫贝美格深部电极
痫样放电偶极子对颞叶内侧型顽固性癫痫的定位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痫样放电偶极子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和其它无创检查对颞叶内侧型顽固性癫痫的定位价值。方法:对21例发作间期主要在颞区存在痴样放电且每月致残性发作1次以上的顽固性癫痫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和其它无创检查确诊为颞叶内侧型癫病并定侧后,进行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毁损颞叶内侧结构治疗。结果:术后12~37个月,按照Engel分级系统:Ⅰ级6例(29%,其中Ⅰa级5例,Ⅰd级1例),Ⅱb级3例(14%),Ⅳa级4例(19%),Ⅳb级7例(30%),Ⅳc级1例(5%)。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无明显下降。结论: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系统射频热凝毁损术安全、有效、方便、快捷,部分颞叶内侧型顽固性癫痫患者对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反应良好。
吴朝晖田增民赵全军张剑宁肖霞王红林鸿王福莉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偶极子射频热凝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