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全军

作品数:170 被引量:669H指数:15
供职机构:解放军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8篇手术
  • 57篇癫痫
  • 42篇外科
  • 28篇顽固
  • 28篇顽固性
  • 25篇外科手术
  • 23篇机器人
  • 21篇顽固性癫痫
  • 17篇活检
  • 14篇颞叶
  • 12篇定向手术
  • 12篇神经外科
  • 12篇手术治疗
  • 12篇肿瘤
  • 11篇痫灶
  • 11篇疗效
  • 11篇膜下
  • 11篇脑深部
  • 10篇立体定位技术
  • 9篇脑出血

机构

  • 14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解放军第30...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延安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306...
  • 4篇北京柏惠维康...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天航空...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郑州市第五人...
  • 1篇邯郸矿务局

作者

  • 170篇赵全军
  • 123篇田增民
  • 59篇李士月
  • 56篇刘宗惠
  • 50篇于新
  • 37篇林鸿
  • 35篇尹丰
  • 31篇杜吉祥
  • 24篇于雪
  • 24篇徐永革
  • 23篇赵虎林
  • 22篇郝秋星
  • 21篇黄红云
  • 18篇刘建杰
  • 17篇康桂泉
  • 17篇张剑宁
  • 17篇吴朝晖
  • 17篇王亚明
  • 17篇卢旺盛
  • 16篇王红

传媒

  • 23篇海军总医院学...
  • 15篇立体定向和功...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10篇海军医学杂志
  • 10篇中国微侵袭神...
  • 7篇癫痫与神经电...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北京医学会神...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脑...
  • 2篇功能性和立体...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20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马横切术对颞叶内侧型癫痫海马痫样放电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海马横切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时,术中海马痫样放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患者智力、记忆力的影响。方法:对5例经深部电极埋藏EEG监测确定为双侧颞叶起源灶者实施了海马横切术,其中左侧2例,右侧2例,分期双侧手术1例。术中5mm间隔深部电极去除针芯后放置于海马部位,相同麻醉条件下,海马横切术前、术后分别测量EEG5min,对比每分钟痫样放电频率和波幅;手术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手术对智商及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6次进行手术的海马部位术中EEG,在海马横切术前痼样放电出现率为(16.2士3.6)次/min,波幅(478.9土59.4)“V,术后可识别痼样放电出现率(4.5±2.1)次/min,波幅(103.8士29.6)“V,术前术后配对痫样放电率和波幅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提示手术对智商及记忆功能无影响(P〉0.05)。结论:海马横切术可以保留海马的记忆功能,同时又能达到抑制海马部位痫样放电的目的,尤其是双颞叶癫痫,当对侧仍为起源灶时还可进行二期手术。
吴朝晖赵全军张剑宁罗惠民赵虎林王福莉
关键词:颞叶癫痫痫样放电智商记忆功能
胼胝体前部切开配合多软膜下横切术治疗顽固性全身性癫痫被引量:1
1998年
胼胝体前部切开配合多软膜下横切术治疗顽固性全身性癫疒间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赵全军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刘锐杜吉祥林鸿崔月汉关键词癫疒间,全身型;广泛性疒间灶;胼胝体切开术;多软膜下横切术;跨矢状窦开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采用胼胝体前部切开配合...
赵全军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刘锐杜吉祥林鸿崔月汉
关键词:癫痫全身型胼胝体切开
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治疗MRI阴性与MRI阳性颞叶癫疗效的差异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的手术疗效,并对照术前MRI阳性患者与MRI阴性患者手术疗效差别。方法对267例顽固性癫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127例进行回访,对回访结果行Engel分级评定,根据患者MRI表现是否阳性将获访患者分为两组,计算两组患者性发作消失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并对其间差异分别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70个月,Engel分级Ⅰ级41例,Ⅱ级7例,Ⅲ级22例,Ⅳ级57例,总体性发作消失率32%。MRI阴性患者组性发作消失率50%。MRI阳性组性发作消失率16%。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发作消失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P<0.005)。结论头颅MRI示阴性者手术疗效较头颅MRI有阳性发现者手术疗效明显要好,推荐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患者首选立体定向毁损。
罗惠民赵全军林鸿吴朝辉田增民张剑宁王红王福莉李红玉刘青
软脑膜下多处横切术治疗顽固性功能区癫痫的临床初步报告
1993年
对12例顽固性功能区局灶癫痫实施了软脑膜下多处横切术,其中痫灶累及运动区者8例,感觉区3例,Broca’s 区4例,Wernicke’s 区4例,枕叶视皮层2例。手术结果:发作消失8例,占66.7%;减少75%以上2例;减少50%~75%者1例;1例无变化;总有效率91.7%。均无术后功能损害,2例做了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本文对手术机理和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认为术前精确定位和术中彻底处理痫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刘宗惠李士月赵全军田增民康桂泉杜吉祥冯海莉
关键词:顽固性癫痫
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对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估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通过改良Webster记分评价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从而判定手术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 ,对帕金森病人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 10组症状记分 ,1~ 10分为轻度障碍 ;11~ 2 0分为中度障碍 ;2 1~ 30分为重度障碍 ;术后改善 2 5 %以下为无效 ,2 6 %~ 5 0 %为有效 ,5 1%~ 75 %为显效 ,76 %以上为特别显效。结果 :术前评分为 19 90± 5 2 7,术后评分为 10 5 7± 6 10 ,差别非常显著 ;但无 1例症状完全消除 ,平均改善 8 95± 3 37分 ,其中特别显效 4例 ,占 9 5 % ;显效 17例 ,占 40 5 % ;有效 16例 ,占 38 1% ,总有效率为88 1% ,单靶点毁损 34例 ,改善 8 5 9± 3 5 3分 ,双靶点 8例 ,改善 10 0 0± 4 14分 ,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组统计结果表明 ,症状轻者术后改善的百分比较高。结论 :脑内核团毁损术不能完全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 ,可使其明显改善 ;单侧双靶点毁损与单靶点毁损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症状越轻 ,术后改善越明显。对于药物疗效降低以及出现毒副作用的帕金森病患者 ,采用电生理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有效方法。
赵全军田增民李士月刘宗惠郝秋星赵虎林陈琳尹丰刘建杰
关键词:帕金森病外科手术
机器人系统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被引量:29
1998年
目的:作者应用国产CRAS-HB1型机器人系统(Computerandrobotassistedsurgery,typeBH1)辅助完成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机器人系统主要由PUMA260硬件平台、图像引导定位软件、放射性药物注入控制等模块组成。结果:利用该系统成功地辅助完成立体定向脑肿瘤内放疗、脑内血肿排空、脑内病变活检等手术。结论:该机器人系统设计结构合理,操作集成实用性强、定位精确且操作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田增民王田苗刘宗惠杜吉祥杜吉祥陈卫东
关键词:机器人脑定位术脑外科手术
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22例患者进行颅内病变活检,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6例;脱髓鞘病变1例;放射性脑坏死1例;炎性病变3例;1例未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活检阳性率>95.5%,2例并发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它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灵活、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定向活检术。
白茫茫周志武田增民陈延吴生贵王建清赵全军张国来衣志刚尹丰赵开胜韩繁龙朱强卢旺盛王亚明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占位病变活检术
海马横切术对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的影响
王佳赵全军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应用国产CRAS-HB2 型机器人系统(com puterand robotassisted surgery, type BH2),临床实施30 例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机器人系统由智能机械臂、影像引导装置、三维定位软件等模块组成。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定向仪框架,通过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并可自动标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智能机械臂按照模拟轨迹固定方向,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结果:成功实现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30 例,其中脑肿瘤内放疗23 例、脑内病变活检3 例、脑脓肿抽吸2 例、金属异物取出2 例等手术。结论:利用机器人辅助完成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减轻患者手术痛苦、方便术者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田增民赵全军杜吉祥王田苗刘达王子罡张宏义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评价微侵袭立体定向活检术在确定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在近 10年立体定向手术经验的基础上 ,将微侵袭观点引入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并对15 5例脑深部或主要功能区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研究。其中男 89例 ,女 6 6例 ,年龄自 6 5~ 6 8岁 ,平均 31 3岁。行CT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 43例 ,MRI引导 112例。结果 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18例 ,炎性疾病 15例 ,寄生虫或囊肿样病变 10例 ,放射性坏死 6例 ,脑变性性疾病 3例 ,3例未能获得阳性病理学诊断 ,总阳性诊断率为 98 1%。共发生并发症 4例。无死亡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活检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 ,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于新刘宗惠杜吉祥田增民李士月黄红云赵全军修波徐永革
关键词:脑深部病变活检术组织病理学诊断神经外科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