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螺杆菌
  • 3篇杆菌感染
  • 2篇端粒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十二指肠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病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端粒长度
  • 1篇端粒长度变化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短程
  • 1篇短程三联疗法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蛋白
  • 1篇药物疗法

机构

  • 7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王家龙
  • 3篇袁顺玉
  • 2篇艾莉
  • 2篇吴捷莉
  • 2篇何兴祥
  • 1篇田德安
  • 1篇叶红军
  • 1篇刘文忠
  • 1篇杜意平
  • 1篇周丽雅
  • 1篇萧树东
  • 1篇吴远
  • 1篇王南下
  • 1篇胡品津
  • 1篇吴斌文
  • 1篇欧阳钦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厂矿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直肠粘液T抗原检测及大便潜血试验对肠道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和方法:对74例住院病人分肠癌组、肠病组、出血与非出血四组,将化学潜血检测(FOB)与SPA免疫潜血试验(SPA)对检测消化道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并将潜血试验与直肠粘液T抗原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结果表明T抗原诊断大肠癌阳性预告值100%,阴性预告值为84.6%而SPA诊断大肠癌的阳性预告值及阴性预告值分别为63.2%和80%,证实T抗原对大肠癌的诊断效率(91.7%)极显著高于SPA(66.7%).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肠病的检出率,两法同时阳性,恶性病变可能极大.SPA法与FOB法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对消化道出血的特异性,SPA法极显著高于FOB法,FOB法对诊断大肠癌特异性较差,易受饮食、药物等因素干扰,SPB较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迅速、重复性好,可作为临床检测消化道出血时推广应用.
王南下袁顺玉唐军霞王家龙
关键词:SPA大肠肿瘤
胸腺蛋白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胸腺蛋白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胸腺蛋白口服治疗 36例十二肠球部溃疡。结果 :疼痛缓解率为 75 .8% ,四周愈合率为 6 1.1% ,总有效率为 83.3%。与雷尼替丁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胸腺蛋白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疗效且服药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 ,无明显副作用。
吴远杜意平叶红军王家龙吴斌文
关键词:胸腺蛋白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端粒长度变化及其与细胞内DNA含量的关系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分析不同病变胃黏膜细胞内端粒长度的差异 ,以及细胞内DNA含量 ,探讨端粒行为异常、细胞内DNA含量与胃黏膜癌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Southern杂交分析细胞内端粒长度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DNA含量。结果 在 172例胃镜活检标本中 ,正常胃黏膜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 ,伴 0、1、2度肠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和胃癌组织的端粒长度 ,分别是 (10 .42± 0 .2 )kb ,(9 .86± 0 .4)kb ,(9.78± 1.2 )kb、(8.6 4± 1.0 )kb、(6 .2 2± 1.2 )kb和 (5 .86± 2 .6 )kb。 45例胃癌手术标本结果相似。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内DNA含量 ,在胃镜活检标本中 ,正常胃黏膜 ,CSG ,伴 0、1、2度肠化的CAG和胃癌组织的异倍体DNA检出率分别为 0、0、0、10 .0 0 %、12 .5 0 %和 33 .33%。4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结果相似。异倍体细胞内端粒长度明显短于二倍体细胞 ,异倍体细胞中端粒长度与DNA指数呈负相关 (r=- 0 .91,P <0 .0 1) ,即端粒越短 ,DNA指数越高。结论 端粒长度从正常胃黏膜、不同程度肠化胃黏膜到癌变胃黏膜逐渐缩短。在正常胃黏膜和CSG中未检出异倍体DNA ,从 1度、2度肠化到癌变胃黏膜异倍体DNA检出率逐渐增高 ,而在异倍体细胞中端粒长度和DNA指数呈负相关。推测 ,可能存在端粒愈短 ,DNA扩增愈活跃。端粒缩短?
何兴祥王家龙吴捷莉袁顺玉艾莉
关键词:端粒DNA倍性胃黏膜癌变
不同病变胃组织端粒酶活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0
2000年
分析不同病变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探讨端粒酶活性、H.pylori感染与胃粘膜癌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瑞粒重复扩增法测定正常胃粘膜、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用酶免疫法检测H.Pylori感染患者的血清H.Pylori-CagA-IgG水平,并分析端粒酶活性与H.Pylori-CagAriIgG水平的关系。结果:172例胃镜活检标本中,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无肠化、伴1度、2度肠化和胃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0%、0%、25%、37.5%和88.89%。45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相应的非癌胃组织也呈相似结果。正常胃粘膜、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无肠化及伴1度、2度肠化组织的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0%、52.17%、60%、70%和75%。45例手术切除胃癌的非癌胃组织无肠化、伴1度、2度肠化的H.pylori感染强度分别为10.8±9.6个/50腺体、41.3±31.1个/50腺体和86.4±47.8个/50腺体。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H、pylori-CagA-IgG抗体水平显著低于胃癌患者(P<0.01),22例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感染的HPylori全部为cagA阳性菌株,其非癌胃粘膜有12例呈现端粒酶活性(54.55%);相反H.pylori阳性的2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感染的H.Pylori只有8例为cagA阳?
何兴祥王家龙吴捷莉袁顺玉艾莉
关键词:端粒末端转移酶幽门螺杆菌感染
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50
2000年
目的:近年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株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寻找有效且无耐药性的抗生素及联合治疗方案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评价以奥美拉唑(O,20mg)或胶体次拘橼酸铋(B,240mg)为基础的含呋喃唑酮(F,100mg)或甲硝唑(M,400mg)同时加用羟氨于青霉素(A,1000mg)或克拉霉素(C,250mg)的4种短程(1周)三联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方法:采用由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及华中地区20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892例患者的非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均经胃镜诊断,H.Pylori阳性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涂片和/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患者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OMC组、OFC组、OFA组和BFC组,每日服药2次,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4~8周作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的效果。结果:892例患者中实际完成881例,失访11例(1.2%)。不同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按方案分析)分别为:OMC组65.9%、OFC组69.2%、OFA组86.6%及BFC组80.4%。OFA疗法对DU患者H.Pylori的根除率(90.2%)高于NUD患者(83.5%)。4种疗法副作用均较轻微,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结论:本研究中OMC疗法的效果与西方国家早期报道相比显著降低。
萧树东刘文忠胡品津欧阳钦王家龙周丽雅程能能全国幽门螺杆菌协作组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疗法呋喃唑酮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程序被引量:4
1999年
首先对梗阻性黄疸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胆汁淤积是指肝细胞对胆汁的排泌障碍或肝内外胆管通道梗阻,使胆汁流入十二指肠量减少,以致胆汁成分反流入血液的一大类综合征。胆汁淤积在绝大多数病例中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将胆汁淤积分为三类:(1)肝外胆管梗阻引起的胆汁淤...
王家龙
关键词:黄疸梗阻性黄疸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及其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00年
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大大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手术率,但未能改变其自然病程。铋剂及其以后出现的三联治疗,通过根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才得以使溃疡治疗后1年复发率降低。以下仅就近年来Hp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的进展作一介绍:1
田德安王家龙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