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26 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鱼粉
  • 7篇卵形鲳鲹
  • 5篇耗氧
  • 4篇豆粕
  • 4篇幼鱼
  • 4篇中华鳖
  • 4篇饲料
  • 3篇代鱼粉
  • 3篇血清
  • 3篇养殖
  • 3篇替代鱼粉
  • 3篇排氨率
  • 3篇免疫
  • 3篇耗氧率
  • 2篇丁酸
  • 2篇丁酸钠
  • 2篇豆粕替代
  • 2篇选育群体
  • 2篇血清生化
  • 2篇营养

机构

  • 26篇上海海洋大学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杭州海皇科技...
  • 2篇上海源耀生物...
  • 1篇烟台南山学院
  • 1篇上海市水产研...
  • 1篇湖州海皇生物...

作者

  • 26篇王刚
  • 12篇华雪铭
  • 11篇李加儿
  • 11篇区又君
  • 8篇王坛
  • 7篇吴钊
  • 5篇王静香
  • 4篇陈晓明
  • 3篇范春燕
  • 3篇于娜
  • 3篇朱伟星
  • 3篇黄旭雄
  • 3篇胡玲玲
  • 2篇吉磊
  • 2篇陈乃松
  • 1篇钟国防
  • 1篇施永海
  • 1篇何亚丁
  • 1篇雎敏
  • 1篇焦建刚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南方水产
  • 1篇科学养鱼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台湾海峡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驼背鲈脑垂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PAS、Mallory三色法和腺垂体不同细胞改良染色法3种组织学染色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脑垂体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脑垂体为圆球形实心腺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2部分组成。根据神经纤维中所含分泌颗粒形态和大小把神经分泌纤维分为A1、A2和B型。神经纤维中存在2种垂体细胞,即呈椭圆形的Ⅰ型垂体细胞和呈梭形的Ⅱ型垂体细胞。腺垂体由3部分组成: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腺垂体部可以鉴别出6种内分泌细胞,其中RPD有2种内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和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PPD有3种内分泌细胞: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PI只有1种内分泌细胞,即促黑激素(MSH)分泌细胞。此外,腺垂体还有1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SC)。驼背鲈腺垂体中6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情况为:前外侧部分布有2种细胞,即嗜酸性的PRL分泌细胞和嗜碱性的ACTH分泌细胞;中外侧部有GH、GTH、TSH 3种分泌细胞;MSH分泌细胞分布在中间部。驼背鲈脑垂体中只有1种GTH分泌细胞,只是呈多种形态。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鱼类脑垂体的结构,为驼背鲈的繁育和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刚
关键词:驼背鲈脑垂体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运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对不同体重和放养密度的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氨率总体上也呈降低的趋势,体重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照对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非常显著(P<0.01),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25.18%~40.76%和16.28%~40.28%;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逐渐降低,排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养密度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高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69.68%,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30.91%。卵形鲳鲹幼鱼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991±0.058)mg/L。
王刚李加儿区又君胡玲玲张建生
关键词: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
4种豆粕替代鱼粉对大黄鱼生长、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分别用9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4.72±0.28)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其中1组投喂对照饲料(含50%鱼粉,不含豆粕),另外8个试验组分别投饲由去皮豆粕(DSM)、酶解豆粕(ESM)、发酵豆粕Ⅰ(FSMⅠ)和发酵豆粕Ⅱ(FSMⅡ)替代20%和40%的鱼粉的饲料,9组分别命名为FM、DSM20、DSM40、ESM20、ESM40、FSMⅠ20、FSMⅠ40、FSMⅡ20、FSMⅡ40。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7周的养殖实验后,评定4种豆粕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替代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鱼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显示,FM组和FSMⅡ20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FM、DSM20、FSMⅠ40、FSMⅡ20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DSM40、ESM20、ESM40及FSMⅠ20组(P〈0.05),不同试验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酶解豆粕替代40%鱼粉导致实验鱼的血清对哈维氏弧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去皮豆粕替代20%鱼粉导致血清对溶藻弧菌抵抗能力下降;但发酵豆粕不影响血清及黏液对3种菌的抵抗能力。研究表明,以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抗菌能力为评价指标,发酵豆粕是鱼粉的最佳替代源,发酵豆粕Ⅰ和Ⅱ均能替代20%~40%的鱼粉,但存在抗氧化能力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发酵豆粕Ⅰ40%替代组;去皮豆粕和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在抗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方面无优势。
吴钊陈乃松华雪铭黄旭雄陈晓明王坛王刚朱伟星孔纯
关键词:大黄鱼鱼粉豆粕抗氧化能力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和豆粕对罗氏沼虾生长、血清生化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4
2018年
为研究发酵豆粕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适宜用量及替代后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含有30%鱼粉和18%豆粕的饲料为基础饲料(T0组),分别用2%(T2组)、5%(T5组)、8%(T8组)、15%(T15组)的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的鱼粉和豆粕(2﹕1),共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选用初始均重为(0.17±0.02)g的罗氏沼虾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进行为期64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发酵豆粕对鱼粉和豆粕的替代量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血清生化及免疫基因表达。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增加,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都以T8组最高。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随发酵豆粕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替代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替代组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T15组Toll受体、NF-κB、HSP70转录水平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用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和豆粕,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机能;在实验条件下,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发酵豆粕最佳使用量为8%。
杨景丰华雪铭郭子好刘韬孔纯冯悦王刚
关键词:罗氏沼虾鱼粉豆粕发酵豆粕血清生化免疫基因
中华鳖饲料中鱼粉替代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等,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是我国的名贵水产品之一,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上等滋补佳品。中华鳖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动物,其食性决定了它较高的饲料蛋白水平需求。鱼粉是最重要的蛋白源,近年来进口鱼粉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居高不 下,因此鱼粉(尤其是进口鱼粉)替代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王刚朱站英华雪铭孟宪菊于宁
关键词:鱼粉替代中华鳖鳖饲料杂食性动物饲料蛋白水平进口鱼粉
《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结合课程学习进行科研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考核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阐述了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能性,为培养合格的饲料质量安全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华雪铭孔纯王刚王坛吴钊黄旭雄
关键词:课程教学开放式教学
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血清抗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溶菌酶制品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血清抗菌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11.35±0.08)g的吉富罗非鱼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5种添加水平分别为18、36、54、72和90 mg/kg溶菌酶制品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d。结果表明:(1)54 mg/kg溶菌酶添加组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情况最优,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体比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9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在36和54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54 mg/kg添加组均呈现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溶菌酶添加水平对罗非鱼的免疫-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54和72 mg/kg添加水平能显著提高鱼体血清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肝脏溶菌酶活性在54和72 mg/kg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溶菌酶活性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L90组除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抗菌试验显示,54和72 mg/kg溶菌酶添加组罗非鱼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抑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抵抗能力最低,比对照组分别低34.71%和42.21%(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54 mg/kg溶菌酶制品可以改善其生长性能;当添加水平为54和72 mg/kg时,罗非鱼的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血清抗菌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王坛华雪铭朱伟星陈晓明吴钊孔纯焦建刚何亚丁王刚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溶菌酶抗菌性能
卵形鲳鲹不同月龄选育群体主要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0
2013年
为探讨卵形鲳鲹不同月龄选育群体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跟踪测量了1月龄,4月龄,7月龄,10月龄和13月龄个体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体质量(y),共测量2 635尾。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剖分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在不同生长阶段,4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在0.017~0.960之间,除4月龄个体体高与其他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月龄群体各性状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1月龄和4月龄个体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7月龄、10月龄和13月龄个体则是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大;各性状对体质量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变化趋势一致,各月龄群体全长、体长、体高估算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良好(86.9%~90.6%)。研究表明,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因素已找出,选育时期不同,所选择的形态性状也应有所差异,为卵形鲳鲹选择育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区又君吉磊李加儿范春燕王刚
关键词:卵形鲳鲹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驼背鲈肝脏结构的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HE、Mallory氏三色法、Heidenhain氏Azan染色,PAS反应,组织块银浸染方法,对组织切片染色处理,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驼背鲈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驼背鲈肝组织中肝细胞界限不明显,不存在双核现象,有暗细胞和亮细胞之分,胞质中细胞器丰富,有大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高尔基体很难观察到,仅在胆小管和狄氏间隙的附近发现。此外,在肝血窦的附近观察到成纤维细胞、枯否氏细胞和贮脂细胞。肝组织中胆管数量众多包括肝叶中央胆管、支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叶内胆管,并且在中央静脉附近偶见辐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刚
关键词:驼背鲈肝脏超微结构
条石鲷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4
2010年
采用光镜技术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头肾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未见明显小梁,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血管和血窦组成,其间可见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脾脏表面也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其实质主要组成有脾髓(红髓和白髓混合排列)、椭圆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小梁不明显,进入脾脏的中央动脉和静脉往往紧靠在一起互相结伴而行。
胡玲玲李加儿区又君于娜王刚
关键词:条石鲷头肾脾脏显微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