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眩晕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组织化学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良性阵发性位...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11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昆明医学院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洪娟
  • 8篇方练
  • 8篇毕涌
  • 4篇张旭
  • 3篇魏鹏
  • 3篇刘继丽
  • 3篇王廷华
  • 2篇林晓滨
  • 2篇周健
  • 2篇施镇江
  • 2篇李晓莉
  • 2篇林刃舆
  • 1篇黄建民
  • 1篇陈为安
  • 1篇吴贤敏
  • 1篇廖志苏
  • 1篇李佳
  • 1篇郭志强
  • 1篇陈建福
  • 1篇林国经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OPC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以脑干及小脑损害表现为主,部分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锥体束征及认知功能障碍等。MRI表现为脑桥、小脑萎缩,第四脑室扩大,脑桥、小脑对称性T2WI高信号。结论 OPCA临床上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MRI可见脑桥、小脑萎缩,T2WI高信号改变。
陈为安洪娟毕涌张扬郑荣远
关键词: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磁共振成像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9月本院治疗的192例单侧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EP+BE组)67例、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EP组)61例、倍他司汀治疗组(BE组)6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治疗的有效率和平均有效时间。结果 EP+BE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均高于EP组和BE组,EP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高于BE组,EP+BE组3 d内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EP组和BE组。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安全有效,明显缩短病程。
洪娟毕涌方练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管石复位法倍他司汀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
: 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
洪娟郭志强陈晓云方练方渭清陈建福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倍他司汀疗效评价
原发性鼻腔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鼻腔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1992年以来11例相关文献,做出总结报道。结果:12例原发性鼻腔-鼻窦透明细胞癌中8例(66.7%)主要表现为鼻出血,4例(33.3%)出现骨质破坏;CT显示鼻腔、鼻窦内条片状类似软组织密度影,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3例(25.0%),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7例(58.3%),单纯放化疗2例(16.7%)。治疗后随访6个月~10年,仅1例患者因出现肺部转移死亡,余均健在。结论:原发性鼻腔-鼻窦透明细胞癌较罕见,早期症状以鼻出血多见,病理学上需与转移性透明细胞癌及多种含透明细胞的涎腺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短期内预后较好。早期局限于鼻腔和鼻窦的有基底的肿瘤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术后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
洪娟毕涌李鹏方练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鼻窦
重组质粒pcDNA3-β-NGF的构建及其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荧光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和纯化荧光小鼠MSC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β-NGF,并转染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NGF的表达,观察β-NGF阳性的MSCs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作用。结果:荧光小鼠MSCs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且荧光不随培养时间延长和传代次数增加而衰减。重组质粒pcDNA3-β-NGF转染MSCs后β-NGF阳性率为(37.12±2.14)%,高于MSCs组[(2.36±0.62)%]和空白对照组[(1.4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β-NGF转染MSCs上清液培养的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长度[(31±3)μm]较pcDNA3转染MSCs组[(23±4)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β-NGF基因转染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产物能促进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突起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β-NGF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的荧光小鼠MSCs能正确、稳定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β-NGF。
毕涌洪娟李力群李晓莉魏鹏施镇江王廷华张旭
关键词:重组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活性
调节性T细胞缓解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神经元炎性损伤被引量:6
2013年
免疫炎症可能是引起帕金森病病理机制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的主要因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和T淋巴细胞浸润相关。调节性T细胞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反应,缓解Th17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因此,针对调节性T细胞在其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的相互作用,通过硝基化α-突触核蛋白疫苗、格拉默醋酸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方法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清除积聚的错误折叠蛋白,可为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毕涌洪娟李佳张旭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元炎症小胶质细胞调节性T细胞
疏血通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简称突聋或暴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疾病,发病率约为0.11%,好发于40~60岁男性,多单侧发病,患者常有耳鸣、眩晕、耳闷胀感。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假说认为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迷路膜结构破裂等综合因素有关,
方练刘继丽廖志苏周健洪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疏血通注射液高压氧治疗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内耳微循环障碍耳鼻喉科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在鼓膜穿孔邻近皮肤的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及其受体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K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观察20例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胆脂瘤上皮以及耳道深部正常皮肤的KGF和KGFR表达,并和20例非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作对比。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邻近皮肤KGF和K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135±6.364)%和(19.965±10.570)%,介于胆脂瘤上皮与耳道正常皮肤之间,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相应部位(19.380±2.827)%和(13.145±7.935)%。结论KGF和KGFR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部位的表达依次上升,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邻近皮肤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说明胆脂瘤型中耳炎该处皮肤增生更活跃。
方练林刃舆刘继丽洪娟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6例
2011年
脑脊液鼻漏常见于颅底外伤患者,可并发颅内感染,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为探讨腑脊液鼻漏的瘘口定位方法及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2007年至今收治的6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洪娟方练毕涌刘继丽吴贤敏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经鼻内镜外伤患者颅内感染鼻内镜下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鼻肿瘤的0.5%~4.0%,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易恶变的临床特点。2005年Kamel等[1]基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变起源提出了新的分级系统,I型病变起源于鼻中隔或鼻外侧壁,II型病变起源于上颌窦。
方练洪娟周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