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展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针
  • 5篇心动过速
  • 5篇心率
  • 5篇室性
  • 5篇室性心动过速
  • 4篇针灸
  • 3篇血管
  • 3篇针灸治疗
  • 3篇郄门穴
  • 3篇灸治
  • 3篇活性
  • 3篇大陵穴
  • 2篇电针配合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血管活性肠肽
  • 2篇寻常性
  • 2篇寻常性痤疮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针刀

机构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7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13篇樊展
  • 6篇吴绪平
  • 5篇王华
  • 5篇喻建兵
  • 5篇张强
  • 3篇黄国付
  • 2篇黄伟
  • 1篇张艺
  • 1篇张天民
  • 1篇熊元
  • 1篇刘国辉
  • 1篇周婷婷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郄门穴对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大鼠心率及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电针郄门穴对室性心动过速(VT)大鼠心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郄门组、电针尺泽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采用股静脉注射氯化铯(CsCl)的方法建立大鼠VT模型,并连续观测心电图,记录心率变化;电针郄门组和电针尺泽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电针郄门穴和尺泽穴治疗5min;4组大鼠均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模型组、电针郄门组及电针尺泽组大鼠在注射CsCl造模后心率均显著增快(P<0.01),模型组与电针尺泽组在整个观察期内心率未见恢复,电针郄门组在电针治疗5min后心率明显减慢,与模型组及电针尺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大鼠血浆NO含量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电针郄门组较模型组和电针尺泽组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郄门穴可能通过抑制心脏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增加NO的释放,调整心率而抗心律失常。
王华喻建兵吴绪平樊展张强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率电针疗法郄门穴尺泽穴一氧化氮
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灌胃制造大鼠心动过缓动物模型,动态监测心电图并记录心率的变化;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电针郄门治疗20min;治疗结束,采集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的含量。结果:电针郄门穴能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与正常大鼠比较,普萘洛尔诱发大鼠心率显著降低(P<0.01);电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改善作用,电针郄门穴可有效调整心率(P<0.01)。结论: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增强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张强吴绪平王华樊展喻建兵
关键词:心律失常电针心率郄门穴
电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使用电针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樊展黄国付黄伟
关键词:颈性眩晕电针中药热敷
针刀治疗寻常性痤疮1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采用针刀和中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显著(P<0.05)...
樊展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针刀松解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电针大陵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率及血浆AngⅡ与VIP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被公认为常见病、多发病之首,而心律失常尤为多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其最严重的表现为猝死。针刺治疗本病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等优点。本实验采用...
樊展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大陵穴血管活性肠肽心率变化
文献传递
电针大陵穴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率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针刺"大陵"穴对室性心动过速(CVT)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股静脉插管注射氯化铯的方法,造成大鼠室性心动过速的模型,观察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ECG)的变化,记录心率,治疗组电针大陵穴,对照组电针太渊穴,电针时间为5min,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心率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542±25)次/min,(353.21±49.12)pg/mL,电针大陵穴后大鼠心率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向正常状态恢复,分别为(474±25)次/min,(268.44±47.49)pg/mL,电针太渊穴效果不明显。结论:电针大陵穴可促使VT大鼠心率向正常状态恢复;心律失常可能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在电针对室性心动过速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吴绪平樊展王华喻建兵张强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氯化铯心率
电针“大陵”穴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率、心律失常时间及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电针"大陵"穴对室性心动过速的调节机制。方法:将7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陵"组、"太渊"组,正常组10只,其余各20只。采用股静脉插管注射氯化铯造成大鼠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大陵"组针刺"大陵"穴,"太渊"组针刺"太渊"穴,连接BL-410四道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连续记录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率、心律失常总持续时间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电针"大陵"穴后大鼠心率与模型组和"太渊"组相比明显下降,心律失常总持续时间缩短(P<0.01,P<0.05);造模后大鼠血浆VI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大陵"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电针"大陵"穴有较好的调节心律失常的作用。
樊展王华喻建兵张强吴绪平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率持续时间血管活性肠肽
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配84例MG病例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泼尼松片中剂量冲击,小剂量隔日维持治疗,针药组基于以上用药基础给予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流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针药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显著提高(P<0.05),两组T淋巴细胞中CD3^+、CD4^+亚群所占比和CD8^+、CD4^+比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slL-6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指标针药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能缓解MG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其颈部血管循环,纠正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周婷婷张艺樊展胡晔武彩花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温针灸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6
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是脊髓后根神经节潜伏的病毒激活所致[1]。它以身体一侧出现簇集成群的疱疹和剧烈疼痛为特征。我们采用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皮肤性病学》[2]中的有关诊断标准。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50±9.5)岁;
樊展黄国付
关键词:带状疱疹电针刺络拔罐疗效
针灸联合抗生素治疗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多见于女性,据国内普查3万多妇女结果,其发病率为2.05%[1].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每年多次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一年内如尿感发作3次或3次以上者又称复发性尿感.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联合抗生素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樊展黄国付黄伟
关键词:尿路感染中老年女性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治疗抗生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