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
- 作品数:1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的构建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个实时活体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方法体重25~30 g清洁级ICR小鼠30只,双耳脱毛后,观察其血管分布情况。小鼠麻醉后,用眼科剪从尾侧向头侧剪断鼠耳基底部尾侧2/3,保留头侧1/3,形成耳前血管蒂跨三个血管体、二个choke区的耳瓣模型。将小鼠侧卧置于二维图像采集系统的动物承载台上,调节体视显微镜物镜并固定为25倍,设置步进参数,“弓”型路线渐次、局部采集造模后0,1,2,3,5,7,10,14,21,30 d的时间点图像,合成鼠耳全景图。重点观察皮瓣的坏死率、皮瓣内choke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ICR小鼠耳有三个恒定的血管体来供养,从内到外依次为头侧血管体、中间血管体及尾侧血管体。术后5 d,耳瓣坏死面积趋于稳定,坏死率为(15±7)%。内侧血管体与中间血管体之间的choke动静脉的管径出现快速扩增,两者都在第10天左右达最大,choke静脉管径最高峰可达到原来的(3.9±0.5)倍,choke动脉管径最高峰可达到原来的(3.5±0.7)倍。10 d后,choke静脉管径开始减小,21 d后逐渐平稳,而choke动脉管径于术后10 d左右开始平稳,之后无明显减小。结论①跨区皮瓣切取后,静脉扩张是被动扩张,而动脉扩张是主动增值;②跨区皮瓣切取后血流动力学供区与潜力供区之间的choke区参与扩张的choke血管数量及扩张度均小于解剖供区与血流动力学供区之间的choke血管;③小鼠耳瓣模型为研究血管扩张机制及遴选促皮瓣存活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
- 梁成庄跃宏郑和平吴剑威马雷谢志平
- 关键词:坏死
- 小鼠跨区供血耳瓣choke区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观察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血管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方法 以小鼠右耳为实验组,用眼科剪从尾侧向头侧剪断小鼠耳基底部尾侧2/3,保留头侧1/3,建立耳前动静脉为蒂内含3个血管体和2个choke区的跨区供血耳瓣小鼠模型.左耳为对照组,仅作脱毛处理.在术后0d、1d、3d、5d、7d分别切取鼠耳置于体积分数10%甲醛固定,用于观察耳瓣choke Ⅰ区和choke Ⅱ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点choke Ⅰ区实验组血管管径均大于对照组(P<0.01);choke Ⅰ区和choke Ⅱ区静脉血管数量分别在3d和5d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少,这一趋势可能与耳瓣基底部静脉回流的建立有关.choke Ⅰ区和choke Ⅱ区动脉血管充盈度平均值分别为40.64%和38.85%,静脉血管充盈度平均值分别为57.02%和61.48%.结论 ①跨区耳瓣切取后,静脉扩张是被动扩张,而动脉扩张是主动增值;②跨区耳瓣切取后choke Ⅱ区扩张的choke血管数量及扩张度均小于choke Ⅰ区;③跨区耳瓣切取后,血管管径变化对皮瓣存活起积极作用.
- 温福利梁成庄跃宏吴剑威郑和平
- 关键词:小鼠组织学观察
- 新型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的构建
- 目的 建立一个实时活体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方法 体重25~30 g清洁级ICR小鼠30只,双耳脱毛后,观察其血管分布情况.小鼠麻醉后,用眼科剪从尾侧向头侧剪断鼠耳基底部尾侧2/3,保留头侧1/3,形成...
- 梁成庄跃宏郑和平吴剑威马雷谢志平
- 关键词:坏死
- 兔耳血管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兔耳血管系统的形态学特点,为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50只日本大耳白兔耳,采用活体观察、巨微解剖和铸型佐证方法,观测耳廓前后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分布;耳廓前后静脉的属支、汇入及分布;耳廓血管间的吻合关系。结果兔耳皮肤白皙菲薄、血管分布表浅,血管间的联系清晰可见;动脉分为耳廓前动脉和后动脉,耳廓前后动脉均分为前支、后支;静脉分为耳廓前静脉和耳廓后静脉,相互吻合形成耳缘静脉;耳廓动脉、静脉间存在动静脉吻合,数量由中央区到外周区渐次增多。结论日本大耳白兔的兔耳血管恒定、分布表浅、容易观察,可用于建立系列兔耳模型。
- 梁成庄跃宏郑和平谢志平郝攀登
- 关键词:兔耳血管动物模型
- 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与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1足背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为主干的延续,伴足外侧缘静脉恒定的沿足外侧缘径直前行,分布于足背外侧缘及第5趾外侧缘皮肤;2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足底外侧动脉在第5跖骨与小趾外侧群肌之间浅出的足背穿支位置相对恒定,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足外侧缘静脉旁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结论可形成以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 梁成谢昀郑和平庄跃宏谢志平吴泽东李磊张发惠
-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新型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的构建
- 目的 建立一个实时活体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方法 建立耳前动静脉为蒂内含三个血管体、二个choke区的跨区供血耳瓣小鼠模型.选择不同时间点进行:①形态学观察:局部采集图像,合成鼠耳全景图,观察皮瓣的坏死...
- 温福利梁成庄跃宏郑和平吴剑威
- 新型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的构建
- 目的:建立一个实时活体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并应用此模型研究有利于皮瓣成活的机制,为研究和促进皮瓣的成活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取体重25~30g清洁级ICR小鼠60只,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将小鼠俯卧位固定...
- 梁成
- 关键词:跨区供血血管形态学炎症调控病理变化
- (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报道(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跨趾胫侧底动脉与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以第1跖趾关节近端(2.2±0.7) cm 处的(足母)趾胫侧底动脉穿出点为旋转点,以旋转点与内踝尖之间足内侧缘静脉走向为轴心线,设计(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共5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1~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可转位修复跨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 林涧梁成郑和平陆骅张天浩王之江万华俊
- 关键词:皮瓣
- 第一跖底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第1跖底动脉穿支的形态学特征,为临床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以第1跖趾关节为标志,于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①第1跖底动脉穿支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②第1跖底动脉穿支与足内侧血管吻合特点.1侧新鲜标本灌注红色乳胶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第1跖底动脉穿支于第1跖趾关节近端(2.3 ±0.7) cm处,由足拇展肌肌腱与第1跖骨之间返向后斜行浅出,在足拇展肌上缘与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分支等某一血管体吻合后,再参与动脉链组成,沿途发出细小血管分布于足内侧皮肤.第1跖底动脉穿支起始外径为(1.1±0.2) mm.穿支动脉干长(3.2±0.2)cm.结论 以第1跖底动脉穿支为蒂,可形成轴型皮瓣或跨区域供血皮瓣转位修复前足部软组织缺损.
- 谢志平梁成郑和平林涧郝攀登张发惠
- 关键词:穿支穿支皮瓣
- 延迟术通过加强血管扩张的方式促进跨区皮瓣存活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在小鼠耳上建立耳瓣延迟模型,探究延迟术促进组织存活的原因。方法 ICR小鼠30只,等分入延迟组、非延迟组及分叉以下组。延迟组小鼠先在中间血管体分叉即上水平做一切口,1周后再切开尾侧血管体;非延迟组小鼠在中间血管体分叉即上水平剪断尾侧与中间血管体;分叉以下组在中间血管体分叉即下水平剪断中间与尾侧血管体。术后对3组耳瓣的坏死率进行测量,对延迟组与非延迟组耳瓣内不同位置出现显著管径变化的choke血管的数量及管径进行计数与测量。结果延迟组、非延迟组及分叉以下组最终坏死率分别为(7.7±4.8)%、(31.0±12.4)%及(15.4±7.4)%,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3)。延迟组小鼠平均每耳瓣出现(8.8±2.0)根有显著形态学变化的choke血管;非延迟组小鼠平均每耳瓣出现(6.5±1.2)根,显著少于延迟组(t=3.083,P=0.006)。延迟组小鼠耳瓣内choke静脉的扩张幅度显著大于非延迟组,延迟组小鼠耳瓣内平均血管内阻力显著小于非延迟组。结论延迟术通过加强choke血管扩张的方式促进皮瓣的存活。中间血管的类型及处理方式可能对跨区皮瓣的存活起重要作用。
- 庄跃宏梁成温福利谢志平郑和平
- 关键词: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