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信美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免疫
  • 4篇血淋巴
  • 4篇血淋巴细胞
  • 4篇针刺
  • 4篇肾上腺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环核苷酸
  • 4篇核苷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肠道
  • 2篇皮质激素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泌素
  • 2篇细胞免疫
  • 2篇免疫反应
  • 2篇免疫反应性
  • 2篇免疫活性

机构

  • 10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2篇柴信美
  • 7篇吴景兰
  • 6篇王一菱
  • 3篇邢文英
  • 2篇乐晓萍
  • 2篇史学义
  • 2篇赵培荣
  • 2篇田爱琴
  • 1篇张娓
  • 1篇高福莲
  • 1篇马民慧
  • 1篇宗安民
  • 1篇张清莲
  • 1篇邢文英
  • 1篇张林庆
  • 1篇邢文英
  • 1篇王英华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0
  • 1篇1988
  • 4篇198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化考的松对大鼠胃窦G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胃肠道胃泌素(gastrin,G)细胞的分布、形态特征及氢化考的松对大鼠胃窦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G细胞主要分布于大鼠胃窦,进入十二指肠骤然显著减少。细胞呈锥体形、梭形、烧瓶形、卵圆形等,免疫反应性较强。注射氢化考的松25mg/次、5mg/次,2次/天共7天及10mg/次、2次/天共3天,胃窦G细胞数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增加。注射氢化考的松10mg/次、2次/天共7天或1次注射10mg,胃窦G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但注射10mg/次、2次/天共7天较注射10mg/次、2次/天共3天及5mg/次、2次/天共7天,胃窦G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结论:氢化考的松对大鼠胃窦G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邢文英柴信美田爱琴乐晓萍赵培荣
关键词:胃泌素胃窦G细胞
成人和成体羊心脏心内膜的组织动力学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成体羊和人心脏心内膜细胞,探讨心内膜的一般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取12只山羊和6例人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与成人心脏均发现内皮细胞无丝分裂相。内膜细胞来自成血-血管内皮干细胞归巢和内化及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内膜细胞可以演化形成心肌细胞。结论:正常成体心脏一般组织动力学特征是内膜细胞以多种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演化为心肌细胞。
史学义张娓高福莲邢文英柴信美王英华
关键词:内皮细胞内膜细胞归巢内化
大鼠胃肠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的观察
1995年
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10只正常大鼠胃肠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结果如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胃窦、胃体及十二指肠.细胞形态多样,有柱状、锥体状及特殊的杯状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基部紧贴基膜,免疫反应性强弱不一.多数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阳性物质可达肠腔面或腺腔面,有时腔内可见到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阳性物质,说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细胞可能通过内、外两种分泌方式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物质.
邢文英柴信美
关键词:胃肠道皮质激素ACTH免疫组织化学
针刺对豚鼠血淋巴细胞阿片样肽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1988年
本文报道对64只豚鼠的血淋巴细胞,分别在电针、给予纳洛酮或外源性阿片样肽(OLP)等不同条件下,以PAP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甲脑啡肽(MEK)、亮脑啡肽(LEK)及β-内啡肽(β-EP)的免疫反应(IR)。另对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标本,随后显示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约96%的血淋巴细胞呈强弱不等的OLP阳性反应。甲脑啡肽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MEK-IIRL)和β-E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与ANAE的点型淋巴细胞,均呈显著正相关;但LEK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与ANAE的点型淋巴细胞的相关不显著。电针豚鼠“足三里”穴后,MEK、LEK及β-EP的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提高。将电针组、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做比较,见3组间的OLP(包括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差别皆不显著。但当分别加10^(-7)mol/L MEK、LEK和β-EP体外孵育淋巴细胞后,纳洛酮对OL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有抑制效应,纳洛酮组和电针组的OL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均呈显著差异。在外加10^(-12)~10^(-3)mol/L MEK体外孵育淋巴细胞后,可见电针组比对照组在10^(-10)~10^(-3)mol/L浓度间MEK免疫反应呈现一个明显高峰,提示电针可能提高潜在未结合的MEK受体的活性。
吴景兰王一菱柴信美王希涛
关键词:针刺淋巴细胞免疫非特异性酯酶免疫组织化学
电针对豚鼠周血淋巴细胞环核苷酸免疫活性及ANAE绝对值的影响
<正>我们在研究电针对机体细胞免疫调整作用的基础上,本文旨意是进一步探讨电针对周血淋巴细胞ANAE分型绝对值和代谢的影响。将44只健康、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计数白细胞和分类,同时用分离淋巴细胞标本进行...
柴信美吴景兰王一菱王希涛
文献传递
电针对豚鼠肾上腺环核苷酸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1990年
应用PAP法对电针组(足三里穴)和对照组共38只豚鼠肾上腺环—磷酸腺苷免疫反应性(cAMP-IR)和环—磷酸乌苷免疫反应性(cGMP—IR)进行了观察。免疫阳性反应呈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内。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结果可见:电针组肾上腺cAMP—IR和cGMP—IR有显著性增强(P?0.05),而髓质cAMP—IR和cGMP-IR有增强,但不明显(P?0.05)。两组皮质cAMP—IR和cGMP—IR均比髓质强(P?0.05)。以上结果可表明电针“足三里”穴能引起肾上腺cAMP—IR和cGMP—IR显著性增强,髓质有增强。本文还对肾上腺cAMP-IR和cGMP-IR与髓质脑啡肽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柴信美吴景兰王一菱王希涛
关键词:肾上腺针刺
电针对豚鼠周血淋巴细胞环核苷酸免疫反应性及其ANAE分型绝对值的影响
1990年
本文对44支豚鼠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进行了白细胞分类和计数,同时用分离淋巴细胞进行了环一磷酸腺苷免疫反应性(CAMP—IR)和环一磷酸乌苷免疫反应性(CGMP—IR及ANAE,(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组化反应。结果可见电针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电针组淋巴细胞总数降低不明显(P>0.05) ANAE^+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提高均不显著,(P>0.05)ANAE^+点样型淋巴细胞(T_H)绝对值和百分数均有提高(P>0.05,P<0.05)弥散型淋巴细胞(Ts)绝对值和百分数均有显著降低(P<0.02P<0.05) 淋巴细胞CAMP—1R和CGMP—1R阳性反应呈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电针组比对照组淋巴细胞CAMP—1R和CGMP-1R均有显著增强(P<0.05 P<0.05)。
柴信美吴景兰王一菱王希涛
电针对豚鼠肾上腺环核苷酸免疫活性的影响
<正>已知肾上腺是参于电针效应的重要器官并与肾上腺髓质内的脑啡肽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电针对肾上腺环核甘酸的影晌。将健康、成年和雄性豚鼠共38只,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取肾上腺固定在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中,然...
柴信美吴景兰王一菱王希涛
文献传递
氢化考的松对大鼠垂体及胃肠道ACTH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影响
1996年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氢化考的松对大鼠垂体及胃肠道促肾上皮质激素免疫反应性(adrenocorticortrophichomoneimmunoreactivity,ACTH-IR)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氢化考的松,大鼠垂体前叶和十二指肠近端粘膜ACTH-IR细胞免疫的反应性减弱,细胞数量减少,尤以垂体前叶细胞更敏感。
邢文英柴信美
关键词:皮质激素胃肠道ACTH
针刺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机理的探讨——豚鼠血淋巴细胞阿片样肽免疫反应性研究
<正>已知针刺可提高和调整淋巴细胞转化率、活性E-玫瑰花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点型 (ANAE-F+)率;针刺可促使内阿片样肽(OLP)释放,在镇痛中起主要作用,近年报道OLP通过受体,对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起着生理调控作用。...
吴景兰王一菱柴信美王希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