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学义

作品数:32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6篇无丝分裂
  • 5篇动力学观察
  • 4篇原位
  • 4篇原位杂交
  • 4篇针刺
  • 4篇针感
  • 4篇肿瘤
  • 4篇成体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3篇细胞动力学
  • 3篇免疫
  • 3篇PC12细胞
  • 2篇得气
  • 2篇地高辛
  • 2篇地高辛标记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血管

机构

  • 20篇河南医科大学
  • 12篇郑州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2篇史学义
  • 10篇邢文英
  • 8篇吴景兰
  • 8篇丁一
  • 7篇张娓
  • 7篇宗安民
  • 6篇乐晓萍
  • 5篇张钦宪
  • 5篇丁一
  • 5篇张清莲
  • 5篇金辉
  • 5篇张林庆
  • 4篇王一菱
  • 3篇张娓
  • 2篇柴信美
  • 2篇高福莲
  • 2篇丁明杰
  • 2篇冯若
  • 2篇朱晓燕
  • 2篇李红军

传媒

  • 14篇河南医科大学...
  • 9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针刺研究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8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心脏蒲肯野纤维和蒲肯野纤维-心肌束连接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羊心脏蒲肯野纤维的演化过程和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连接及其演化关系。方法:12只山羊取心脏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蒲肯野纤维,按组成细胞的演化程度不同分为6级。蒲肯野纤维-心肌束的连接方式随连接所在部位、蒲肯野纤维的演化程度而不同。结论: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的蒲肯野纤维为束细胞和(或)心肌细胞组成的动态结构。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有多种连接方式,但均反映2者存在演化关系。
史学义邢文英金辉张娓张钦宪乐晓萍
关键词:心脏传导系统
成人和成体羊心脏心内膜的组织动力学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成体羊和人心脏心内膜细胞,探讨心内膜的一般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取12只山羊和6例人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与成人心脏均发现内皮细胞无丝分裂相。内膜细胞来自成血-血管内皮干细胞归巢和内化及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内膜细胞可以演化形成心肌细胞。结论:正常成体心脏一般组织动力学特征是内膜细胞以多种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演化为心肌细胞。
史学义张娓高福莲邢文英柴信美王英华
关键词:内皮细胞内膜细胞归巢内化
成人和成体羊心脏组织动力学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正常成人和成体羊心脏的组织动力学过程,探讨心脏组织演化的规律。方法:取12只山羊和6例人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及羊心脏传导系统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人与成体羊心脏组织演化均包括心内膜-心肌演化体系、房室间区-心肌演化体系和肌层内心肌演化体系,但在羊心内膜-心肌演化体系中的优势演化途径是心内膜细胞-心肌生成单位-心肌细胞演化系,人的优势演化途径是心内膜细胞-非心肌生成单位-心肌细胞演化系;在肌层内心肌演化体系中有细胞重建的重要演化方式。结论:正常成人和成体羊心肌演化总体模式基本相似,但各自具有不同优势演化途径。
史学义朱晓燕张清莲邢文英刘书漫张娓
关键词:心瓣膜
心肌肥大成人心脏组织动力学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心肌肥大成人心脏组织动力学特点。方法:4例心肌肥大患者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心肌肥大心脏心肌细胞可见无丝分裂相,细胞核纵裂所占比例比正常心脏增加,细胞死亡征象明显,心肌层内血管形成受阻。结论:心肌肥大心脏组织动力学的基本特征是由于血源性生心肌干细胞来源不足,导致心肌老龄化。
史学义王红梅王峰邢文英吴景兰乐晓萍
关键词:心肌肥大脂褐质
成人和3种成体哺乳动物血管组织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组织结构及其演化关系,探讨血管的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5例成人尸检大动脉和中动脉标本、5只家犬主动脉和股动脉标本、12只大鼠大动脉至髂动脉标本、3只家兔大动脉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人与成体犬、大鼠、家兔大中血管壁一般包括内膜、中膜、外膜和鞘膜4层。血管内膜内皮表面可见成血-血管干细胞归巢和内化与血液沉积物及其表面内皮化;内膜与中膜之间可见内膜细胞与膜平滑肌细胞演化序列;中膜与外膜之间可见平滑肌退变序列;外膜外有神经源的鞘膜。植物神经末端可演化形成滋养血管。结论: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主要由归巢和沉积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形成的内膜细胞演化而成,内膜细胞演化形成中膜平滑肌,平滑肌退化而成外膜。
邢文英李红军张娓史学义乐晓萍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家兔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对7例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6例成人尸检动脉标本,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弥漫性病变和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血管与正常成人大动脉相比较,各层组织内有核细胞明显减少。弥漫性病变发病部位常为随机性,常涉及血管壁全层;局灶性病变以泡沫细胞克隆为特征,呈局部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弥漫性病变是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累积作用的结果,反复附壁血栓形成也促进弥漫性病变的进程。动脉粥样硬化的局灶性病变是在弥漫性病变基础上,成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平滑肌细胞演化受阻,其过度性细胞的退行性克隆所致,局灶性病变的演化结果又使弥漫性病变进一步扩大、加重。
李红军韩金红邢文英金辉高福莲史学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血管
得气穴位组织结构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1996年
以单向捻外法针刺豚鼠“足三里”穴至手下针感,制备得气穴位的整肢体冰冻切片和扫描电镜标本,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标本均见针孔,其周围组织有程度不同的形态学改变,皮下层针孔周围结缔组织纤维明显呈涡旋状,肌层针孔周围有肌内衣结缔组织纤维环绕,并见肌纤维明显受牵拉而扭曲、移位,邻近针穴的小血管、小神经受力移位变形。提示以结缔组织为中介,捻针力可刺激穴区多种针感组织结构,这可能是针感形成及其复杂性的生物学基础。
史学义张清莲
关键词:穴位针刺针感
正常成人和成体大鼠气管软骨组织动力学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正常成人和成体大鼠气管软骨的组织动力学。方法 :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衰老相关 β 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正常成人和正常成体大鼠气管软骨组织动力学。结果 :软骨细胞呈现多种方式的无丝分裂像 ;气管软骨膜与软骨周围带多见细胞增生 ;气管软骨中央带多见衰老的软骨细胞 ,并见明显核固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 :从软骨膜最外层致密结缔组织到成熟软骨组织呈现一个连续的组织演化动力学过程 ;
史学义丁一宗安民冯密罗张林庆
关键词:成人软骨组织动力学
宫颈癌刮片细胞CEA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1992年
本文应用SPA-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4例宫颈癌和6例非宫颈癌的刮片细胞进行了CEA免疫反应性(IR)观察。结果见97%的癌细胞呈CEA-IR,且反应较强;大多数非典型增生细胞亦呈CEA-IR,并见有少数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星弱CEA—IR。以上三者的CEA-IR有显著性差异。文中讨论了宫颈刮片细胞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辅助价值及其对特异CEA抗体导向的局部抗宫颈癌治疗的意义。
宗安民史学义孟爱民吴景兰王克聪王福丰张风芝
关键词:癌胚抗原免疫细胞化学子宫颈肿瘤
成年大鼠肝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肝细胞的细胞增生、衰老与凋亡的动力学过程。方法:应用HE染色、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探讨正常大鼠肝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结果:肝细胞呈现多种方式的无丝分裂像。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成群分布于门管区。衰老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以肝小叶周边部较多。凋亡细胞分布于中央静脉周围和门管区周围。结论:成年大鼠肝细胞呈现细胞增殖、生长、衰老和凋亡的细胞动力学过程。
金辉冯若丁一邢文英史学义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动力学细胞增值细胞衰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