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润功

作品数:47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9篇皮瓣
  • 9篇外固定
  • 8篇引流
  • 8篇外科
  • 8篇创面
  • 7篇关节
  • 6篇外科皮瓣
  • 5篇缺损
  • 5篇外固定器
  • 5篇固定器
  • 5篇创伤
  • 4篇术后
  • 4篇胫骨
  • 4篇下肢
  • 4篇消融
  • 4篇慢性骨髓炎
  • 4篇近端
  • 4篇肌瓣
  • 4篇僵硬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总参谋部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杨润功
  • 28篇侯树勋
  • 18篇张伟佳
  • 18篇朱加亮
  • 16篇吴克俭
  • 11篇郑晓勇
  • 8篇左坦坦
  • 6篇衷鸿宾
  • 5篇张宇鹏
  • 4篇胡鸢
  • 4篇石秀秀
  • 4篇唐金树
  • 4篇张建
  • 4篇李文锋
  • 3篇吴闻文
  • 3篇王庆雷
  • 3篇王富
  • 2篇孙大铭
  • 2篇赵东升
  • 1篇柴家科

传媒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性四肢创伤救治新技术和修复材料学研究
衷鸿宾杨润功赵彦涛葛成朱加亮李文锋
该成果属于骨外科学领域。成果采用两种分类方法结合对损伤进行评价,为治疗提供指导、制定方案、及选择开展不同的修复重建新技术和新材料。使本需要经历多次分期治疗的复杂肢体创伤患者在一期治疗中得到了高效的救治,提高了肢体功能,减...
关键词:
关键词:骨外科学
Gustilo Ⅲ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 探讨Gustilo Ⅲ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与对策.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46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16~55岁,平均3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24 h,平均8.5 h.按Gustilo分型:ⅢA型22例,ⅢB型17例,ⅢC型7例.骨折AO分型:A3型3例;B2型7例,B3型9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11例.44例一期清创,2例先行负压封闭引流(VSD),1周后二次清创.创面清洁后,返削或取皮植皮12例,局部或岛状皮瓣修复29例,游离皮瓣修复5例.骨折固定:外固定器23例,接骨板11例,交锁髓内钉12例.结果 46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4.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顺利保肢成功.39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发生浅表感染,2例皮缘坏死,1例皮瓣边缘坏死感染,2例发生深部感染,总体感染率为10.9%.41例患者术后未改变初次固定方式,于4~10个月(平均4.5个月)获临床愈合;5例更换了固定方式,其中3例外固定器固定术后6周更换为髓内钉固定,4个月后骨折愈合,1例钢板断裂,1例畸形愈合.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29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制定良好的手术计划,Gustilo Ⅲ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限可适当放宽.
杨润功张宇鹏侯树勋张伟佳吴克俭张建孙大铭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开放性外科皮瓣
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技术一期治疗严重肢体感染骨缺损(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肢体感染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肢体感染骨缺损的细菌学特点、一期盥洗引流并骨搬移的可行性、治疗策略以及治疗中常见的困难。方法 37例肢体感染骨缺损患者中,男31例,女6例,18~51岁,平均35岁,股...
杨润功
文献传递
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矫治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畸形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术矫治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重度跟腱挛缩畸形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0月,对9例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患者进行矫治。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手术设计跟腱瘢痕瓣行跟腱延长术,同时上骨外固定牵引架,创面碘仿纱布覆盖,然后进行外固定支架牵引矫治跟腱挛缩畸形,待踝关节达到合适角度后,进行第二期手术,采用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所有9例患者,跟腱挛缩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治,8例患者跟腱瘢痕瓣存活良好,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远端坏死,在第二期手术时一并修复,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月~26月,直立行走活动自如。结论:采用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术矫正重度跟腱挛缩畸形的方法,避免了骨关节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较快地矫正踝关节至功能位,短时间恢复患者下地行走,可以作为重度跟腱挛缩畸形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吴焱秋柴家科杨润功付松林许明火王建国李允
关键词:外固定架跟腱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松解手术入路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采用多种手术入路进行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松解的可能性.方法 对22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采用手术松解治疗,其中16例采用原手术切口,包括外侧1例,前外侧9例,前内侧3例和前正中入路3例,对6例无法利用原手术切口松解的病人,5例采用前外侧切口,另1例电击伤后膝内侧异位骨化病人采用前内侧切口.结果 应用多种手术入路股四头肌成形术均完成松解手术,17例病人切断了纤维化和挛缩的股中间肌.术中完全松解后可以达到的被动屈曲角度,除1例僵硬时间25年的病例松解到130°外, 其他病人均达到150°以上.出院时膝关节主动屈曲度为101.8°±12.9°,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平均随访时间11.8(5~21)个月,随访结束时膝关节主动屈曲度112.5°±18.4°,较手术前明显增加(P﹤0.01);膝关节功能平均(95.7±4.5)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 采用外侧、前外侧、前内侧和前正中等多种手术入路进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均可有效解除导致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因素,恢复膝关节的屈曲功能,术后积极康复在关节功能的恢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唐金树胡鸢石秀秀杨润功吴闻文侯树勋
关键词:关节强直膝关节手术径路松解术
重视国家军队重大医疗需求以推动创面修复科快速发展
2023年
本文对解放军总医院组织再生与创面修复科历程中不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及其意义进行系统性回顾,展望了学科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路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要求,结合解放军总医院的使命任务,借鉴研究型医院科室发展模式和经验,建立了“前店”与“后厂”相互连通的研究型病房建设模式,在各种复杂和难愈合创面治疗中走出了一条新路。面临新时代新征程的总体形势和任务,不断催生新方法新业态新模式,抓牢创面修复科发展主动权,多学科一体化管理,治疗无缝化衔接,治疗康复理念深度融合,促进学科规范化、标准化、条理化,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创面修复学科,完善和提高中国特色的创面修复学科体系。
杨润功
关键词:创面修复
上肢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及功能挽救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以及侧胸和背部组织在功能挽救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9月共收治6例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所有病例行一期再植或寄养再植。术后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100°位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后去除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再植均顺利成活,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肩关节外展50°~90°,前屈50°~70°,后伸20°~30°,内收20°~40°;肘关节屈曲100°~140°,伸-20°~0°;重建术后3个月时屈肘肌力达Ⅳ~Ⅴ级。结论充分利用侧胸和背部组织特点进行分期、分层手术,解决创面覆盖和功能重建互相干扰的矛盾,是挽救严重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上肢,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杨润功侯树勋张伟佳吴克俭王富赵东升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断肢再植外科皮瓣上肢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安全性。方法从2002年3月至2011年1月,取成年遗体捐献者的周围神经,使用化学萃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将其消毒、储存,并用于临床治疗41例周围神经缺损患者。男性38例,女性3例,年龄10—55岁。受伤至神经修复时间10h至9个月,平均4.1个月。受损神经包括臂丛神经10例,上臂桡神经3例,前臂尺神经4例,指(趾)神经12例,坐骨神经2例,胫神经3例,腓总神经5例,股神经2例。合并骨折12例,合并软组织损伤或缺损20例。神经桥接长度2~10em,平均6.1cm。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术后随访9~51个月,平均20.2个月。通过手术部位物理检查及血生化和免疫检测以评价移植的安全性。结果术后患者全部得到随访,39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过敏性反应、深部感染、肝肾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术后1、12周血生化检测均正常,特种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检测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是安全的。
杨润功衷鸿宾朱加亮左坦坦吴克俭侯树勋
关键词:去细胞神经周围神经
骨与关节损伤--创伤晚期合并肘关节僵硬的功能重建及康复
目的 探讨创伤晚期合并肘关节僵硬的功能重建及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5例创伤晚期合并肘关节僵硬病人,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3~62岁(平均39.5岁).合并关节僵硬时间为3~2...
唐金树杨润功胡鸢石秀秀吴闻文侯树勋
后足融合钉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中,对外支架固定融合法及后足踝关节融合髓内钉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早期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白宇哲杨润功朱加亮路遥色日格楞杨林应瑶琪
关键词:踝关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