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樟松

作品数:1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衢州第二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数学
  • 6篇教学
  • 3篇课堂
  • 2篇等式
  • 2篇学理
  • 2篇赛题
  • 2篇试题
  • 2篇数学竞赛
  • 2篇数学课
  • 2篇数学课堂
  • 2篇数学实验
  • 2篇双曲
  • 2篇双曲线
  • 2篇竞赛题
  • 2篇函数
  • 2篇高考
  • 2篇变式
  • 2篇不等式
  • 1篇代数
  • 1篇代数问题

机构

  • 8篇衢州市第二中...
  • 3篇宁波中学
  • 3篇衢州第二中学
  • 3篇浙江省衢州第...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衢州市教育局

作者

  • 16篇杨樟松
  • 2篇周丕芬
  • 1篇李世杰

传媒

  • 8篇中学教研(数...
  • 5篇上海中学数学
  • 1篇中学数学研究
  • 1篇数学教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试题的多向开发被引量:2
2014年
首届(2010年)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青年组个人赛第3轮的第1题为:(√1+x2-x+1)(√1+y2-y+1)=2,则xy=___.文献[1]对此题的演变作了有意义的探究,我们读后很受启发.笔者利用文献[2]和文献[3]中研究区域图形的方法,对此题作了进一步的开发.
李盛杨樟松李世杰
关键词:锦标赛数学试题个人赛
有心圆锥曲线直径的一个优美性质及推广
2013年
有对称中心的圆锥曲线统称有心圆锥曲线,它们22统一的标准方程为x2/m+y2/n=1,显然圆、椭圆、双曲线都是有心曲线.过有心圆锥曲线中心的弦叫有心圆锥曲线的直径.
李萌浩杨樟松
关键词:有心圆锥曲线直径优美双曲线
构造局部不等式解决一类不等式问题
2014年
不等式问题是中学数学代数问题的基础和重点,在解决有些不等式问题时,特别是一些分式不等式和根式不等式,从整体上考虑往往难以下手,可以构造若干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局部不等式来解决,只要局部不等式构造好了,解决这些不等式问题就方便得多了.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例题谈谈如何利用局部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宋红军杨樟松
关键词:不等式问题根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代数问题中学数学
一道竞赛附加题的别证与推广
2013年
2013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的附加题是一道不等式证明题: 题目设a,b,c∈R+,ab+6c+ca≥3,证明:
李盛杨樟松
关键词:数学竞赛附加题不等式证明题
概率与统计问题的高考走势
2013年
纵观全国和各省、市近几年的数学高考题,笔者发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高考加强了对数学应用问题的考查.概率与统计不仅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与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对学生解决非确定性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查,同时又是大学概率论与统计学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程强调数学的基础性、现实性,重视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兼容性,概率统计的教学内容恰好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已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
杨樟松
关键词:数学高考题统计问题概率论数学应用问题现代公民
巧用配对法解竞赛题被引量:1
2012年
在解一些数学问题时,通过构造一个同类结构的式子(或图形)和原式(或图形)相互作用,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为“配对法”.配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对称配对、互余配对、和差配对或整体配对等.用配对法解题的一般程序是:
杨樟松
关键词:配对法竞赛题数学问题相互作用式子
函数单调性在解数学竞赛题中的应用
2015年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国内外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问题都以函数的单调性作为背景.因此,巧妙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使这类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杨樟松叶水爱李盛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数学竞赛题
通过变式探究打造高效课堂——“抛物线中一类定点问题”的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19年
"变式探究"是学生思维能力、学科素养增长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切实有效的"变式探究"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的一般规律.
刘玉青杨樟松
关键词:变式探究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理解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理解既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例如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启数学创造的源泉等等,都要借助深刻的数学理解才能达到。正是在这一意义...
杨樟松
关键词:数学理解数学探究数学实验变式教学
文献传递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高效提问
2008年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具体目标.张乃达在《数学思维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数学思维的微观过程可以看成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且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组成的”.
杨樟松周丕芬
关键词:数学课堂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问数学思维国家教育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