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云霜

作品数:38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血压
  • 11篇高血压
  • 11篇发病
  • 7篇中医
  • 6篇失眠
  • 6篇脑梗
  • 5篇递质
  • 5篇神经递质
  • 5篇鼠脑
  • 5篇气温
  • 5篇卒中
  • 5篇脑出血
  • 5篇脑梗塞
  • 5篇脑卒中
  • 5篇解毒
  • 5篇梗塞
  • 5篇出血
  • 5篇大鼠脑
  • 4篇中药
  • 4篇核辐射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首都体育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38篇杨云霜
  • 21篇张蓉
  • 13篇刘晓燕
  • 12篇李立华
  • 10篇郭霞珍
  • 9篇李延晖
  • 6篇瞿彬
  • 6篇杜磊
  • 5篇杨金亮
  • 4篇邹梦颖
  • 4篇石鹏展
  • 4篇崔玉鹏
  • 4篇杨利丹
  • 3篇袁卫玲
  • 2篇王三强
  • 2篇刘晓晨
  • 2篇刘晓辰
  • 2篇张云静
  • 1篇武晓寒
  • 1篇田明

传媒

  • 4篇陕西中医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季节性发病中医机理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秋冬季节高发,针对该现象,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整理,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描述、病位、发病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季节性发病与肺脏功能的季节性适应性调节密切相关,并且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肺脏的肃降功能在秋季处于主导地位,其宣发能力下降及水液代谢功能失司是该疾病秋季高发的主要原因。肾脏的封藏作用在冬季发挥主要作用,不仅影响和制约肺脏宣发和通调水液的功能,而且其自身受冬季寒邪影响肾纳气及主水液功能是该疾病冬季高发的重要机制。
杨云霜张蓉杨金亮李延晖邹梦颖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脑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通过卒中后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焦虑、抑郁量表的测定,评价口服心脑宁胶囊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脑宁胶囊观察组(54例)和艾司唑仑的对照组(54例)。2个疗程后观察2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以及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4.8%、对照组68.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脑内5-羟色胺含量提高及γ-氨基丁酸、谷氨酸比值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患者的焦虑量表得分减少1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脑宁胶囊可行气活血、益气温阳,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及精神状态。
杨金亮张蓉杨云霜瞿彬杜磊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心脑宁胶囊神经递质
气候突变对脑卒中大鼠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改进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造模方法,并在此研究上气候突变对脑卒中大鼠发病的影响。方法:不完全暴露肾脏,以体表定位的方法寻找双肾动脉,复制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待大鼠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把它们放置于人工模拟气候箱中,给予气温骤然升降的刺激,观察脑卒中大鼠发病情况。结果:改进后的造模方法使大鼠术后死亡率低,血压升高快,卒中率高。气温骤升组的模型组大鼠血压值在造模45 d左右稳定在220~230 mm Hg之间,气温骤降组的模型组大鼠血压值稳定在205~220 mm Hg之间;模型组与生理组,假手术组的血压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温骤然升降的变化影响RHRSP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生的几率。结论:采用体表定位的方法,可以减少大鼠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并且提高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血压升高、气候突变的刺激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气温骤然升降可导致两种不同的结局:气温骤升导致RHRSP发生脑梗死的几率稍高,而气温骤降导致该模型大鼠脑出血发病率稍高。
李立华刘晓燕郭霞珍杨云霜
关键词:气候突变脑卒中
交泰丸加减方治疗失眠症50例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不良反应及戒断症状的测定,评价交泰丸加减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交泰丸加减方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每晚睡前1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用药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86.00%(P>0.05)。停药1个月、半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分别达92%、90%,而对照组则有所下降76%、60%。用药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86%,治疗组仅10%。停药2周及1个月后对照组相继出现12例、23例戒断症状患者,而治疗组则没有出现戒断症状。经交泰丸加减方治疗后GABA/GA值、5-HT均得到明显升高,分别为2.39±1.62、29.58±6.56。结论:交泰丸加减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还可有效纠正脑神经递质的失衡状态。
瞿彬张蓉杨云霜李延晖
溃疡性结肠炎临证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是以侵犯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逐...
杨云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治疗饮食调理
补肾解毒方对电离辐射致小鼠性激素紊乱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补肾解毒方对电离辐射致小鼠性激素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 72只成年小鼠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雌、雄性的空白对照组、辐射组、补肾解毒方组。适应性饲养2 d后,补肾解毒方组给予浓度1.38 g/ml的补肾解毒方水溶颗粒剂0.2 ml灌胃,1次/d,灌胃10 d,第11天给予辐射组、补肾解毒方组一次性剂量为5 Gy的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后24 h,各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6只处死,检测性激素水平;补肾解毒方组继续予补肾解毒方灌胃1次/d,灌胃14 d,空白对照组与辐射组正常饮水饮食饲养,照射后第14天,其余小鼠处死取材,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 辐射后第1天,雌鼠补肾解毒方组雌二醇(E2)升高,与雌鼠辐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6,P〈0.01);雌、雄鼠辐射组卵泡雌激素(FSH)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t=4.305、4.642,P〈0.01);雄鼠辐射组、补肾解毒方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与雄鼠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7、2.336,P〈0.01)。辐射后第14天,雄鼠睾酮(T)、LH辐射组低于空白对照组(t=-3.730、2.963,P〈0.05);雌鼠辐射组、补肾解毒方组E2、孕激素(P)下降,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5.424、-3.178,-2.690、-3.215,P〈0.01);雄、雌鼠辐射组FSH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5、-2.812,P〈0.05)。结论 电离辐射会导致性激素分泌紊乱,而补肾解毒方能有效抑制该情况的产生,其对电离辐射引起的性激素紊乱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赵雪杨云霜张蓉匡振坤杜磊石鹏展余雷
关键词:电离辐射性激素
气温骤升诱发脑梗塞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升环境中诱发脑卒中,检测气温骤升前后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E、NE和DA的变化。结果:气温骤升时,正常生理组大鼠血中NE水平明显降低(P<0.01),E和DA变化不明显;而当升温结束后,NE出现明显的回升(P<0.01),恢复到升温前水平,DA继续下降,明显低于同组降温前和降温中水平(P<0.01)。高血压大鼠血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气温骤升的刺激下出现异常升高,E、NE和DA浓度均比升温前明显的升高(P<0.01),其中E和NE水平还明显地高于同一时间点的生理组大鼠(P<0.01)。模型组升温后发生脑梗塞的大鼠血E水平仍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的生理组大鼠(P<0.05)和同组升温前水平(P<0.01)。结论:在气温骤升的应激刺激下,高血压机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异常升高及其调节的紊乱是骤然高温诱发脑梗塞发病的重要机制。
刘晓燕郭霞珍杨云霜李立华罗颂明叶池蕾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单胺类神经递质
寒邪致高血压大鼠脑出血的凝血-纤溶机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气温骤降所形成的寒邪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卒中的凝血-纤溶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stroke 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降环境中诱发脑卒中,检测气温骤降前后大鼠凝血-纤溶标记物F1+2和D-dimer的变化。结果气温骤降形成的寒邪可以导致正常对照大鼠凝血-纤溶标志物F1+2和D-dimer水平降低。模型组大鼠F1+2水平在降温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在受到寒邪刺激时F1+2和D-dimer水平显著降低(P<0.01),降温后F1+2水平显著回升(P<0.01),D-dimer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机体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是寒邪诱发脑出血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刘晓燕崔玉鹏李立华杨云霜
关键词:寒邪高血压脑出血凝血纤溶
骤然升温导致脑梗塞发病的血液流变学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天人相应”的理论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改良的黄如训方法复制大鼠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升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
刘晓燕郭霞珍杨云霜李立华
关键词: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气温骤升诱发高血压大鼠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气温骤升诱发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黄如训方法复制大鼠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升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气温骤升前后大鼠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和电泳指数。结果:气温骤升时,所有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和电泳指数指标均升高,模型组变化幅度最大;升温结束后,生理组、伪手术组全血黏度下降,而模型组仍呈上升趋势(P<0.05或P<0.01),而且模型组升温后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和电泳指数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生理组和伪手术组(P<0.05或P<0.01)。结论:气温骤升会导致机体血液流变学的波动,自我恢复能力下降,血液黏度变化幅度大和持续时间长是气温突升诱发存在高血压基础病变发生脑梗塞的重要机制。
杨云霜刘晓燕郭霞珍李立华南一楠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