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霞珍

作品数:240 被引量:1,38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5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9篇中医
  • 21篇天人相应
  • 21篇五脏
  • 19篇藏象
  • 18篇阴阳
  • 18篇肾应冬
  • 17篇褪黑素
  • 17篇细胞
  • 17篇黑素
  • 15篇中医学
  • 14篇免疫
  • 14篇发病
  • 13篇松果腺
  • 12篇中医基础
  • 12篇五脏应时
  • 11篇抑郁
  • 11篇中医基础理论
  • 10篇教学
  • 10篇肺应秋
  • 9篇血压

机构

  • 23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天津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山西中医学院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亚运村...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中医医院...
  • 3篇北京市顺义区...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广东省职业病...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40篇郭霞珍
  • 84篇刘晓燕
  • 44篇马淑然
  • 29篇许筱颖
  • 27篇刘燕池
  • 21篇袁卫玲
  • 16篇王彤
  • 15篇李立华
  • 12篇梁怡
  • 11篇王志飞
  • 10篇杨云霜
  • 10篇苏薇
  • 10篇顾晓静
  • 10篇金光亮
  • 8篇刘声
  • 8篇吴同玉
  • 8篇韩俊阁
  • 8篇徐巍华
  • 7篇苏晶
  • 7篇赵树宏

传媒

  • 28篇北京中医药大...
  • 21篇世界中医药
  • 15篇中国中医基础...
  • 14篇辽宁中医杂志
  • 1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0篇中医教育
  • 9篇吉林中医药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中国中医药信...
  • 7篇中医杂志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生物医学...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国医药学报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山西中医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0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21篇2012
  • 20篇2011
  • 15篇2010
  • 31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2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8篇2001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关抑郁症季节性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启示被引量:56
1997年
为探讨抑郁症季节性发病机理 ,测定了正常及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环核苷酸、P物质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四季变化。指出抑郁症春季发病可能是以素体环磷酸腺苷 (cAMP)春季低浓度为基础 ,由神经递质、神经肽等的季节节律在春季紊乱而诱发 ;同时结合时藏阴阳理论 ,认为肝系统不能应春而旺是抑郁春季多发的关键 ,中医肝与神志相关的理论确有其物质基础。最后提出人体四时阴阳消长节律是体内所有物质各种形式四季节律变化所表现的功能的综合体现 ,因而不宜用四时阴阳消长来解释具体物质的节律模式 ;认为中医五脏的概念包含时间的含义 。
金光亮梁怡郭霞珍苏晶周东丰
关键词:抑郁症五脏四时阴阳中医病理学
从《内经》藏气法时思想探讨'肾主骨'理论研究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研究生物现象与时间相互关系科学.在自然界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均呈现节律性,其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征.<子午流注针经>为我国最早的较完整的时间针灸学专著.古希腊哲...
王彤郭霞珍刘燕池刘晓燕
关键词:时间生物学《内经》肾主骨
文献传递
季节变化对甲状腺激素T_3、T_4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T3、T4随季节变化而波动的内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人10名,在设立的8个节气点抽血检测T3、T4的含量;另外,在夏至、冬至日前40d购入大鼠,并根据手术(摘除松果体术)情况分为生理组、假手术组与手术组,饲养到冬至、夏至日,断头取血,检测T3、T4。结果健康志愿者在8个节气点的T3、T4含量存在明显波动,表现为冬春高夏秋低;大鼠在冬夏2个不同节气点的血清T3、T4含量有显著差异,生理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因季节变化而异,即手术与不同节气点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结论甲状腺激素在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冬夏季节变化,动物实验证明,其冬高夏低的变化规律与松果腺的高位调节机制密切相关。
张明泉郭霞珍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松果腺节律
季节变化对大鼠肺脏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季节变化对大鼠肺脏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鸡红细胞吞噬法测定四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四季BALF中的白细胞素-6(IL-6),γ-干扰素(IFN-γ)和分泌型IgA(sIgA)含量。结果大鼠BALF中IL-6含量冬至低于秋分,差异显著(P<0.05),也低于春分、夏至,差异十分显著(P<0.01);IFN-γ含量秋分和冬至均低于春分和夏至,差异显著(P<0.05);sIgA含量秋分低于春分和夏至,差异十分显著(P<0.01),冬至低于春分和夏至,差异显著(P<0.05)。AM吞噬率呈现出春夏含量较高,秋冬含量较低的变化趋势,四季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脏免疫状态具有季节易感性,以秋季免疫力低下为主。肺脏的免疫功能均呈现春夏较高、秋冬较低的变化趋势,符合自然界"秋敛冬藏"的特点,这也为解释呼吸道疾病的秋冬季易感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袁卫玲马淑然郭霞珍顾晓静徐巍华赵树宏苏薇
关键词:肺脏免疫细胞因子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郁病中的运用被引量:9
2010年
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郁病,不仅能防止郁病的发生,并且能提高患者自我预防意识,主动积极配合,从而收到较好疗效。理论探讨,结合临证体会,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的角度论述其在防治郁病中的临床运用。
叶金竹郭霞珍
关键词:郁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郭霞珍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经验
“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疑难病,多发生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西医主要治疗方法是内分泌治疗(激素疗法)或手术等方法治疗本病,虽能达到止血效果,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及器官损伤。郭霞珍教授...
许筱颖郭霞珍
关键词:青春期崩漏中医辨证活血化瘀法
松果体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0年
松果体是个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腺 ,机体内各系统器官无不受其调节的影响 ,而且终生存在着功能 ,改变了以往认为是个退化器官的错误观念。本文就松果体的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个体发生和比较形态学作了较全面的回顾 ,并对褪黑激素的合成及其受体和节律性调节机制作了详细的综述。对目前从分子水平报道褪黑激素有关酶类的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给予初步的介绍。
叶百宽郭霞珍
关键词:松果体解剖学
TNF-α、TGF-β在胶原2佐剂型关节炎(CIA)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TNF-α、TGF-β在胶原2佐剂型关节炎(CIA)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A继发性肺损害的相关生物学因素。方法:将16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组、模型组各8只,向模型组动物尾根部皮内注射Ⅱ型胶原(CⅡ)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乳化液0.2 mL致炎,制造类风湿关节炎CIA动物模型,致炎4周后,动物取材,计算肺系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匀浆液细胞因子TNF-α、TGF-β含量,用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CIA模型组大鼠肺系数显著升高,肺组织匀浆液中细胞因子TNF-α、TGF-β含量水平明显升高,与生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TGF-β可能参与了RA发病,同时与RA继发肺损害密切相关。
邱新萍郭霞珍李立华
关键词:肺组织TNF-ΑTGFΒ
过敏性疾患季节易感性与“肝应春”理论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7
2011年
“肝应春”理论是《内经》“五脏应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其核心思想是指中医肝脏的生理功能与春季的气候变化具有同步振荡和协同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敏性疾患具有春、
袁卫玲史楠楠郭霞珍马淑然
关键词:天人相应
“肺与大肠相表里”机理的研究——高氧刺激对肺肠黏膜免疫因子含量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高氧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空气组、高氧组(吸入40%浓度氧),比较2组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6、TNF-α的含量。结果:造模5 d后,大鼠肺泡灌洗液和肠黏膜灌洗液中的IL-1β、IL-2、IL-6含量均较正常空气组呈现明显下降(P<0.05);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肠黏膜灌洗液的TNF-α也表现为较正常空气组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肺肠之间在黏膜免疫方面具有同步性,这可能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重要的生物学基础。
韩俊阁刘晓燕张刘扛郭霞珍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高氧细胞因子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