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404 被引量:1,549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军后勤科研计划课题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2篇期刊文章
  • 97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11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2篇骨折
  • 49篇手术
  • 45篇脊柱
  • 41篇腰椎
  • 41篇内固定
  • 38篇疗效
  • 38篇截骨
  • 32篇畸形
  • 30篇颈椎
  • 30篇后路
  • 27篇综合征
  • 27篇外科
  • 25篇关节
  • 22篇脊柱侧
  • 21篇切除
  • 21篇椎弓
  • 20篇易激综合征
  • 20篇椎弓根
  • 20篇肠易激
  • 20篇肠易激综合征

机构

  • 10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5篇阜阳市人民医...
  • 60篇沈阳军区总医...
  • 43篇安徽省阜阳市...
  • 3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5篇解放军第30...
  • 4篇安徽省阜阳地...
  • 3篇上海科技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4篇李超
  • 87篇于海洋
  • 53篇付青松
  • 52篇崔立红
  • 50篇阮狄克
  • 49篇周宇
  • 47篇闫志辉
  • 44篇赵刚
  • 44篇王晓辉
  • 43篇干阜生
  • 38篇贺星
  • 37篇陈志洪
  • 33篇何勍
  • 32篇梁成民
  • 30篇华泽权
  • 28篇焦伟
  • 26篇翟云雷
  • 26篇宋九余
  • 25篇王玉琴
  • 24篇赵玉尧

传媒

  • 24篇中国脊柱脊髓...
  • 18篇解放军医药杂...
  • 15篇中国矫形外科...
  • 13篇临床骨科杂志
  • 12篇沈阳部队医药
  • 1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1篇现代生物医学...
  • 8篇解放军医学院...
  • 7篇中华整形烧伤...
  • 7篇脊柱外科杂志
  • 6篇安徽医学
  • 6篇骨与关节损伤...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心脏杂志
  • 4篇口腔颌面外科...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2篇2018
  • 34篇2017
  • 26篇2016
  • 37篇2015
  • 35篇2014
  • 30篇2013
  • 23篇2012
  • 28篇2011
  • 13篇2010
  • 20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7篇2006
  • 12篇2005
  • 12篇2004
4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前路扩大椎体次全切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扩大椎体次全切结合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扩大椎体次全切结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临床疗效满意,植骨全部获得骨性愈合。结论颈椎前路扩大椎体次全切结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安全性高、减压彻底、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等特点,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梁成民干阜生李超于海洋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诊治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跟腱断裂常常发生于中青年人群中,然而一些急性跟腱断裂的漏诊率较高,Garden等提出跟腱断裂超过1周即为陈旧性断裂,各腱束间就被纤维肉芽填充,跟腱短缩缺损,强度下降,治疗效果不佳。对于如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多数学者认为应该积极尽早手术治疗,因为陈旧性跟腱断裂与受伤小腿的功能丢失有很大关系。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仅限于功能恢复要求较低、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患者。1病因及病理生理学基础跟腱解剖上属于腱性组织,由腓肠肌腱和比目鱼肌肌腱混合而成,长约15 cm,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以跟骨结节上3~6 cm处最窄。
周洪翔宁涛李超
关键词:陈旧性跟腱断裂急性跟腱断裂非手术治疗病理生理学基础诊治中青年人群
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联合楔形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目的:报告经后路胸膜外松解胸椎间隙联合楔形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技术和结果。 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常规方法包括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正融合技术或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前后路联合手术创伤大,肺部并发症多.单一的后路全脊椎切...
李超付青松周宇于海洋赵刚
关键词:楔形截骨椎弓根钉固定
带蒂肌皮瓣和肌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外形和功能评价(附58例报告)被引量:2
1990年
应用各种肌皮瓣重建口腔颌面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使病人早期恢复外形和功能,也相应地扩大了肿瘤原发灶的切除范围,从而减少了肿瘤局部的复发率。近年来,文献有较多的报道。本文报告自1983年以来我科对各种肌皮瓣和肌瓣58例的临床应用并对重建后外形和功能加以讨论。
李超陈志洪
关键词:带蒂肌皮瓣带蒂肌瓣
重度脊柱侧凸与后凸畸形治疗研究
李超周宇付青松于海洋赵刚梁爱民焦伟翟云雷干阜生王宏亮
该项目是以重度脊柱侧凸畸形矫正为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子课题的临床系列研究:后路松解胸椎间隙联合楔形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后路全脊柱切除折顶椎管三维同心闭合...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1、实验目的:比较应用几种不同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合理选择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基础 2、实验方法:6例新鲜寰枢椎复合体标本(C0-C3),先后制成正常寰枢椎复合体和寰枢椎不稳模型(齿状突Ⅱ型骨折...
李超
文献传递
拱桥弹性椎弓根固定器研制与临床应用
自Roy-Camille首先应用椎弓根钢板经后路固定脊柱骨折以来,虽历经许多改良,但由于椎弓根钉对前、中柱压缩负荷承受能力差,仍导致术后椎体高度丢失、脊柱后凸畸形复发,由此可发生螺钉弯曲、断裂、松动等、手术失败率仍很高。...
李超干阜生王以进赵致良符东林于海洋周宇
文献传递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0
2012年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I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199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1例伴I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单纯减压组(A组)和减压加融合内固定组(B组),A组28例,B组3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椎体滑脱程度及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单纯行椎板开窗、椎管潜行扩大术,B组行椎板扩大开窗、后外侧或加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均获2年以上随访,其中A组25例随访4~12年,平均6.8±4.7年;B组31例随访4~11年,平均6.5±4.1年: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滑脱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滑脱程度变化。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A组(P〈0.05)。A组并发症3例,其中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神经根损伤1例;B组并发症6例.其中术中硬脊膜撕裂3例,术后根性疼痛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例。A组再手术3例,其中2例因腰痛加重伴影像学滑脱加重至Ⅱ度分别于术后5年和6年行内固定融合术,再手术后腰痛缓解;1例因腰痛改善不满意于术后3年行内固定融合术,再手术后症状缓解;B组无再手术病例。术后2年A、B组JO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馏%和90.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6%和87.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腰痛VAS评分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后2年增加(P〈0.05),B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后2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B组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腿痛VAS评分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降低�
何勍阮狄克侯黎升张超李海峰李超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退行性内固定
关节镜辅助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长期随访报告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辅助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s,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髋前侧及大粗隆前上入路髋关节镜技术完成16例(17髋)关节镜下增生滑膜刮除,股骨头圆韧带切除,髋臼底脂肪组织清理,髋臼横韧带松解,盂唇成形术,术毕髋屈曲外展位管型石膏外固定。术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12个月时,如果髋臼角>25°二期行髋臼囊外截骨成形、股骨旋转(内翻、短缩)截骨等治疗。随访1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测量患儿骨盆髋臼角并进行Mckay和Severin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2 min(22~36 min),术中出血平均13.8 ml(10~25 ml),平均住院4.2 d(3~5 d)。16例(17髋)随访60~132个月(中位数91个月),按Mckay标准,优16髋,良1髋,优良率100%,按Severin标准,Ⅰ级13髋,Ⅱ级2髋,优良率88.2%(15/17)。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可以使髋关节有效复位、刺激髋臼软骨发育,必要时配合行二期髋臼囊外截骨成形、股骨截骨(旋转、内翻、短缩)是治疗年龄<18个月DDH的有效方法。盂唇外2/3切开的手术方式,保留内缘完整,能有效防止术后再脱位。
徐会法黄鲁豫雷伟沙佳李超徐超严亚波李天清张春礼
关键词:髋关节镜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经皮脊柱内镜下三种入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脊柱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782例明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85例为脱垂型突出,男51例,女34例;年龄17~75岁;受累节段L_(2/3)3例,L_(3/4)8例,L_(4/5)34例,L_5S_140例;脱垂椎间盘采用Lee分区法:Ⅰ区18例,Ⅱ区13例,Ⅲ区28例,Ⅳ区26例。手术经椎间孔组52例,经椎弓根组22例,经椎板间组11例;腰腿痛采用VAS评分、ODI指数对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进行评定,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末次随访时恢复情况。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0.21±8.56)min,无手术直接并发症。经椎间孔组1例术后3个月并发椎间盘囊肿,1例11个月复发予以开窗减压手术;经椎弓根组1例术后麻木症状一过性加重,术后第6周时恢复正常。经椎板间组术后1例合并椎间隙感染,经抗炎处理后控制。所有患者随访(16.21±6.47)个月,三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优69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4.29%。[结论]术前根据脱垂椎间盘的位置与分区合理选择入路方式,经皮脊柱内镜下摘除脱垂型腰椎间盘可获得良好效果。
焦伟张伟尹稳吴昊邹欣欣于海洋李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