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 作品数:2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一带一路'战略及各地对接政策简论
- uot;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实现共同发展.在这一大的战略...
- 李玲玲
- 关键词:经济建设
- 黄帝"穿井"与民族认同
- 李玲玲
- 帝挚与五帝时代积年研究
- 2021年
- 帝挚是五帝时代的古帝之一。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真赝杂糅,致使学者对帝挚族属与政治身份的认识颇多歧义。为了深化对五帝时代文明历史的认识,推进五帝年代学研究,本文拟就帝挚与少昊氏的族属关系、帝挚可否纳入五帝古史系统等问题略加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 李玲玲李玲玲
- 关键词:五帝时代古帝少昊
- 论秦代法律中的自然资源保护
- 2012年
-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现代人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更是贯穿于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问题。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战国晚期至秦朝,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国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并在秦统一后实施于全国。在秦国的诸多法律条文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自然资源保护,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把自然资源保护上升为国家法律层面的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全面性、灵活性、适用性等,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是后世自然资源立法的典范和基础。
- 李玲玲
- 关键词:秦代法律自然资源
- 论传统文化传承的层次及方式
- <正>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巨大经济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对外文化贸易已成为提升各国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措施。具体到我国来说,目前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与国...
- 李玲玲
- 文献传递
- 太王迁岐与周人的崛起
- 2022年
- 太王迁歧表面上看是为躲避戎狄之患,实则是为缓和日益激化的殷周矛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兴周灭商的战略目标。因此太王迁歧并非随意而为,岐地是经过深思熟虑、慎重考察后所选定的重要战略要地,这也是太王迁岐后,周人能够迅速发展的深层原因。而周人称“周”至少可追溯至殷墟二期周人居豳之时,当时周人已建立周邦,有“周”之称,其得名源自周人世为农官,善于农耕,而非源自周原。相反周原是因周人所居才有此地名。
- 李玲玲
- 论先秦族群迁徙融合与华夏民族主体的演变被引量:5
- 2018年
- 先秦族群迁徙融合是华夏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族群迁徙的规模和范围有所不同,华夏民族形成时期其主体是不断变化的。华夏民族的原胚和最初主体是汇聚和融合于中原的炎黄族群;到尧舜禹时期,除了中原地区的晋陕豫联盟外,东夷族群的加入使华夏民族主体得以扩大;夏商时期,夏商族群的扩展迁徙使夏商族群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主体;周代分封制的建立实现了族群的大范围融合,华夏民族的主体不再以少数族群为主,而是发展成为真正的融合性主体。
- 李玲玲
- 关键词:先秦族群迁徙
- 中原地区出土古文字的历史研究价值浅析
- 2006年
- 中原地区出土了丰富的古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文明起源及上古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为研究中原地区上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和线索;另一方面这些古文字资料本身就是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先秦文献资料,有效地复原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原貌。
- 李玲玲
- 关键词:历史研究价值
- 三代居洛与先秦都城择址理念的发展
- 2017年
- 夏商周三代均曾在今洛阳地区建都,但三代选择以洛阳为都的原因却各有不同,这种择都原因的差异直接反映着先秦都城择址理念的发展。夏代选择在洛阳地区建都以族群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主;商代早期在夏故都附近建立都城则出于确立国家正统地位的政治诉求;直到西周时,综合性的都城择址理念才日渐成熟,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在洛阳的兴建正是先秦成熟都城择址理念的具体反映。
- 李玲玲
- 关键词:先秦
- 周原庙祭甲骨族属问题再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周原庙祭甲骨族属的争议,迄未达成共识。细审卜辞内容,辞中“周方伯”是指商王册伐西伯文王,而“西有正”及“不左于王受有祐”作为贞辞,是周人预测战争结果,祈望西土周邦没有灾咎,神灵不佐助兴兵伐周的殷纣王。纣王虽是告庙祭祀的主人,但并不是卜甲的辞主。辞主应是关心战争是否祸及西土的周人或西伯文王。周原庙祭甲骨作为周卜辞,反映了殷周之间战和不定的状态。后来殷周矛盾愈演愈烈,周人联合反殷力量,最终推翻了殷纣王的统治,重开历史新局。
- 杜勇李玲玲
- 关键词:周文王殷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