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

作品数:60 被引量:36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心肌
  • 20篇心肌缺血
  • 20篇血瘀
  • 20篇缺血
  • 18篇血瘀证
  • 18篇瘀证
  • 10篇代谢
  • 9篇心病
  • 9篇气虚
  • 9篇冠心病
  • 8篇慢性
  • 8篇慢性心肌缺血
  • 7篇代谢组学
  • 7篇心功能
  • 7篇血管
  • 7篇中药
  • 7篇小型猪
  • 6篇中医
  • 6篇中医药
  • 6篇细胞

机构

  • 5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蛋白质组...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9篇李春
  • 47篇王勇
  • 44篇王伟
  • 25篇郭淑贞
  • 19篇啜文静
  • 14篇仇琪
  • 12篇陈建新
  • 8篇张倩
  • 8篇赵慧辉
  • 6篇陈旭
  • 5篇欧阳雨林
  • 5篇余俊达
  • 4篇屠鹏飞
  • 4篇韩静
  • 3篇所伟
  • 3篇王英锋
  • 3篇常宏
  • 3篇杨克旭
  • 3篇林阳
  • 2篇李中峰

传媒

  • 10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Journa...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Acupun...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THE 23...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心解毒方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益心解毒方对心梗后心衰大鼠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大鼠心梗后心衰动物模型,通过宏观表征结合理化指标综合判定该疾病模型的证候属性,并给予对证中药的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脏超声指标;通过血生化的方法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的水平以及利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通过放免的方法检测血浆中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结果:术后21d,模型组大鼠的心功能显著下降,主要表现在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明显增大,短轴缩短率(FS)以及射血分数(EF)急剧下降(P<0.01);血清中CK、CTNI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浆中ET水平升高(P<0.01),CGRP水平下降(P<0.01)。给予益心解毒方干预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衰大鼠扩张的LVEDd和LVEDs(分别下降19%和25%,P<0.05和P<0.01),尤以改善LVEDs为主(P<0.01),提高EF(提高25%,P<0.01);并且降低心衰大鼠血浆中上升的ET浓度(P<0.05),升高血浆中CGRP浓度(P<0.01),且进一步降低ET/CGRP的比值(P<0.01);显著下调心衰大鼠的血清中CK、CTNI(P<0.01,P<0.05)。结论:益心解毒方能够有效的提高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与降低血中ET、CK、CTNI,并升高血中的CGRP水平等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李春欧阳雨林王勇韩静仇琪郭淑贞王伟
关键词:心衰气虚血瘀证心肌保护作用
芪参益气滴丸对Ameroid缩窄环致心功能不全小型猪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Ameroid缩窄环致心功能不全小型猪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巴马小型猪22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缩窄环的方式制备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地高辛组、芪参益气滴丸组,每组6只,另制备假手术动物4只。于术后第4周开始口服给药,地高辛组每日1次0.012 5 mg/kg,芪参益气滴丸组每日3次,每次0.025 g/kg,持续8周。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8周末超声心动检测各组动物心功能,于给药后第8周末取材进行心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超声心动结果显示,给药前,模型动物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下降(P<0.01);给药后2周,地高辛组动物左室舒张末容积(LV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SV)、EF显著改善(P<0.05);给药后4周芪参益气滴丸组动物LVDV、LVSV、EF显著改善(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模型动物左心室心肌出现细胞结构异常和大量炎细胞浸润,芪参益气滴丸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程度减轻,炎细胞浸润程度轻于模型组。Masson染色显示,模型动物心肌胶原呈现弥漫性分布,芪参益气滴丸组胶原呈树突状分布,胶原含量少于模型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显著改善Ameroid缩窄环致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小型猪心功能并抑制心室重构。
仇琪王伟杨克旭所伟王勇李春啜文静林阳
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心功能心室重构小型猪
氧化应激损伤反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损伤反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中的变化规律。方法:ELISA测定氧化应激关键分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色素C(Cyto C)、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浓度。结果:氧化应激损伤反应贯穿了血瘀证的始终,与血瘀证密切相关的炎症因子TNF-α与反应内皮功能损伤程度的NO变化趋势与氧化应激损伤程度一致。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血瘀证早期的形成,并诱导了炎症反应与内皮功能的障碍,而Cyto C能比较敏感地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的程度。
王勇王思轩李春啜文静郭淑贞赵慧辉陈建新余俊达王伟
关键词:心肌缺血血瘀证氧化应激
基于生物网络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对策被引量:16
2012年
以病证结合与生物网络的视角,从疾病、证候、症状不同维度,探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中药复方药理学评价的方法与思路,并根据复方中药多组分、多靶标的特点,借鉴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一套基于生物网络的中药复方药理学评价对策,以期建立基于生物网络与病证结合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中药复方药理学评价体系。
王勇李春李栋陈建新郭淑贞王伟
关键词:病证结合生物网络中药药理学
一种含阿霉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抗癌药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阿霉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含阿霉素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阿霉素0.01‑10份和芒柄花黄素1‑10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所述肿瘤...
王勇王晓平张亚雯江艳艳李伟利孙乾斌曹静李春王伟仇琪
文献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模型证候演变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由"气虚血瘀证"向"气虚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动态宏观体征与理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型动物证候属性判定,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心肌肥厚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模型动物在术后7-60d表现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证"的证候演变过程,TNF-α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持续高表达。在气虚血瘀证时,TNF-α的升高伴随着炎症因子IL-1、IL-6的升高;在气虚证时,除TNF-α外,炎症反应基本消退,而以心肌肥厚为主的心功能下降为该阶段的主要表现。结论: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内在主导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过程中,TNF-α前期介导了炎症反应的发生,后期可能介导了心肌肥厚与心室重构的病理变化,由此推测,TNF-α效能的转移可能介导了气虚血瘀证向气虚证的演变。
李春王勇仇琪郭淑贞王伟
关键词:心肌缺血炎症反应心肌肥厚
基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Ameriod环制备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并结合冠脉造影等方法确立中医血瘀证证候,采用现代核磁共振(NMR)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与假手术组小型猪4星期血清的共振氢谱,及相应代谢物谱群的变化,开展中医血瘀证候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模型4星期后确立为稳定的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PCA方法清晰地将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动物分别,血清1 HNMR谱的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动物代谢谱各不相同。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发现,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柠檬酸、肌酸、γ-氨基丁酸、乳酸、肉碱、葡萄糖等含量上升,低密度脂蛋白(LDL)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脂质代谢物的浓度下降。可见,在血瘀证早期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紊乱,两者互为因果,导致能量代谢中三羧酸循环(TCA)平衡的破坏,最终加重并恶化了冠心病血瘀证的进程,这些代谢物的特征组合模式可成为临床诊断与防治冠心病血瘀证的诊疗指标。
王勇李中峰陈建新啜文静李春郭淑贞赵慧辉王伟王英锋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核磁共振代谢组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方不同治则中药特色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时方中不同治则代表中药的作用机制,以期阐释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病程阶段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主要防治途径。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临床治疗期的处方中药,总结疾病证候演变中四类基本治则,并且选定各治则高频次及具有治则代表性的中药构成方药集合,按照治则在SymMap数据库搜索并收集各中药靶标进行分析归纳;用DAVID和STRING软件对各治则靶标分别进行GO生物学过程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总结各治则的主要针对作用通路以及靶点。结果四类治则主要涉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病毒感染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调控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治则方药配伍干预通路侧重点不同,具体表现为散寒胜湿、宣肺解表治则主要作用于恢复机体稳态,调控免疫以防止证候进一步演变;清热化湿、宣肺解毒治则主要作用于抑制病毒体内复制,增强免疫功能等抗病毒途径;清气凉营、解毒清热治则多富集于抑制炎症与细胞分化、抗细胞凋亡途径;复脉固脱、开窍醒神治则多集中于增强机体免疫正向调控为主。结论时方的四类治则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医药对COVID-19整个病程与证候演变过程中的因时制宜以及辨证特色,从分子的视角阐释中医药不仅适用于疫病的预防,更有效于疫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微证转重过程,为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作用机制与靶点的阐明提供科学依据。
孙小仟马林何昊李春王伟
关键词:治则中药网络药理学
线粒体自噬对心力衰竭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对心力衰竭时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并总结目前中药干预线粒体自噬缓解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新的研究环节。
李伟利王晓平张雪峰邵明燕陈旭马林张倩李春王勇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药治疗
大鼠宏观体征采集探讨证候的方法学评述被引量:15
2009年
从三个方面探讨大鼠宏观体征采集的内容和方法。首先是从外观表征入手,通过研究者直接观察获得模型动物的四诊信息,如形体、活动、皮毛色泽、眼睛、尾部、爪甲、唇、二便等;其次通过借助仪器获得某方面的数值或图像等变化来反映动物宏观体征,如测定体温、心电图、电生理等;最后从方法学角度来评价大鼠宏观体征,具体分为定量方法和半定量方法。通过对宏观体征的观察采集,探索出一套利用动物模型自身的宏观体征来评定其证候属性的思路和方法。
刘蕾郭淑贞陈建新仇琪李春王伟
关键词:四诊信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