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和T淋巴细胞检测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血清特异性IgE,采用流式细胞仪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3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109例患者至少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35.74%,57例健康献血员的特异性IgE检测全部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95,P<0.05)。在18种常见变应原的检测中发现,户尘螨的阳性率最高,达13.77%,而且中重度过敏者(Ⅲ级以上)达4.92%。结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部分患者是由于接触变应原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同时伴有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赵宏丽孙晓慧李孟娟赵俊芳
-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血清特异性IGET淋巴细胞
- 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C1q抗体的检测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C1q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其抗C1q阳性率及三种抗体的协同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1);三种抗体均与SLEDAI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抗C1q抗体试验效能优于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结论三种抗体与SLE及LN的活动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较好的辅助判断SLE特别是LN的活动及严重情况。
- 赵俊芳李桂珍李孟娟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
-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皮肤科就诊患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半定量检测结果,为患者规避过敏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及皮肤儿科的356例荨麻疹患者、161例湿疹患者、95例过敏性皮炎患者及58例异位性皮炎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对其进行吸入及食物过敏原sIgE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70例患者检出过敏原sIgE阳性患者289例,阳性率为43.13%。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患者250例,阳性率为37.31%,其中单项阳性率前3名依次为尘螨、艾蒿、混合草与霉菌组合(并列第三)。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患者107例,阳性率为15.97%,其中单项阳性率前3名依次为鸡蛋白、虾和牛奶。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χ^(2)=74.41,P<0.001)。男性患者过敏原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χ^(2)=12.94,P<0.01)。4组疾病组患者过敏原sIgE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sIgE分布特点,可为过敏性皮肤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李孟娟李宏峰
- 关键词: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
- CD4^+IL-10^+调节性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改变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CD4+IL-10+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改变。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86例AD患者(AD组)外周血CD4+IL-10+T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TGF-β的浓度,并与6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AD患者CD4+IL-10+T细胞绝对计数和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及血IL-10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GF-β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CD4+IL-10+T细胞绝对计数与外周血IL-10浓度呈正相关(r=0.47,P<0.05);而与外周血TGF-β无相关性(r=0.15,P>0.05)。CD4+IL-10+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与外周血IL-10浓度呈正相关(r=0.65,P<0.05);而与外周血TGF-β无相关性(r=0.21,P>0.05)。结论:IL-10可能是I型调节性T细胞(Trl)发挥功能的主要因子,通过下调由Th1和Th2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参与免疫调节。
- 赵宏丽赵俊芳李孟娟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
-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及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抗C1q抗体水平,及其与SLE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1q抗体、ICAM-1及VCAM-1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3项指标区分活动期及非活动期SLE的试验效能。结果活动期SLE患者抗C1q抗体、ICAM-1及VCAM-1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抗C1q抗体及VCAM-1可区分活动期及非活动期SLE患者(P<0.01),且抗C1q抗体试验效能优于VCAM-1。结论抗C1q抗体、VCAM-1参与SLE发病,与疾病活动度相关,且ELISA实验操作简便,两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作为区分活动期及非活动期SLE的较好指标。
- 赵俊芳李桂珍李孟娟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C1Q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检测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组别的差异。结果 35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阳性患者为211例,阳性率为59.77%。其中不同组别阳性率不尽相同(P<0.05)。0~3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羊肉、牛奶、春季花粉;4~6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羊肉、牛奶;7~9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牛奶、户尘螨;10~12岁组最常见变应原为户尘螨、屋尘、霉菌。结论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不同年龄段过敏物质不尽相同,提示与饮食结果改变和环境因素有关。
- 李孟娟赵宏丽李桂珍赵俊芳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患儿特异性IGE
- 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及IgG检测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与Ig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花生、黄豆、牛奶等过敏原的特异性IgE与IgG不同结果组进行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结果188例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7.4%,其中腰果、花生黄豆阳性率较高;362例患者至少对1种食物过敏,IgG阳性检出率为72.1%,牛奶、鸡蛋、虾蟹为主要过敏原。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证实,两种抗体检测都有假阳性与假阴性。结论临床医生应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注意筛查食物过敏原,特别是IgG介导的过敏反应。
- 赵俊芳李桂珍赵宏丽李孟娟
- 关键词: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过敏原过敏原检测双盲安慰剂
- 流式细胞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2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D3+细胞、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患者,CD4+/CD8+比值亦明显降低(P<0.05),CD4+细胞百分率比较无统计意义。在CD8+细胞中,CD8+CD2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5)。稳定期患者,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D8+细胞中,CD8+CD28-细胞所占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SLE活动期患者虽然CD8+细胞增多,但大多数是CD8+CD28-细胞,失去细胞毒性作用。相反,与活动期患者相比,稳定期患者体内生成CD8+CD28+淋巴细胞。CD8+CD28-T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且患者体内的CD8+T抑制淋巴细胞的变化是可逆的。
- 赵宏丽孙晓慧赵俊芳李孟娟丁素光
- 关键词:CD8^+细胞SLECD3^+百分率
- CD4+IL-10+调节性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改变
-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CD4+IL-10+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 用流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D患者外周血CD4+IL-10+T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
- 赵宏丽赵俊芳李孟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改变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及其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FoxP3+分子表达,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是(3.57±1.45)%,(5.14±1.63)%,(6.03±1.96)%。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CD25+FoxP3+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与疾病的活动指数(DAI)正相关(r=0.659,P<0.05);而CD4+CD25-FoxP3+T细胞与DAI无统计学相关性(r=0.184,P>0.05)。活动期患者CD4+CD25+IL-10+细胞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CD4+CD25-TGF-β+细胞在活动期患者、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Tr细胞数量减少,分泌的IL-10增加,TGF-β减少,可能导致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减弱,自身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出现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多;此外,T淋巴细胞激活增多,还可辅助B细胞产生更多相关抗体,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
- 赵宏丽赵俊芳李孟娟丁素先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