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吟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证据法
  • 1篇学科
  • 1篇真相
  • 1篇证据法学
  • 1篇事实真相
  • 1篇法庭
  • 1篇法庭科学
  • 1篇法学
  • 1篇法域
  • 1篇法治

机构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2篇李吟
  • 1篇汪诸豪
  • 1篇蒋毅

传媒

  • 2篇证据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证据法革新的框架被引量:5
2013年
法治如同一种粘合剂,将社会各部分安稳地维系在一起。它给人们提供了途径,以便事先知晓权利和义务,并可围绕其进行协商。我拥有某样东西,你想要得到这样东西。你就需要与我就其价格进行洽谈而不能肆意地侵占。因此,在这个重要意义上,法律实际上是赋予了人们自由而非限制。人们习惯上将法治的价值主要归结于对权利及其相应义务的描绘。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其模糊了某些同等重要的因素,即:没有争议的准确解决——换言之,若没有准确的事实认定——权利和义务便都失去了意义。证据法有助于准确的事实认定,是法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部完善的证据法虽无法确保法治的实现,但却绝对是法治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构建完善的证据法绝非易事,因为证据规则属于诉讼理论的一部分;诉讼理论又包含于政府理论之中;而各国的政府理论可谓是千差万别。此外,对于如何最有效率和效果地寻找事实真相仍然存在分歧,且与之相关的是,当追求事实真相的价值与其它社会价值处于竞争关系时,孰优孰劣、如何取舍的问题也存在着分歧。最后,外行事实认定者(如陪审员)的参与会影响到诉讼程序的架构。总之,证据法至少要安置好五方面问题,即:架构问题、认识论问题、社会问题、管理问题和执行问题。
罗纳德.J.艾伦汪诸豪李吟
关键词:法治证据法
证据法的法域范围被引量:2
2015年
法庭科学家和证据法学者所处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就像英国和美国一样,由一种共通的语言划分开来。虽然在一些重要方面彼此关联,但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特的构造和演进,关注不同的问题并运用各具特色的认识论。因此,这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着自说自话的重大风险。该风险的迹象体现在了法庭科学家与证据法学者之间时常沟通不畅。"证据法"的概念对于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而言均至关重要,且在这两个学科中均被高频地运用。本文通过聚焦"证据法的法域范围"之基础概念讨论,希望造成该学科间冲突的个别成因能够明朗化,并诚挚地期盼这样做能有利于法庭科学与证据法学学科之间更有效地交流。
罗纳德.J.艾伦汪诸豪李吟蒋毅
关键词:法庭科学证据法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