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先富

作品数:118 被引量:32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0篇病毒
  • 36篇猪链球菌
  • 36篇链球菌
  • 33篇抗体
  • 29篇基因
  • 28篇出血热
  • 22篇2型猪链球菌
  • 20篇综合征
  • 18篇肾综合征
  • 17篇克隆
  • 16篇综合征出血热
  • 16篇酶链反应
  • 15篇聚合酶
  • 15篇聚合酶链反应
  • 14篇单克隆
  • 14篇单链
  • 14篇单链抗体
  • 14篇肾综合征出血...
  • 13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猪链球菌2型

机构

  • 8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南京师范大学
  • 13篇南京军区军事...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军区疾病...
  • 4篇南京军区联勤...
  • 3篇解放军第81...
  • 3篇南京军区后勤...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南京市红十字...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农牧大...
  • 1篇解放军150...

作者

  • 118篇李先富
  • 87篇唐家琪
  • 85篇潘秀珍
  • 57篇王长军
  • 33篇郭恒彬
  • 31篇张云
  • 21篇吴光华
  • 16篇陶开华
  • 16篇李越希
  • 15篇朱进
  • 12篇王晶
  • 11篇高基民
  • 11篇操敏
  • 10篇李敏
  • 9篇郑峰
  • 8篇邵珠卿
  • 7篇胡丹
  • 7篇单祥年
  • 6篇刘文静
  • 6篇韩明月

传媒

  • 10篇中国公共卫生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国病毒学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免疫学杂志
  • 5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1篇2001
  • 9篇2000
  • 9篇1999
  • 7篇1998
  • 9篇1997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隆型血型试剂及其产业化生产的研究(推广类)
唐家琪潘秀珍李先富陶开华于明明张云郭恒彬
该项目属于生物高技术领域。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解决了抗原供体的筛选、纯化,融合时机选择等技术关键的基础上,经927次融合,从18762株杂交瘤中筛选出极优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细胞株。其特点如下:1、分泌的LG为LG...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制品克隆型血型试剂
细菌中LuxS/AI-2密度感应系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细菌之间存在信息交流,许多细菌都能合成并释放一种称为自诱导物质(autoinducer,AI)的信号分子。胞外的AI浓度能随细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临界浓度时,AI能结合并激活细胞内受体,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菌的生理行为,产生毒力因子等,使细胞的活动具有组织性,成为类似于多细胞生物的群体性活动。
杨瑞宁操敏李先富牛雷
关键词:LUXS密度感应系统分子机制
人红细胞非凝集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1994年
以人O型红细胞免疫BALB/C小鼠,以红细胞凝集试验,剔除分泌盐水凝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后,以抗球蛋白试验筛选分泌非凝集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共获4株分泌非凝集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直接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但可使人红细胞致敏,在抗鼠球蛋白搭桥下可使红细胞凝集。这种凝集反应与红细胞血型无关,与红细胞的形态及疾病亦无关。
潘秀珍李先富唐家琪
关键词: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
抗人红细胞-汉滩病毒核衣壳截短蛋白双功能蛋白的构建及表达
2001年
为了构建及表达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 -汉滩病毒核衣壳截短抗原双功能蛋白 ,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中抗HFRSV抗体的快速检测 ,我们将抗人红细胞的鼠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及汉滩病毒S基因片段N端部分基因克隆在同一个表达载体中 ,构建成分泌型双功能抗体表达载体pRBC -SN ,转化大肠杆菌XL -Blue,IPTG诱导表达。经ELISA测定 ,证明表达的双功能蛋白 ,具有抗人RBC和结合抗HFRSV抗体的双重功能。结果提示 ,表达的双功能蛋白具有双重活性 ,用于血清学快速检测 ,还需作进一步改构。
操敏唐家琪李光富王长军李先富潘秀珍
关键词:单链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
72例肝炎患者TT病毒DNA检测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了解肝炎患者中的TTV的感染情况并对部分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方法设计通用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TTV DNA,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在72例不同肝炎患者血清中,共检出 TTV DNA阳性血清 39份,总检出率为 54. 16%。其中,在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中,TTV DNA阳性率为 87.5%;在甲~庚型肝炎患者中 TTV DNA的阳性率(50.0%)。对4株TTV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与日本分离株TA278、NA004、TKB555、PT3最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7.7%、99.l%、96.8%、91%。经系统发育分析,其中有1株属G1型,有3株属G2型。结论本次研究的肝炎人群中,TTV感染率较高,感染的 TTV分属于 G1及G2两个不同的基因型。 TTV可能是非甲~非庚肝炎致病因素之一。
潘秀珍唐家琪单祥年杨志国李先富郭恒彬
关键词:肝炎TT病毒血清诊断
广谱高特异性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1996年
利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了中国株HCV的核心蛋白基因和非结构3区蛋白基因,DNA序列无分析显示克隆的基因片段属HCV-Ⅰ型。将二个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内,构建了多株表达融合和非融合核心蛋白的工程菌及表达非结构3区蛋白的工程菌。建立了二种重组蛋白的纯化方法,
李越希唐家琪乔仁良陶开华何亮潘秀珍李先富郭恒彬于明明
关键词:基因片段重组蛋白特异性工程菌非结构中国株
组氨酸三聚体蛋白在2型猪链球菌的定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组氨酸三聚体蛋白(histidine triad protein,Htp)在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S.suis 2)05ZYH33中的定位,以及sortase A(srtA)基因缺失对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软件分析Htp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特征;以纯化的Htp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抗Htp抗血清;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该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以抗Htp抗体为工具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Htp在菌体表面的定位,并比较05ZYH33和srtA基因敲除突变株△srtA菌体表面Htp的表达量。结果生物软件预测发现Htp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序列,具备表面蛋白的特征;流式细胞分析发现Htp定位于S.suis 2表面;△srtA菌体表面Htp的量明显少于野生型菌株。结论本研究明确了Htp在S.suis 2菌体表面的定位并发现srtA基因敲除后细菌表面的Htp有所减少,为进一步研究Htp在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邵珠卿潘秀珍韩明月李先富秦跃红王长军唐家琪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SORTASE
DNA聚合酶链反应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和分型被引量:4
1993年
根椐两型HSV DNA多聚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0株HSV进行扩增。可以依据核苷酸区带的存在和大小,同步完成对HSV的检测和分型。型特异性生物素探针杂交实验证明,分型的准确性达100%,而对照的中和试验仅为80%。
唐家琪陶开华李越希潘秀珍李先富于明明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DNA
应用噬菌体肽文库筛选McAb F3特异性结合肽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可与抗汉坦病毒囊膜蛋白单抗F3特异性结合的配体肽。方法 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的F3单抗为筛选配基 ,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 12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洗 ;夹心ELISA、竞争ELISA鉴定筛选克隆的结合特性 ,并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通过 3轮生物淘洗 ,能被抗体捕获的噬菌体克隆为 91.7% (11 12 ) ;ELISA测定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能与F3单抗特异性结合 ;序列分析表明 7个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相同 ,均为 MHGPTKNQMWHT ,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序列与HTNV SEOVM蛋白G2区第 75 0~ 75 9位氨基酸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 获得了具有良好结合活性的模拟表位肽 ,为基于表位水平的HFRSV(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特异性分子多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长军唐家琪李先富潘秀珍白薇郭恒彬
关键词:特异性结合肽汉滩病毒中和抗体
人源抗Rh(D)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构建人源抗红细胞Rh(D)抗原单链噬菌体抗体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分泌抗Rh(D)抗体的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多次PCR扩增和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VH/VLcDNA),经重叠延伸拼接(SOE)用编码连接肽(Gly4Ser)3的互补序列组成scFv基因,经酶切克隆入载体pCANTAB5E,使之呈现于噬菌体表面。使用完整Rh+型红细胞进行四轮淘汰筛选,ELISA对所获抗体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1.2×107,噬菌体DNA中全长scFv基因的插入率为0.80,用辅助噬菌体援救后,得到滴度为3×108pfu/ml的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完整Rh+型红细胞进行四轮淘汰筛选,出现特异性富集。经DotELISA实验鉴定,得到1株与Rh+型红细胞特异结合的scFv噬菌体抗体。结论:运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了人源抗红细胞Rh(D)抗原的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对所获克隆株进行序列分析、可溶性抗体表达和纯化奠定了基础。
岳建华潘秀珍王长军李先富唐家琪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