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国

作品数:46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三叠
  • 9篇化石
  • 8篇三叠统
  • 7篇遗迹化石
  • 7篇课程
  • 7篇教学
  • 6篇地质
  • 6篇下三叠统
  • 6篇沉积环境
  • 5篇大冶组
  • 5篇三叠世
  • 5篇思政
  • 5篇盆地
  • 5篇层序
  • 4篇地层
  • 4篇铀矿
  • 4篇早三叠世
  • 4篇环境意义
  • 4篇古环境
  • 4篇古环境意义

机构

  • 3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5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西省数字国...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6篇时国
  • 11篇田景春
  • 11篇郭福生
  • 7篇张翔
  • 6篇喻美艺
  • 4篇何明喜
  • 4篇杜建波
  • 4篇吴志春
  • 3篇邬书良
  • 3篇叶长盛
  • 3篇郭双亭
  • 3篇姜勇彪
  • 3篇李蓉
  • 3篇谢财富
  • 3篇杨庆坤
  • 2篇朱迎堂
  • 2篇黄温钢
  • 2篇罗茂
  • 2篇黄龙
  • 2篇刘林清

传媒

  • 5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
  • 2篇沉积学报
  • 2篇江西科学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高教学刊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与资源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晚二叠世黔西南地区台地边缘沉积特征
2009年
贵州二叠系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明显,主要发育台缘滩、台缘礁及台缘斜坡重力流沉积。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长兴组构成台缘礁滩沉积,四大寨组和晒瓦组构成台缘斜坡沉积。台缘礁滩的发育经历了多次台缘滩-台缘礁-海侵淹没的旋回发展,台缘斜坡由沉积型向跌积型演变,以发育各类重力流沉积为主要特征。整个二叠系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受区域性同生断裂的活动控制,断续地发育在活动断裂带的上升盘一侧。
李蓉田景春时国
关键词:二叠系台地边缘
地学新工科人才培养“三驱动三融合三提升”教育模式探索被引量:8
2020年
根据新时代对地学人才素质的需求和新工科建设对地学教育的新要求,东华理工大学经过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对多学科交叉融合地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再深化、再拓展,凝练和升华出"三驱动三融合三提升"教育模式,以课程思政引领、科教融合创新、学科交叉渗透"三力"驱动,通过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与科研成果"三线"融合,实现学生人格品质、思维素养、职业能力的"三大"提升,全面提升地学新工科人才培养能力,以达成新技术、新经济对地学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叶长盛郭福生周万蓬吴志春许德如时国李志文
关键词:地学科教融合
黔西南三叠系层序充填格架及对印支运动响应被引量:4
2010年
选取黔西南地区上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右江盆地的三叠系剖面进行层序划分对比,并重点对台地边缘剖面进行研究,将三叠系划分为8个三级沉积层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Haq等列出的三叠纪生物地层时代进行对比,建立了黔西南地区三叠系层序充填格架。根据三级沉积层序自下而上的发育组合将三叠系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SS1、SS2、SS3。本区层序充填特征亦反映了印支运动的3个幕次。印支Ⅰ幕,右江盆地为欠补偿型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以构造沉降作用为主;印支Ⅱ幕,右江盆地进入过补偿型前陆发展阶段,由于南部板块碰撞的加强,沉积中心向西北迁移;印支Ⅲ幕,随着扬子陆块的全面隆升,西部盆地和东部台地区抬升消亡。
时国田景春张翔李蓉喻美艺
关键词:层序地层三叠系
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贵阳花溪下三叠统大冶组中富产遗迹化石,产出18个遗迹属:Beaconichnus,Circulichnis,Cosmorhaphe,Dendro-haphe,Glockerichnus,Gyrochorte,Gordia,Maeandropolydora,Micatuba,Mammillichnis,Megagrapton,Planolites,Palaeophycus,Phycodes,Phycosiph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和Undichna。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三个遗迹组构,分别为Phycodes、Phycosiphon-Mammillichnis和Thalassinoidess遗迹组构。根据遗迹化石各属种分布,大冶组自下而上出现四个遗迹相:Cruziana遗迹相、Zoophycoss遗迹相、Nereites遗迹相和Cruziana遗迹相。结合遗迹组构,对大冶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Phycodes组构属于Cruziana相,指示浅水环境;Phycosiphon-Mammillichnis组构属于Zoophycos遗迹相—Nereites遗迹相,代表台缘下斜坡半深海低能环境;Thalassinoides组构属于Cruziana相,指示早三叠世印度期末的浅水高能环境。
时国喻美艺罗茂田景春
关键词:大冶组遗迹化石遗迹组构遗迹相沉积环境
新疆北天山地区侏罗系齐古组陆相遗迹化石及古环境意义
2023年
探讨新疆北天山地区侏罗系齐古组陆相沉积中新发现的遗迹化石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基于野外实测剖面,通过遗迹学和沉积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对遗迹化石及其赋存层位的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结果显示,塔西河剖面齐古组的遗迹化石为(内生迹)Cylindricum,Palaeophycus,Planolites;(表生迹)Sellaulichnus。这些遗迹化石赋存于紫红色泥岩与杂色(或黄绿色)泥质粉砂岩中,见小型交错层理和滑塌构造;红沟剖面齐古组仅见(表生迹)Circulichnis,赋存于紫红色中-厚层状砂岩中,见平行层理和雨痕构造。这些遗迹化石表明该区在中-晚侏罗世存在一个以蠕虫类、腹足类或节肢类动物为主的底栖生态系统,该系统内的生物具有在沉积底质上居住、觅食和爬行等生物习性。造迹生物在沉积物表层及半内栖层内的生物行为,表明沉积底质可能为充氧-富氧环境,相对简单的生物行为反映了其生活的底栖生态系统面临着沉积环境的压力。结合遗迹化石赋存层位的沉积学特征,认为北天山地区齐古组可能为富氧的曲流河沉积。
乔丹金鑫时国洪彦哲时志强
关键词:遗迹化石齐古组上侏罗统沉积环境
云南会泽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沧浪铺组三叶虫化石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云南会泽县五星乡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沧浪铺组乌龙箐段发育大量三叶虫化石,共鉴定出4属9种:Redlichia elongata、Redlichia chinensis、Redlchia mansuyi、Palaeolenus deprati、Palaeolenus tingi、Palaeolenus lantenoisi、Eoredlichia yaoyingensis、Hypagnostus quadratus、Peronopsis taitzuhoensis。其中Palaeolenus tingi、Palaeolenus lantenoisi和Palaeolenus deprati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的重要分子,可与Megapalaeolenus带进行对比,其时代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通过对化石标本古环境的分析,结合基本层序、岩性和岩石组合特征可看出,沧浪铺组乌龙箐段沉积旋回总体表现为海侵序列,下部为浅灰、浅灰白色薄-中层状细砂质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浅灰、浅灰绿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二者比例约为8:1;中上部由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与浅灰绿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组成基本层序,二者比例约为2:3。两类基本层序总体表现出向上粒度变细,石英砂岩减少,粉砂岩和泥岩增多,岩石中可见正粒序层理。岩性组合表现为滨海前滨-后滨相沉积。
任玥时国乔丹张兆阳陶菁王亚东
关键词:三叶虫
新工科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7
2020年
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科跨界融合趋势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即在基于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色基础之上构建多元化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并根据当前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构建阶梯式、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师生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
时国郭福生张树明韩善楚姜勇彪张群喜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实践教学
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教师主体作用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行动。基于专业教师视角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研究,对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首先,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深入分析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关系,分析目前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工作制度三个方面,研究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建设路径。专业教师应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为全面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邬书良吴梦颀时国
关键词:专业教师教育模式
专业评价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提升路径
2024年
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基于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背景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该专业在日后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和提升路径,即从提升思政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课程、培育一流师资和培养一流人才等方面制订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有效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
时国郭福生许德如叶长盛朱志军李增华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指标体系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以地矿类专业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是摆在所有教育者眼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并不全面、透彻,对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也不够充分。强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意愿,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营造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良好环境,是高校教师“想做、能做、做好”“课程思政”的根本保障。
邬书良吴梦颀时国霍亮杨朋
关键词:德育地矿类专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