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光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氮肥
  • 3篇小麦
  • 2篇穗型
  • 2篇不同穗型
  • 1篇氮肥基追比
  • 1篇氮肥基追比例
  • 1篇氮肥运筹
  • 1篇氮素
  • 1篇稻草覆盖
  • 1篇稻田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多穗
  • 1篇多穗型
  • 1篇小麦花后
  • 1篇小麦群体
  • 1篇马铃薯
  • 1篇膜覆盖
  • 1篇花后
  • 1篇基追比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徐晓光
  • 3篇邹兵
  • 3篇董召荣
  • 3篇谭娟
  • 2篇张健
  • 1篇李友强
  • 1篇王竞绍
  • 1篇王竟绍
  • 1篇刘周
  • 1篇王伟
  • 1篇姚国亮
  • 1篇彭思娇
  • 1篇刘亚
  • 1篇聂刚
  • 1篇李小伟
  • 1篇汪本中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氮肥与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依据,研究了不同氮素量及耕播方式对皖麦68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1、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群体质量的影响   氮素施用量、耕作方式、播种方式对皖麦68群体质量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徐晓光
关键词:氮肥小麦氮素
密度、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以烟农19和兰考矮早8为材料,研究密度和氮肥基追比例对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提高有利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穗粒数与千粒重随播种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氮肥基追比例增加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千粒重间均呈正相关,而与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穗粒数间呈负相关,氮肥基追比例增加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未达显著差异水平。烟农19以中密度、氮肥基追比例5:5处理产量最高,兰考矮早8以高密度、氮肥基追比例7:3处理产量最高。根据密度、氮肥基追比例组合与产量结果建立二元回归模型,烟农19的氮肥基追比例5:5最佳,优化密度为328.4×104 hm-2基本苗,其优化产量可达8 725.3 kg.hm-2,兰考矮早8的氮肥基追比例7:3最佳,优化密度为421.2×104 hm-2基本苗,其优化产量可达7 441.1 kg.hm-2。
王竟绍董召荣张健邹兵徐晓光谭娟聂刚
关键词:小麦氮肥基追比例多穗型大穗型
稻草覆盖对稻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7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对免耕稻田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00kg/667m2整稻草加薄膜覆盖方式产量最高,达1547.3kg/667m2;对照处理(裸地)的产量最低,为995.6kg/667m2。因此,在安徽省江淮地区稻田马铃薯生产采用厚稻草(整)+薄膜覆盖的方式较好。
谭娟汪本中李友强姚国亮王伟刘周彭思娇邹兵徐晓光董召荣
关键词:马铃薯稻草覆盖地膜覆盖
不同穗型小麦花后物质运转及产量对氮肥的响应被引量:7
2011年
在大田条件下,以多穗型小麦‘烟农19’和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再运转,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水平在225~300kg/hm2范围内,多穗型小麦‘烟农19’和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籽粒产量的形成均以花后绿色器官光合同化为主,其次才是花前积累干物质的再动员分配。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籽粒产量的形成较多穗型品种‘烟农19’更依赖于花后绿色器官同化,积累干物质再运转分配只占籽粒产量的15%左右。两种穗型品种小麦花前贮存物质再动员分配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都随着氮肥后移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运转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呈降低趋势。综合物质运转和产量表现‘,烟农19’施氮量300kg/hm2,基追比例5:5时较适宜‘;兰考矮早8’施氮量262.5kg/hm2,氮肥基追比例7:3时较适宜。
邹兵董召荣王竞绍张健谭娟徐晓光刘亚李小伟
关键词:小麦不同穗型氮肥运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