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钧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皮
  • 3篇血管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电
  • 2篇心绞痛
  • 2篇血管疾病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人脐
  • 2篇人脐静脉
  • 2篇人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 2篇稳定性心绞痛
  • 2篇细胞
  • 2篇内皮细胞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皮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1篇张钧华
  • 7篇唐朝枢
  • 3篇丁文惠
  • 3篇陈宇
  • 2篇周菁
  • 2篇陈明
  • 2篇王杰萍
  • 2篇张宝娓
  • 2篇田洪森
  • 2篇任自文
  • 1篇杨俊娟
  • 1篇林文华
  • 1篇汪波
  • 1篇汪波
  • 1篇姚兴海
  • 1篇朱国英
  • 1篇汪丽蕙
  • 1篇丁燕生
  • 1篇蒲若蕾
  • 1篇熊辉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海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2004北京...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氧还蛋白基因转染在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过表达及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观察硫氧还蛋白(TRX)基因转染在ECV-304细胞中的表达及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RX真核表达质粒转入内皮细胞ECV-304中,建立hTR...
季汉华张钧华丁文惠陈宇唐朝枢
关键词:内皮细胞硫氧还蛋白基因转染脂质体转染法RT-PCR
胶原酶在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动态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内皮剥脱对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的影响及形态学特征 ,探讨增殖性血管疾病的新模型。方法  6 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 ,局部胶原酶消化 ,分时段取材制片观察。结果 术后即刻内皮完全剥脱 ,内弹力层部分破坏。术后 7d新生内皮重新覆盖腔面 ,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 ,向内膜迁移、异地增殖、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 ,内膜进行性增厚 ;14d达高峰 ,管腔明显狭窄。结论 胶原酶消化法内皮剥脱完全 ,血管肌内膜增殖显著 。
郗永安汪丽蕙唐朝枢张钧华朱国英
关键词:胶原酶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辛伐他汀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LOX-1表达
<正>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
陈宇张钧华唐朝枢李拥军蒲若蕾
关键词:辛伐他汀内皮LOX-1蛋白激酶C
文献传递
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左旋精氨酸转运及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方法:高脂血症患者12例(高脂组)和健康者12例(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匹配。空腹取血测定血脂水平、血浆亚硝酸盐(NO2-)含量;以3H-L-Arg测定红细胞L-Arg转运。 结果:高脂组血浆中NO2-水平为对照组的4.7倍(P<0.01),高脂组红细胞L-Arg最大转运速率(Vmax)较对照组增加33%(P<0.01),其中y+载体介导Vmax增加47%(P<0.01),而总转运、y+载体介导转运亲和力(Km)无明显变化(P>0.05);y+L载体介导转运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脂血症时红细胞L-Arg/一氧化氮系统发生异常改变。
熊辉张宝娓王荣花陈宇汪波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高脂血症红细胞L-ARG一氧化氮
牛磺酸对尾加压素Ⅱ抑制L-型钙电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抑制L 型钙电流的调节作用 ,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及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 ,分别测定牛磺酸、UⅡ、牛磺酸 +U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 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细胞外钙浓度时 ,(1)牛磺酸 5mmol L、10mmol L使L 型钙电流峰值分别下降 45 .1%、35 .4% ;(2 )UⅡ 10 - 9mol L使L 型钙电流峰值下降 6 9.4% (P <0 .0 5 ) ;但先给予牛磺酸 5mmol L、10mmol L后 ,再加入UⅡ 10 - 9mol L ,L 型钙通道电流峰值分别下降 5 3.4%、37.9% (P>0 .0 5 )。结论 牛磺酸可使UⅡ对L 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减弱 ,具有较强的钙调节作用及心肌保护作用。
周菁任自文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牛磺酸钙通道膜片钳
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及其保护的实验研究
张钧华
项目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730220)血管损伤机理研究;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血管内皮细胞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旁分泌及代谢器官,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界面,近年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高血压、糖尿病等...
关键词: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内源性保护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的变化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红细胞L 精氨酸 (L Arg)转运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变化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方法 选家兔 12只 ,分为两组 ,每组 6只 ,分别喂以高脂饮食(高脂组 )及普通饮食 (对照组 ) 6周 ,取静脉血浆测血脂水平。并测定红细胞的L Arg转运及NOS活性。结果  (1)高脂组动物血浆总胆固醇 (Total Chol)、甘油三脂 (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2 )高脂组动物红细胞L Arg最大转运速率 (Vmax)较对照组下降19 1% (P <0 0 1) ,NOS活性较对照组降低 42 4% (P <0 0 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时红细胞L 精氨酸的跨膜转运障碍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
汪波姚兴海张宝娓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动脉粥样硬化红细胞
心脏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价值被引量:23
2000年
目的 探讨心脏肌钙蛋白T (cTnT)对不稳定心绞痛 (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112例UA患者入院即刻、第 2、3日血浆cTnT水平 ,据cTnT≥ 0 1ng ml或 <0 1ng ml将患者分为cTnT升高组和cTnT正常组 ;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在 112例UA患者中 ,cTnT升高 44例 (39% ) ,cTnT正常 6 8例 (6 1% )。住院期间发生AMI 12例 (10 7% ) ,死亡 5例 (4 5 % )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 15例 (13 4% )。其中cTnT升高组的死亡率较cTnT正常组有升高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而cTnT升高组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TnT正常组 (P <0 0 1)。校正年龄、性别、心绞痛分级、心电图改变等因素后 ,cTnT升高仍然是住院期间发生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8 2 (P =0 0 113)和 9 3(P =0 0 0 71)。cTnT升高对UA住院期间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阳性预测值为 2 9 5 % ,阴性预测值为 97%。进一步将cTnT升高组分为cTnT≥ 0 1<1 0和≥ 1 0~ 2 5ng ml两个亚组 ,二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差异 ,住院期间AMI。
丁文惠王杰萍田洪森陈明赵春玉张钧华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脏肌钙蛋白T
内皮功能障碍与冠脉疾病被引量:3
2004年
冠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趋势。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评价方法及内皮功能障碍与冠脉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陈宇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冠脉疾病
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 (ECG)改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了 2 46例UA患者胸痛发作时标准 12导联ECG的变化 ,观察了ST段压低、ST段抬高、T波倒置和无ST T改变 4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性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发生率 ,分析了ST段压低对UA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胸痛发作时ECG有ST段压低 81例(32 9% )、ST段抬高 2 0例 (8 1% )、T波倒置 2 8例 (11 4% ) ,无ST T改变 117例 (4 7 6 % )。ST段压低组AMI和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为 19 8% ,显著高于ST段抬高组 (5 0 % )、T波倒置组 (7 1% )和无ST T改变组 (1 7% ) (P <0 0 1) ,后 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ST段压低对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 (包括AMI、心脏性死亡和难治性心绞痛 )的阳性预测值为 2 3 5 % ,阴性预测值为92 7%。校正年龄、性别、心绞痛分级等因素后 ,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仍是UA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MI和心脏性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其相对危险度约为 8 0 (P =0 0 0 12 )。结论 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是UA患者近期内发生AMI和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丁文惠田洪森王杰萍陈新陈明张钧华
关键词:心电图不稳定心绞痛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