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达球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语义
  • 4篇宾格
  • 3篇句法
  • 3篇非宾格性
  • 2篇动词
  • 2篇英语
  • 2篇迁移
  • 2篇习得
  • 2篇母语
  • 2篇母语迁移
  • 2篇句法-语义
  • 2篇二语习得
  • 1篇学科
  • 1篇学习者
  • 1篇言和
  • 1篇英汉
  • 1篇英语学习
  • 1篇英语学习者
  • 1篇语法
  • 1篇语法特征

机构

  • 6篇上海财经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12篇张达球
  • 1篇乔晓妹
  • 1篇王葆华
  • 1篇丁冬

传媒

  • 3篇外语教学
  • 2篇外语教学与研...
  • 2篇外语研究
  • 1篇外语界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外语与翻译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焦点理论看分裂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被引量:11
2003年
英语分裂结构以“It +be +...+that分句”为句法形式 ,以 It\be\that为焦点标记。焦点域内自然形成语义焦点和对比焦点。语义焦点传达非预设的新信息 ,对比焦点传达已知或预设的旧信息使分裂结构具有语义 [+对比性 ];传达预设信息的对比焦点往往是确定焦点 ,而确定焦点又往往具有穷尽性的语义特征 ,因而该结构具有 [+排他性 ]。本文运用焦点理论 ,通过对分裂结构的句法形式的梳理 ,分析各焦点的语义功能在有标记条件下与无标记条件下的差异 ,最终解释语气不同的句式在语用功能上确认语气的一致性。
张达球
关键词:排他性
二语习得中句法-语义的可学性——以非宾格动词存现结构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通过英语中使成-非宾格转换类动词(AU)、不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NAU)和非作格动词(UE)三类动词在There-存现结构中的句法表现,结合其对应的"有"字存现句,合并存现句和移位非宾格句三类汉语结构,进行英汉匹配优先选择问卷调查,检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非宾格结构句法-语义的可学性以及母语迁移影响。结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及对应的汉语结构匹配选择上有明显差异,这为母语迁移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英语这两类动词的There-结构的语法判断高错误率也揭示了语言可学性上存在的困难。不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及其结构的习得相对是成功的,这是先天语言机制和后天输入刺激双重作用的结果。
张达球
关键词:二语习得可学性非宾格性
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被引量:13
2021年
新文科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外语教育改革聚焦的热点话题。本文在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双一流"建设实践,围绕话语主权和文化自信重塑、专业内涵与思政教育融合、专业建设与科际整合会通、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呼应、外语教育与国家战略契合等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五大核心问题,以上海财经大学"一体三通,融创合一"的外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即以语言文化为根基,以通经典、通商学、通数智为路径,跨学科融通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并进,探索重构跨学科内循环与超学科外循环协调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新格局、新机制。为推进外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拟从六个方面探索其实施路径:(1)服务国家战略,落实立德树人;(2)引领国际话语,推进多语课程;(3)回归经典阅读,强化通识功能;(4)打破学科藩篱,优化课程体系;(5)引入多元评价,贯通一二课堂;(6)强化项目导向,重视实践教学。
郭鸿杰张达球丁冬
关键词:外语学科
非宾格陷阱假说与There-Do结构的习得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通过英语中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AU)、不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NAU)和非作格动词(UE)三类动词在There-Do结构中的句法表征,结合其对应的汉语"有"字存现句,合并存现句和移位非宾格句三类汉语结构,进行英汉匹配优先选择问卷调查,试图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说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非宾格结构习得中母语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AU类非宾格动词和UE类非作格动词及对应的汉语结构匹配选择上有明显差异,这为母语迁移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英语这两类动词在There-Do结构上的语法判断高错误率基本支持非宾格陷阱第三阶段的预测。
张达球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迁移
体界面假设与汉语运动事件结构被引量:6
2007年
体界面假设认为体结构是事件结构的一个子结构,只有内论元参与体结构表达。体结构中体角色网格成员包括两个核心体角色[MEASURE]和[TERMINUS],外加一个辅助体角色[PATH]。通过对汉语中体界面假设的检验,英汉两种语言在体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汉语作为话语型语言允许运动事件结构的终点和路径论元隐性表达,运动类事件的体结构在英语中不能而在汉语中可以允准隐性终点体角色和独立的路径体角色。从而修订了体界面假设中运动事件的体角色网格并提出了汉语的句法映射连接条件。
张达球
非宾格性句法配置:句法语义接口
本文在生成语法框架内对英汉非宾格性结构表达进行对比研究,主张对汉语传统上的不及物动词进行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两分.但本文没能对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列出清单,而重在对其结构表征提出相关理论解释.根据Hale和Kevser的论元结...
张达球
关键词:非宾格性论元结构
《句法理论:最简操作与普遍语法》评介
2011年
Norbert Hornstein最新出版的《句法理论:最简操作与普遍语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最简理论进行了重新设计,并称其为特别的理论工程(theoretical project):即如何从更简洁更自然的经验基元(primitive)中获得普遍语法特征,进而对人类语言机制的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
张达球
关键词:普遍语法句法理论语法特征语言机制
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结构在线加工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本研究通过自定速度阅读任务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结构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在线加工探究。结果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基本能有效区分隐性非宾格SV结构和非作格SV结构表征,这有效支持了非宾格假设;他们的典型(不可转换类)非宾格结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的非宾格结构;(2)学习者的隐性非宾格结构认知水平高于显性非宾格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英语隐性非宾格结构唯一论元NP移位假设;(3)学习者对显性非宾格结构中可转换类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法判断错误率较高、判断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因为受到汉语母语迁移的影响。
张达球乔晓妹
关键词:母语迁移
英语回声疑问结构中的Wh-语域
2013年
英语回声疑问句的研究传统上主要属于语用解释,但是其wh-词没有进行显性移动,而是保持原位,而且wh-词可以对子句、短语和词汇多层面进行设问。这种句法特性目前引起的关注不够。本文在对照英语常规wh-疑问句式与回声疑问句式的结构特点基础上,对其句法性质加以解读,认为Sobin的语域赋值和非选择性约束假设对英语回声疑问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指出其对汉语相关结构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但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张达球
关键词:语域
英汉存现结构句法-语义关系诠释被引量:13
2006年
本文在句法语义界面,对存现结构句法配置进行关系诠释,认为英汉典型存现结构句法表征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存现事件结构中表达凸像与背衬的语义关系,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非宾格性特征。其句法配置都不是由存现主动词而是由存现轻动词允准。汉语存现结构的外论元要求外部引入。
张达球
关键词:非宾格性轻动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