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平

作品数:8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遥感
  • 3篇英文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面向对象
  • 2篇信息提取
  • 2篇高寒湿地
  • 2篇GIS
  • 2篇冰川
  • 1篇亚高山
  • 1篇亚高山针叶林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提取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模型
  • 1篇适应性
  • 1篇水体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张继平
  • 8篇刘林山
  • 8篇张镱锂
  • 6篇张学儒
  • 3篇聂勇
  • 2篇丁明军
  • 1篇周强
  • 1篇王兆锋
  • 1篇刘峰贵
  • 1篇高俊刚
  • 1篇张华
  • 1篇杜长江
  • 1篇张琴琴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湿地科学
  • 1篇Agricu...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英文)被引量:8
2009年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 年5 月、2006 年11 月、2007 年9 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 年-2006 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 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 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 年的41.50%提高到2007 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 户迁移,到2008 年也仅有115 户移出。2005 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杜长江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张继平周强
关键词:适应性参与式农村评估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亚高山针叶林遥感提取与空间演替特征的定量分析——以壤塘县为例(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以位长江上游的大渡河流域的壤塘县为研究区。基于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方法,提取1989年和2009年两个时期亚高山针叶林的空间分布,并对两期数据叠加分析,查找出其演替发生的类型和空间位置,作为因变量样本。同时,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DEM和专题数据,提取高程、坡度、坡向正弦、坡向余弦、地表曲率、距居民点距离、距耕地距离和距道路距离8个自变量,使之与亚高山针叶林空间演替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拟合,计算各自变量的贡献率和演替发生概率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向草甸演替的过程中,距居民点距离和距耕地距离两个变量贡献较大,距居民点距离减小1个单位,其转变为草甸的概率将增大1.15倍。在亚高山针叶林向落叶阔叶灌丛演替的过程中,坡向正弦和距居民点距离贡献较大,其发生概率随坡向朝北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大1个单位,概率将增大1.2倍。对亚高山针叶林空间演替特征的定量分析可以为亚高山针叶林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张学儒张镱锂刘林山张继平高俊刚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LOGISTIC回归GIS
基于ENVI ZOOM面向对象的高海拔灌丛植被提取——以定日县为例被引量:22
2010年
利用ASTER数据,基于The 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ENVI)ZOOM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与规则创建相结合方法,提取了珠峰保护区核心区的灌丛植被类型。在对影像进行去阴影处理和各种辅助信息融合的基础上,使用Feature Extraction模块对影像进行分割,基于分割对象的高程、NDVI、纹理和光谱信息创建了适合研究区的灌丛提取规则。研究表明:该分类方法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基于像元分类方法中的"椒盐效应"问题,而且能够综合利用辅助信息(DEM、NDVI等)和地物本身的信息(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等),有效提高解译精度。以已有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分类精度达84.7%,分类结果较理想。
张学儒刘林山张镱锂张继平聂勇张华
关键词:面向对象高寒灌丛
基于SOFM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地类型分区尝试——以青藏高原东部样带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能够确立更加清晰的自然区划界线,是自然区划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为研究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与GIS技术,开展基于土地类型自下而上的区划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地形综合指数、温暖指数、湿润指数、地被指数和水文指数5个自然指数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变量输入层,输入到建立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神经网络模型中,对土地类型单元自下而上合并,生成青藏高原东部山区自然区划图,实现以土地类型单元为控制本底的定量化分区。结果表明:①可以将土地类型单元聚合成高原高寒稀疏植被区、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山深谷灌丛草甸区和高山深谷针叶林区5个自然带区域。②分区结果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界线比较接近,相似性较高,分区结果较理想。
张学儒张镱锂刘林山张继平
关键词:SOFM神经网络自然区划GIS
长江源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类型划分及分布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在2008~2010年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地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系统分析了该地区高寒湿地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构建了适宜于高海拔河源地区的湿地分类系统。结果表明:①当曲流域高寒湿地共分为8种类型,湿地总面积为8548.03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1.07%。流域内,沼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其次为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各类型湿地中,苔草(Carex)—嵩草(Kobresia)沼泽和嵩草沼泽化草甸的面积较大,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43.20%和38.25%。②当曲流域内,湿地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12°的东部地势低平的山间盆地、南部唐古拉山脉北麓的山前冰雪融水的汇集地带和山体鞍部等集水条件优越的地区,流域北部及当曲干流北岸少有湿地分布。当曲流域高寒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700~5000m的区域。
张继平张镱锂刘峰贵刘林山丁明军张学儒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面向对象的长江源区当曲流域高寒湿地信息提取(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长江南源当曲流域是我国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地区之一,是青藏高原腹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该地区湿地资源及分布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及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湿地光谱特征复杂,易于其他地类混淆,传统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很难保证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本文运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自动分类方法,对当曲流域内的湿地信息进行提取。在对各类型湿地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DEM及其衍生数据(坡度、坡向), 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归一化水体指数 (NDWI) 及缨帽变换(Kauth-Thomas transformation)得到的湿度图层等参数,设置各参数阈值,建立各湿地类型的信息提取知识规则,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信息提取精度进行验证。经检验,湿地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达到89.00%。
张继平张镱锂刘林山丁明军张学儒
关键词:高寒湿地遥感
近30年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被引量:79
2010年
利用1976、1988和2006年的3期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并结合专家知识分类规则自动提取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3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并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图谱的方法对冰川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及其原因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2006年珠峰保护区内冰川面积为2710.17±0.011km2,为研究区总面积的7.41%,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海拔4700~6800m的高山区;(2)1976-2006年,珠峰保护区冰川持续退缩明显,总面积减少501.91±0.035km2,冰湖扩张迅速(净增加36.88±0.035km2);研究区南坡子流域冰川退缩率(16.79%)高于北坡子流域(14.40%);珠峰保护区冰川以退缩为主,退缩冰川主要分布于海拔4700~6400m,退缩区上限海拔为6600~6700m;(3)1976年以来,气温显著上升和降水减少是冰川退缩的关键因素。
聂勇张镱锂刘林山张继平
关键词:遥感冰川变化冰川退缩
面向对象的极高海拔区水体及冰川信息提取——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例被引量:26
2010年
极高海拔地区多为河流发源、冰川发育地,由于地形起伏强烈,且野外考察验证工作困难,传统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很难保证该地区水体及冰川的提取精度。本文基于ASTER影像,运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自动分析方法,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水体及冰川信息进行了提取研究。为保证信息提取的准确度,将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衍生数据(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及有助于区分水体、冰川与其他地物的相关指数(冰雪指数NDSII)及波段运算结果(b1-b3)、(b3/b4)等,分别作为一个波段叠加到原始图像中,使之成为对目标地物光谱特征的有益补充。并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及冰川进行多级、多尺度分割,以满足其对分割尺度的不同要求。分割完成后,综合考虑目标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结构特征,根据各特征指数的直方图信息,设定合适的阈值,建立了各水体及冰川类型信息提取的知识规则,并结合实地调查对信息提取的精度进行验证,改进了ASTER遥感影像自动快速提取极高海拔区水体及冰川信息的实用模型。
张继平刘林山张镱锂聂勇张学儒张琴琴
关键词:面向对象水体冰川信息提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