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君 作品数:7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坐骨神经阻滞对后足切割大鼠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究坐骨神经阻滞能否影响大鼠后足切割后脊髓背角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升高。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150~250g,随机分为两组,各16只。坐骨神经阻滞组大鼠先行坐骨神经阻滞后后足切割手术,全麻组在全麻下行后足切割手术。两组均于术后1h、6h、1d、3d各取4只大鼠处死,检测腰段脊髓背角中BDNF的水平。结果后足切割后1h、6h、1d,全麻组大鼠切割侧腰段脊髓背角中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侧(P<0.05),坐骨神经阻滞组大鼠切割侧腰段脊髓背角中BDNF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大鼠切割后1h、6h、1d切割侧腰段脊髓背角中BDNF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能显著抑制大鼠后足切割引起的腰段脊髓背角中BDNF的表达升高。 张慧君 万培玲 王颖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 坐骨神经阻滞 大鼠后足切割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后足切割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定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50~250g,均施行后足切割手术。术后1h、6h、1d、3d各取6只大鼠行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分离脊髓和DRG进行免疫组化和双标免疫荧光检测BDNF。结果大鼠后足切割后,切割侧腰段脊髓背角和DRG中BDNF水平上升(P<0.05)。而对侧腰段和胸段脊髓中BDNF水平均没有明显改变。升高的BDNF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而非星形胶质细胞或小胶质细胞。结论大鼠后足切割后切割侧腰段脊髓背角和DRG中BDNF表达上升,BDNF升高主要定位于神经元。 张慧君 李昌琪 徐军美 戴茹萍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背根神经节 血管生成素-1和TNF-α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肺动脉压水平下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外循环前后不同时间血管生成素-1 (An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Ang1和TNF-α与CHD伴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CHD伴PH患者45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轻度PH、中度PH、重度PH各15例)麻醉前(T1)、麻醉后转机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 (T3)、主动脉开放30 min (T4)、术后1 d (T5)、术后7 d (T6) 6个时间点静脉血清中Ang-1和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患者的Ang-1在T4开始降低,T5达到最低点,T4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6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ng-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NF-α均于T4时间点增加,T5开始降低,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6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1和TNF-α与CHD患者PH的发生可能有关。 宁巧明 欧阳碧山 张慧君 林慧 王颖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血管生成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生成素-2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肺动脉压水平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CHD患者60例,根据肺动脉压将其分为无肺动脉高压(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各15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四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后转机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术后1 d(T5)、术后7 d(T6)6个时间点静脉血清中Ang-2水平的变化。结果四组患者在T5时间点Ang-2水平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H组患者T1、T3、T4、T5时Ang-2水平明显均高于中度PH组和轻度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均于T5时Ang-2水平达到最高峰,T6均降低。结论 Ang-2与CHD患者PH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Ang-2水平变化可估测CHD伴PH的程度。 宁巧明 欧阳碧山 张慧君 林慧 王颖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血管生成素-2 局部0.25%布比卡因用药时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4个切口局部浸润0.25%布比卡因时间对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LC患者分为A、B和对照组,各25例。A组在麻醉后切皮前以3ml 0.25%布比卡因分别对4个切口(分别为剑突下、右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以及脐孔)进行全层浸润;B组在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前进行局部浸润;对照组不予局部浸润。术后均不给予镇痛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2、4、6、8h,B组剑突下切口的静态VAS[分别为(1.9±1.7)、(1.6±1.4)、(1.2±1.1)、(0.8±0.7)、(0.6±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1.9)、(3.8±2.1)、(2.6±1.7)、(2.1±1.5)、(1.5±1.3)分](均P〈0.05);术后1、2、4、6、8、24h,B组动态VAS[分别为(2.7±2.4)、(2.4±2.2)、(1.8±1.6)、(1.5±1.3)、(1.1±1.0)、(0.9±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7±2.4)、(5.0±2.6)、(3.5±1.9)、(2.9±1.9)、(2.4±2.3)、(2.3±2.2)分](均P〈0.05)。结论LC患者清醒前给予0.2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可以明显减轻剑突下切口术后疼痛。 万培玲 张慧君关键词:布比卡因 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左房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比索洛尔(治疗组)及地高辛(对照纽)治疗,12个月后观察左房室构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左房内径(38.1±3.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7±5.3)mm、室间隔厚度(9.1±0.5)mm、左室后壁厚度(8.8±0.6)g/m。及左室质量指数(99.5±10.3)g/m。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未发现类似改变。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可改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左房室重构。 万培玲 张慧君关键词: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 鞘内注射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对大鼠后足切割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究鞘内预注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对大鼠后足切割痛觉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150-250g,随机分为三组(n=6):鞘内注射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组(itBDNF组);腹腔注射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组(ipBDNF组);鞘内注射牛血清组(itBSA组)。后足切割前30min鞘内或者腹腔注射抗BDNF血清或牛血清,并于切割后0.5h、1h、3h、6h、24h和72h测量痛阈。结果与切割后足前比较,三组切割后0.5h、1h、3h、6h和24h痛阈均降低(P<0.05),切割72h后痛阈回升到切割前水平。与ipBDNF组或itBSA组比较,切割后0.5h、1h、3h、6h痛阈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预先鞘内注射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能部分减轻大鼠后足切割引发的痛觉过敏。 张慧君 徐军美 戴如萍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