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晓津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8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魏晋
  • 6篇魏晋时期
  • 5篇玄学
  • 4篇皇权
  • 3篇政治
  • 3篇父慈子孝
  • 2篇忠君
  • 2篇魏晋玄学
  • 2篇教育
  • 2篇汉初
  • 2篇汉晋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道...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兴亡
  • 1篇学风
  • 1篇以孝治天下

机构

  • 18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8篇巴晓津
  • 1篇李昀
  • 1篇巴新生

传媒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沧桑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三明学院学报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尚威”到“崇孝”:汉初“以孝治天下”蠡测被引量:1
2020年
代秦而起的西汉王朝,认识到“夫民者,万世之本也”的重要意义,于是一改秦以“尚威”为特点的多欲寡恩之治,转而倡导以安民为中心的仁政孝治。赐民爵、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和奖掖孝悌等政策措施皆为汉初统治者以“民之父母”形象实行的保民、安民之策。这些措施与汉初的建立郡国庙、分封同姓王等共同构成了汉“以孝治天下”的前奏序曲和重要组成部分。贾谊提出的“守威定功”思想实际是对秦汉之际由文治替代武功,从“尚威”到“崇孝”为政思路转向的肯定和总结。汉代倡导孝治的实质仍然是为加强皇权统治服务的。
巴晓津
关键词:仁政汉初
典范政治与西汉皇权--以父慈子孝政治思维为视角
2020年
汉代倡导孝治,作为一国之尊的皇帝皆以保民爱民的"民之父母"身份君临天下,发布诏令。他们同时也是得到天命的"天子",被天下臣民尊奉为"天下家长",成为天下人心目中敬仰、效法及尽孝的君父和典范形象,这在朝臣的上疏进谏中多有体现,由此形成了西汉天人关系架构下父慈子孝的政治思维和皇权政治模式。西汉中后期,随着社会积弊的日益深化,皇帝作为天下君父之典范形象发生动摇。在朝臣上疏谏诤的话语中,深刻体现了父慈子孝政治思维影响下所派生出的以典范与失范为重要评价标准的皇权认同。西汉臣民对皇权尽孝的条件等涉及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问题也依托父慈子孝的政治思维而建立起来。西汉皇权就在这样的政治思维作用下不断消长沉浮。
巴晓津
关键词:父慈子孝政治思维
“威德”与秦之兴亡被引量:4
2013年
秦王朝建构了以"威德"为重要特征的皇权政治,然而"威德"之于秦有着正反两面意义,秦因"威德"而夺天下,也因"威德"而失天下。贾谊"守威定功"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揭示了"威德"对于秦之历史盛极而衰发展走势的重要影响,而且成为代秦而起的西汉王朝一反秦之"威德",转而提倡"孝德"这一核心治国理念的思想渊源。秦之速亡与没有处理好"守威定功"这一关乎社稷安危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
巴晓津
关键词:皇权政治
君父与子民:君民关系所见汉晋皇权之经济基础被引量:1
2016年
在以家国同构为重要特征的汉晋社会,形成了父慈子孝式的政治模式和君民关系,这深刻影响并构筑了具有浓郁伦理色彩的汉晋皇权之经济基础。在汉晋皇帝的诏书中,充斥着以慈父为化身的皇帝,通过减免租赋、赐爵赐物、赈济借贷等保民、惠民方式扶持、维系小农经济的话语。这体现了"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的君民间血肉相连的共生互动关系。然而,这种犹如父子的君民关系在有力地维系小农经济的背后,实际具有极强的蒙蔽性。
巴晓津
关键词:小农经济父慈子孝君民关系
《家诫》篇所见嵇康思想中的儒家底蕴被引量:3
2008年
嵇康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长期以来他的"越名任心"、指斥名教及其与自然为亲的玄学思想旨趣一直深入人心。然而嵇康思想深处却蕴涵着深厚的儒家底蕴,尤其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前途命运方面,其儒家思想更是表露无疑。儒家的伦理道德及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等观念正是其教子的要旨所在。
巴晓津
关键词:玄学
试论魏晋玄学名士思想中之儒家底蕴——以家庭教育为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魏晋时期,玄学勃兴,但儒学仍然以社会底蕴的方式延续、传承。魏晋的玄学名士大都儒道兼综,他们不但不废儒学,而且具有深厚的儒家底蕴,尤其注重儒学中的礼学,并将其作为齐家、传家之家庭教育的主旨,及巩固家户门风的思想依据。即便是身为著名玄学家的嵇康、阮籍也不例外。
巴晓津
关键词:魏晋时期家庭教育
试论嵇康思想中的儒家素养被引量:1
2009年
嵇康作为魏晋时期竹林派玄学家中的首要人物,他的"越名任心"、指斥礼教、托好老庄和崇尚自然的玄学思想旨趣一直成为学者们注意的焦点。然而嵇康实际是儒玄兼综,且具有深厚的儒家素养,其深厚的儒家素养主要体现在"修己"、"正身"的个人修为、"入则孝,出则悌"的伦理道德观、"以道事君"、"从道不从君"的忠君观和修齐治平的教子观等几个方面。
巴晓津
关键词:魏晋时期玄学
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以嵇康为中心
魏晋之际,两汉经学衰微,玄学风靡流行,蔚为大观,当时的士人知识分子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传统相悖的形象,他们不仅一个个口吐玄言、服药行散,而且在找寻自我价值和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所谓贵老庄轻经典,尚个体之自由鄙儒家之礼法...
巴晓津
关键词:魏晋玄学
文献传递
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与魏晋儒学之传承被引量:3
2012年
魏晋时期,玄学勃兴,但传统儒学之深厚根基并未真正动摇,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之底色,一直曲折地向前延续、发展。魏晋玄学家大都儒玄兼宗,深具儒家素养,并成为魏晋儒学传承之载体。儒学的功能作用实际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即政治领域和知识分子的士风学风领域。魏晋玄学兴盛背景下的儒学式微,实际只是儒学在后一个领域有嬗变和式微的趋势,而政治却正是魏晋儒学得以传承之重要途径。
巴晓津
关键词:魏晋时期
论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
魏晋之际,两汉经学衰微,玄学风靡流行,蔚为大观,当时的士人知识分子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传统相悖的形象,他们不仅一个个口吐玄言、服药行散,而且在找寻自我价值和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所谓贵老庄轻经典,尚个体之自由鄙儒家之礼法...
巴晓津
关键词:魏晋时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