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虹祥

作品数:17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5篇急性
  • 4篇溶酶
  • 4篇溶栓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组织型
  • 4篇组织型纤溶酶...
  • 4篇纤溶
  • 4篇纤溶酶
  • 4篇纤溶酶原
  • 4篇纤溶酶原激活
  • 3篇蛋白
  • 3篇溶酶原激活剂
  • 3篇重组组织型
  • 3篇重组组织型纤...
  • 3篇组织型纤溶酶...
  • 3篇纤溶酶原激活...

机构

  • 17篇湖北省新华医...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7篇尹虹祥
  • 10篇周瑞
  • 8篇郭珍立
  • 6篇许康
  • 5篇魏衡
  • 4篇柯贤军
  • 4篇余勇飞
  • 3篇杜继臣
  • 3篇陈琦
  • 3篇宋林
  • 3篇贾复敏
  • 3篇席志芹
  • 2篇阮清源
  • 2篇杨旭
  • 2篇邱石
  • 2篇付斌
  • 2篇王学峰
  • 2篇涂远超
  • 2篇傅新巧
  • 2篇张丽

传媒

  • 6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在4.5 h内ACI患者139例,且均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按入院顺序分为rt-PA组(61例)和对照组(ACI)(78例),分别给予rt-PA静脉溶栓和奥扎格雷钠治疗。采用NIHSS及mR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90 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治疗后7 d,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rt-PA组90 d mRS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I患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且较为安全。
余勇飞张丽贾复敏魏衡阮清源宋林尹虹祥周瑞许康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脑梗死静脉溶栓奥扎格雷钠
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在难治性癫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了解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CDR2)在难治性癫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36例难治性癫患者的脑脊液和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CDR2表达水平,并与39例对照者比较。结果难治性癫组脑脊液中CDR2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外周血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难治性癫组外周血中CDR2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R2在难治性癫患者脑脊液中表达显著,因而检测CDR2在脑脊液中水平可能成为早期诊断难治性癫的一个重要指标。
柯贤军尹虹祥郭珍立许康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调控因子内源性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照组、单纯脑梗死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每组60例,共240例。血清hs-CRP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NF-κB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外周血NF-κB活性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hs-CRP、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4.33±5.65)mg/L,(25.45±6.98)ng/L,(103.35±21.58)ng/L,(35.69±6.72)ng/L,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外周血NF-κB活性为(133.68±23.02)pg/ml,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非别为(30.51±4.14)mPa·s,(6.99±1.05)mPa·s,(2.12±0.27)mPa·s,(6.75±0.84)g/L,(9.91±1.56)和(87.14±15.72)%,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NF-κB活性与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7、0.529、0.502、0.644、0.517、0.681,P均<0.01)。结论在长期高血糖作用下,炎性因子(hs-CRP、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炎性因子可以激活NF-κB,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使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易于形成血栓,引起和加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NF-κB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新型的药物靶点。
黄敏张红梅段微尹虹祥许康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
HAT、SEDAN评分及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HAT)、症状性溶栓出血危险因素评分(SEDAN)和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143例发病4.50 h内行rt-PA静脉溶栓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溶栓治疗后头部CT所示分为出血性转化组(18例)和非出血性转化组(125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AT和SEDAN评分预测出血性转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入院时收缩压和血糖水平、发病早期CT呈低密度征象、溶栓时间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HAT和SEDAN评分均为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P<0.05);代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后,除发病早期CT呈低密度征象,其余各项均为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HAT评分预测出血性转化灵敏度为94.40%、特异度为41.60%、曲线下面积0.70,SEDAN评分则为94.40%、65.62%和0.77。结论心房颤动、入院时收缩压和血糖水平、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HAT和SEDAN评分均为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但以SEDAN评分预测价值较高。
魏衡余勇飞周瑞尹虹祥杜继臣杨旭邱石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氟西汀辅助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氟西汀辅助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均采用蒙哥马利一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评分排除抑郁症。将9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西汀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等)和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痉挛的防治等),氟西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90d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M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FMMS评分、MBI及NIHSS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氟西汀组患者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5±15.45比61.71±15.30);MBI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39±15.47比62.93±15.90),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5.50±2.31比6.29±2.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辅助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非抑郁患者的运动功能。
魏衡郭珍立周瑞许康尹虹祥杜继臣邱石
关键词:氟西汀脑梗死疗效
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治疗后血浆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rt-PA溶栓后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对复发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行rt-PA溶栓治疗后观察不同时间血浆BNP水平,比较溶栓再通组和溶栓未通组之间及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之间的BNP水平的差异。结果溶栓再通组和溶栓未通组之间血浆BNP水平在24h、3d及14d有显著差异,溶栓未通组患者BNP水平较溶栓再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再通后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血浆BNP可作为脑梗死溶栓治疗再通和死亡风险的预测指标之一;同时对于预测该类患者复发尚无明确预测意义。
尹虹祥陈琦
关键词:脑梗死脑钠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hs-CRP联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共纳入120例TIA患者,依据发病后7d内是否发生CI分为CI组33例和非CI组87例。记录所有纳入对象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hs-CRP浓度水平及ABCD2评分。应用单因素分析CI组和非CI组间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hs-CRP水平及ABCD2评分的差异性。进一步将所有患者以hs-CRP≤3mg/L和hs-CRP>3mg/L分两组,每组再根据ABCD2评分≤3分和>3分分为两组,以hs-CRP≤3mg/L且ABCD2评分≤3分组患者为基线组,余组分别与之比较,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短期进展为CI的发生风险。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hs-CRP、ABCD2评分和hs-CRP联合ABCD2评分预测CI的价值。结果 (1)基线资料单因素分析:CI组年龄〔(65.39±8.40)岁vs.(60.36±7.80)岁〕、hs-CRP水平〔(6.00±3.59)mg/L vs.(3.67±3.47)mg/L〕、ABCD2评分(4.64±1.27 vs.3.56±1.53)均高于非CI组(均P<0.05)。(2)Logistic回归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hsCRP>3mg/L且ABCD2评分>3分组短期发生为CI的风险是基线组的10.843倍(95%CI为3.428~34.298,P<0.05)和13.546倍(95%CI为3.226~56.871,P<0.05)。(3)ROC分析结果显示,AUChs-CRP=0.75,AUCABCD2=0.71,AUChs-CRP+ABCD2=0.77,均P<0.05。结论 ABCD2是一种预测TIA后短期发生为CI的简单、有效的工具,将hs-CRP与ABCD2评分联合能提高对CI的预测价值。
魏衡余勇飞尹虹祥周瑞杜继臣杨旭
关键词: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ABCD2评分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40例,根据脑梗死次数,分为脑梗死复发组45例,脑梗死初发组47例,对照组48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颈动脉IMT值与血浆Hcy水平正相关;脑梗死复发组及初发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复发组血浆Hcy水平高于脑梗死初发组(P<0.05),但颈动脉IM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死可能有关。
陈琦尹虹祥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复发同型半胱氨酸
耐药性癫痫患者脑脊液HSPBAP1和EML5表达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27相关蛋白1(HSPBAP1)和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类似蛋白5(EML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用于耐药性癫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共选择39例耐药性癫癎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入组,经腰椎穿刺术采集脑脊液标本,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PBAP1和EML5。结果耐药性癫癎组患者脑脊液HSPBAP1和EML5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03)和(0.13±0.02),正常对照组为(0.10±0.03)和(0.08±0.02),低于耐药性癫癎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39.3.294;均P=0.002)。结论耐药性癫癎患者脑脊液HSPBAP1和EML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为耐药性癫癎的诊断提供新的途径,有助于耐药性癫癎的早期诊断。
陈云席志芹郭珍立尹虹祥付斌周瑞但毕堂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热休克蛋白质类微管相关蛋白质类脑脊髓液
脑卒中后迟发性癫66例临床分析
2011年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迟发性癫患者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5~80岁,平均(57.2±6.4)岁;平均住院时间(14±6)d;均符合1996年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的诊断,并经CT或MRI证实;所有病例均符合脑卒中后迟发性癫发作的诊断标准:
尹虹祥陈琦郭珍立
关键词:卒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