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文忠

作品数:115 被引量:763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土壤
  • 18篇落叶松
  • 13篇人工林
  • 11篇扦插
  • 10篇引种
  • 9篇樟子松
  • 9篇蒙古栎
  • 8篇柞蚕
  • 8篇落叶松人工
  • 8篇落叶松人工林
  • 7篇东部白松
  • 7篇生根率
  • 7篇生态
  • 6篇育苗
  • 6篇生态系统
  • 6篇水分
  • 6篇土壤呼吸
  • 6篇丘陵区
  • 6篇人工固沙林
  • 6篇种源

机构

  • 106篇辽宁省林业科...
  • 18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辽宁省实验林...
  • 2篇辽宁省退耕还...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辽宁省固沙造...
  • 1篇辽宁省林业厅
  • 1篇沈阳市林业局
  • 1篇沈阳银基发展...

作者

  • 115篇尤文忠
  • 49篇颜廷武
  • 48篇张慧东
  • 43篇魏文俊
  • 29篇赵刚
  • 24篇董健
  • 22篇陆爱君
  • 22篇邢兆凯
  • 18篇云丽丽
  • 18篇郭锦山
  • 13篇曾德慧
  • 13篇刘明国
  • 12篇毛沂新
  • 11篇王睿照
  • 9篇黄国学
  • 8篇冯健
  • 7篇叶景丰
  • 6篇于世河
  • 6篇潘文利
  • 5篇董莉莉

传媒

  • 39篇辽宁林业科技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防护林科技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林业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造纸学报
  • 2篇第二届辽宁现...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Journa...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与降水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沙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天然更新在大部分引种地不能很好地进行 ,其天然更新存在着某些障碍因子。通过对辽宁省昌图县傅家林场樟子松天然更新情况的调查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 ,对更新与降水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更新产生的当年 12月和翌年 1、2月的降水量 ,即冬季降雪情况与天然更新关联最大。说明了冬季降雪是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一个关键因子。
尤文忠苑辉云丽丽田丹枫
关键词:沙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降水量
辽西天然油松林土壤碳氮分布规律被引量:4
2014年
为探索我国天然油松林土壤碳氮分布格局,研究生态脆弱边缘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辽宁西部医巫闾山3种油松林(荆条-油松林、胡枝子-油松林、华北绣线菊-油松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氮分布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同一土壤剖面层次内3种林分土壤碳氮分布规律不尽相同;表层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碳氮比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密度、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地表枯落物全氮质量分数、碳氮比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枯落物有机碳质量分数则呈显著的负相关。
魏文俊尤文忠张慧东魏忠平赵刚
关键词:天然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分布
间伐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植被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揭示不同间伐强度对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及林下植被生长和更新的影响,以红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Winscanopy 2010a冠层分析仪对中度、强度间伐及对照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更新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间伐后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冠层结构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显著改变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与对照相比,中度(38%)、强度(48%)间伐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对照的65.11%和71.7%,开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05%和249%,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的2倍和5倍。冠层结构对林下光环境的影响较大,林冠开阔度与林下直射光、散射光和林下总辐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散射光、林下总辐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间伐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更新,中、强度间伐林下幼苗的个体密度、基径、树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表现为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强的趋势;林下光环境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较大,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总辐射呈显著负相关(p<0.05),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冠层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间伐改善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光环境,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的更新,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董莉莉张慧东毛沂新魏文俊王睿照颜廷武尤文忠
关键词:冠层结构林下植被红松针阔混交林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的探讨被引量:7
2001年
根据“新林业”理论、“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樟子松生物学特点以及沙地立地特点 ,进行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选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的探讨。对天然更新的障碍进行了初步分析 ,认为水分是阻碍天然更新顺利完成的主要因子 ,提出了采取人工促进措施 ,实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天然更新。
苑辉尤文忠那崇贵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固沙林造林
日本落叶松嫩枝扦插时间和插穗长度对生根的影响
扦插时间和插穗长度是日本落叶松嫩枝扦插与插穗生根关系最密切的因子。本试验在清原大孤家子和宽甸太平哨2个地点,采用6月29日,7月3日、7日、11日、15日、19日、23日、27日和31日共9种时间,10cm、12cm、1...
董健尤文忠陆爱君丁彪刘淑梅孙传国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嫩枝扦插时间插穗长度生根率
文献传递
非生长季森林土壤CO_2通量及其对冻融过程的响应被引量:4
2015年
森林非生长季土壤CO_2通量是区域碳收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非生长季内土壤有效保温层的长期雪被以及季节性冻土区非生长季内经历的冻融交替过程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关于非生长季环境因子对土壤CO_2通量的响应机制研究还较少。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一些关于非生长季期间森林土壤CO_2通量研究的部分成果,结果显示非生长季期间森林土壤CO_2通量的不确定性显著地增加了森林土壤年CO_2通量的不确定性,同时非生长季期间积雪、枯落物和冻融等环境可以明显地影响非生长季期间森林土壤的CO_2通量。因此,开展非生长季森林土壤CO_2排放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研究,对于准确评估土壤碳固存对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和预测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慧东尤文忠魏文俊周梅
关键词:冻融
东部白松种源选择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对从北美引进的东部白松在辽阳铧子林场进行了15a的种源试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之间生长量差异显著,筛选出的3号和2号2个优良种源,树高、胸径遗传力为85%和87%,遗传增益为20.2%和28.9%,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东部白松的生长量显著高于乡土树种红松,是辽宁大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
董健尤文忠陆爱君黄国学李占秋
关键词:东部白松引种种源选择
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4种典型森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被引量:14
2015年
温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生态因子,过渡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揭示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森林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选择在暖温带-中温带过渡区分布面积较大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混交林4种森林类型,利用Li-8100红外气体分析仪于2010─2013年连续观测土壤呼吸速率,同时利用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连续同步观测大气温度、大气降水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系统研究了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红松、油松和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Rs,以CO_2计)分别为(2.31±0.01)、(2.07±0.71)、(1.55±0.03)和(2.24±0.02)μmol·m^2·s^(-1);4种森林类型的Rs与10 cm土壤温度(t_(10))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0<0.01);生长季期间落叶松、红松、油松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混交林的Q_(10)值分别为3.32、4.46、4.12和3.59,其中红松人工林Rs对t10的温度变化最敏感,而天然阔叶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本研究还对非生长季(11月─翌年3月)期间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连续监测,并依据非生长季期间土壤温度的变化,将非生长季期间的土壤呼吸分为冻结期(t_(10-mean):10.0~2.0℃)、冻融期(t_(10-mean):0.5~2.0℃)和非冻结期(t_(10-mean):>2.0℃)3个阶段。结果显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非生长季期间仍有微弱的呼吸作用(以CO_2计,0.01~1.38μmol·m^2·s^(-1)),整个非生长季期间Rs与t_(10)有极显著相关关系(r^2=0.586 3,P=0.000<0.01),非生长季冻结期的Rs与t_(10)无显著相关关系(P=0.503>0.5),冻融期的Rs变化较剧烈,且较冻结期有较明显的增加;整个非生长季落叶松人工林的Q_(10)值为4.65,是生长季的1.40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明气候带过渡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
张慧东尤文忠魏文俊周梅
关键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东部白松种源引进苗期选择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对从加拿大引进的29个东部白松种源种子在辽宁清原进行了3年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东部白松生产力随纬度增高而加快,生长与纬度呈单向渐变地理模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白松不同种源之间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筛选的6个优良种源,苗高遗传力12%~27%,遗传增益9.3%~19%,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
董健尤文忠陆爱君牟光辉迟长义于中华刘延君
关键词:东部白松引种苗期选择生长量遗传增益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4
2015年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续测定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次生林幼龄林阶段经轻度、中度、强度间伐8a后,林分平均胸径及定期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2.1、1.3和2 cm;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不大,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0.97、1.03和1.21倍。中龄林阶段,轻度、中度、强度间伐26a后林分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3、1.7和5.1 cm,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及定期生长量,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1.97、1.65和1.63倍;轻度、强度间伐林分胸径呈单峰右偏山状分布,大径阶树木占绝对优势,而中度间伐、对照林分胸径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综合分析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措施对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得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高效经营技术为幼龄阶段时采用轻度、中度、强度间伐均可,在中龄林时宜采用强度间伐(保留密度1600株/hm2)。
尤文忠赵刚张慧东郭元涛颜廷武魏文俊毛沂新
关键词:间伐强度林分生长径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