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璐

作品数:114 被引量:91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1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建筑科学
  • 4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公路
  • 15篇沥青
  • 15篇荷载
  • 12篇无砟轨道
  • 12篇路面
  • 11篇道路工程
  • 11篇路工
  • 9篇纳米
  • 9篇安全评价
  • 8篇英文
  • 8篇铁路
  • 8篇改性沥青
  • 8篇高速公路
  • 8篇高速铁路
  • 7篇地基
  • 7篇车辆
  • 6篇沥青混合
  • 6篇沥青混合料
  • 6篇混合料
  • 5篇动荷载

机构

  • 114篇东南大学
  • 17篇华盛顿Cat...
  • 14篇美国天主教大...
  • 4篇安徽省交通厅
  • 4篇上海市政工程...
  • 3篇中国铁路总公...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德克萨斯州大...
  • 2篇山东省公路检...
  • 2篇北京市市政工...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市公路建...
  • 1篇伊利诺斯州大...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运...
  • 1篇江苏省交通规...

作者

  • 114篇孙璐
  • 17篇游克思
  • 16篇邓学钧
  • 14篇顾文钧
  • 10篇辛宪涛
  • 8篇朱浩然
  • 6篇欧祖敏
  • 6篇赵磊
  • 5篇金姣萍
  • 5篇葛敏莉
  • 4篇任皎龙
  • 4篇潘义勇
  • 4篇段雨芬
  • 4篇王登忠
  • 3篇徐建
  • 3篇李易峰
  • 3篇周正兵
  • 3篇肖峰
  • 3篇于棋峰
  • 2篇张湧

传媒

  • 14篇东南大学学报...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Journa...
  • 5篇公路交通科技
  • 4篇华东公路
  • 4篇铁道学报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力学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重庆交通学院...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系统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19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2篇1998
  • 6篇1997
  • 9篇1996
  • 1篇199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桥墩不均匀沉降对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针对运营阶段列车循环加载导致软土地基桥梁产生附加不均匀沉降威胁行车安全性问题,分别建立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模型、桩基础-地基沉降模型。将用动力模型获得列车过桥时支反力时程作为外部激励,利用沉降模型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桩基础的累积沉降规律;将由桥墩沉降产生的附加线形变化叠加到原始轨道不平顺中,考虑由其引起的竖向类离心力影响,用动力模型研究桥墩不均匀沉降对列车行车安全影响。以德国ICE3高速列车及三跨32 m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软土累积沉降主要发生在桩底约10 m厚土层范围内;相邻桥墩沉降引起的桥梁相对上拱对行车安全更不利。
王昆鹏夏禾郭薇薇曹艳梅吴萱孙璐
关键词:软土地基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桩基础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随着隧道的较广泛应用,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安全审核清单以主动防御和减少交通事故,为提高隧道的运营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了安全评价清单,并针对隧道安全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葛敏莉孙璐
关键词:隧道安全路面条件安全对策交通安全设施
桥梁设计中安全系数的评定
1993年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试行解决桥梁设计中合理确定安全系数的问题,首先利用隶属度的概念建立起一套评价集和一系列影响桥梁设计中安全系数的因素集;其次考虑模糊统计确定权重的方法,得出对应于这些因素的权重,由此也构成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得到合理的安全系数.
孙璐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桥梁安全系统
运动分布荷载作用下弹性地基上无限大板瞬态响应被引量:23
1997年
基于坐标变换和线性系统叠加原理,首先建立了用于处理运动荷载作用下的板的动力响应的积分表示公式——广义Duhamel积分;然后利用积分变换方法求得了板的位移脉冲响应函数,并且得到了运动分布荷载下弹性地基上无限大板瞬态响应的精确解。该解答对于无限大板精确成立,而对于有限尺寸板,则在一定时间内精确成立,并且给出了时间界限的估计值。
孙璐邓学钧
关键词:弹性波弹性地基瞬态响应
用于沥青改性的纳米材料综合比选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首先通过一定的选择原则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初步确定用于改性沥青的纳米材料种类,然后通过内掺法及内掺后超声波分散两种手段制备纳米改性沥青,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纳米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大指标及布氏粘度指标,最终确定A为基质沥青最理想的纳米材料改性剂。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聚乙烯亚胺PEI和表面活性剂硬脂酸三种分散剂对A进行表面改性,并制备相应的改性沥青。通过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及粘度指标,对三种分散剂的表面改性效果进行比较,并最终确定相对纳米材料2%剂量的硅烷偶联剂KH550为A最佳分散剂。
孙璐辛宪涛王鸿遥顾文钧
关键词:道路工程改性沥青纳米改性
基于热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粘弹-粘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力学行为,以不可逆热力学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沥青混合料粘弹-粘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将建立的本构模型用于分析沥青混合料三轴蠕变试验和等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描述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的三阶段,准确表征其三维变形特征,并能从机理上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行为;可以较准确地预估等应变速率压缩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发展规律及应力峰值和体积变形规律;所提出的粘弹-粘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表征沥青混合料在多种压缩加载模式下的力学行为特征。
朱浩然孙璐朱耀庭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热力学蠕变
匀速运动的线源荷载激励下无限长梁动力分析被引量:38
1998年
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本文首先证明了广义Duhamel积分,把运动线源荷载作用下梁的动力问题转化为求解位置固定的线源荷载作用下梁的动力响应即线源脉冲响应函数·然后,利用Laplace变换和Fourier变换求解梁的动力方程,获得了线源脉冲响应函数,继而得到了运动线源荷载下梁的动力解答·对动力响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最大值总是发生在线源的中心并随荷载运动而运·动最后,定义了运动动力系数·
孙璐邓学钧
关键词:动力分析动力响应匀速运动
移动的车辆随机荷载作用下梁桥的瞬态响应被引量:27
1997年
本文首先给出了车辆随机荷载的统计描述,然后建立了运动的平稳随机荷载作用下粘弹性地基上Euler-Bernoulli梁的运动方程,利用Green函数的概念和积分变换方法对梁的振动方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梁的随机动挠度的理论表达式,还针对具体算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最后利用随机振动理论给出了随机响应的几种主要统计量的计算公式.
孙璐邓学钧
关键词:车辆荷载桥梁瞬态响应
解决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中零值问题的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多种拟合优度措施,包括离差信息准则(DIC)、平均绝对偏差(MAD)、预测均方误差(MSPE)和最大累计残差(MCPD)以及交叉验证评价法(CV),以美国某州2010年交通事故为实例,运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综合比较和分析了零膨胀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多层零膨胀泊松模型和负二项模型以及泊松Lindley和负二项Lindley模型等。研究结果表明:3类模型中Lindle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多层零膨胀模型其次;而6种模型中负二项Lindle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徐建孙璐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交通事故
路面动荷载数学模型与实验设计被引量:14
1996年
利用特殊函数,建立了路面上运动的动力荷载的数学模型,并引入随机过程理论,分析了随机动力荷载的统计特性,最后对荷载实验提出了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
孙璐邓学钧
关键词:路面动力学数学模型公路动载荷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