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立潮

作品数:75 被引量:53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土壤
  • 17篇施肥
  • 14篇人工林
  • 10篇油茶
  • 10篇泡桐
  • 9篇桉树
  • 8篇富硒
  • 8篇茶油
  • 7篇桉树人工林
  • 5篇有机碳
  • 5篇数据包络
  • 5篇土地利用
  • 5篇配方施肥
  • 5篇长株潭
  • 4篇杉木
  • 4篇土壤有机
  • 4篇土壤有机碳
  • 4篇林木
  • 4篇计量施肥
  • 4篇肥力

机构

  • 66篇中南林业科技...
  • 14篇湖南省林业科...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南林学院
  • 4篇广西林业科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广西地源之本...
  • 2篇教育部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郑州科技学院
  • 1篇捷佳润科技集...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广西华沃特生...

作者

  • 74篇吴立潮
  • 9篇吴晓芙
  • 9篇李春华
  • 8篇刘芳
  • 7篇涂佳
  • 5篇吴建平
  • 5篇何介南
  • 5篇刘洁
  • 5篇刘娟
  • 4篇胡曰利
  • 4篇吴天乐
  • 4篇邓艳林
  • 4篇宋亚蕊
  • 4篇李宁
  • 4篇唐菲菲
  • 4篇陈冬
  • 3篇肖毅峰
  • 3篇赵建平
  • 3篇彭邵锋
  • 3篇张景

传媒

  • 17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中南林学院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湖南林业科技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桉树科技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现代农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于都县耕地压力现状分析
2009年
我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耕地压力不断增大。本文从于都县人均耕地情况出发,采用耕地压力指数对于都县耕地压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97~2005年,于都县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从而造成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小,耕地压力指数历年都大于1,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据此,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护耕地的措施。
黄丽丽吴立潮胡月明彭洋
关键词:耕地耕地压力指数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湘中石漠化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为研究湘中石漠化地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通过取样分析,根据因子打分法评定石漠化程度并测定不同石漠化等级样地的土壤性质。【结果】湘中地区石漠化程度对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同等石漠化阶段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变化范围分别是14.94-42.43g/kg和1.20~3.96gmg,均随石漠化程度加剧而逐渐降低,土壤表土层到底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均为从高到低,且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表土层与底土层的碳、氮含量差异逐步减弱。[结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减少对于湘中地区常绿阔叶林向轻度石漠化阶段演替的表征明显,但对于该区域石漠化演替的阶段表征不明显。
王纳伟吴立潮钟杰赵京张景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全氮湘中
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广东省信宜市为研究区,利用patch analys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选取斑块数目、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大小、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破碎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信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景观面积分配相差较大,均匀度不高;林地景观是该地区的优势景观,可以看成是该区域的基质;园地、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破碎度大;总体景观形状较为简单,但有一定的不规则性等特点。此结果可为信宜市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吴云景吴立潮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经济功能协调性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能促进城市经济功能发挥及用地效益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复合系统理论,以长株潭城市群1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经济功能互相作为投入产出指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4个时间段(1986年,1995年,2002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经济功能总体上协调,在4个研究时段的协调度依次分别为:1.682438,1.570161,1.291063,2.93262。协调度总体趋势是先下降,再逐步提升。(2)从长株潭城市群15县市每个分区的协调度来看,处于协调的地区集中在长沙市区、株洲市区,包括炎陵县;不协调的县市包括醴陵市、长沙县、攸县和茶陵县;其他县市属于基本协调。该研究成果反映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功能之间的协调性,对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剑武吴立潮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经济功能长株潭城市群数据包络分析
营造马尾松-桉树混交林防治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
2023年
马尾松人工纯林结构简单,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容易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随着功能定位的转变,需要对马尾松纯林结构进行相应改造,而松材线虫病对松林造成的毁灭性危害毫无疑问地加剧了马尾松纯林改造的紧迫性。本文综述松材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与桉树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营造马尾松-桉树混交林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营造马尾松-桉树混交林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阔应用前景。
黄建华黄建华韦长江张挺肖继谋廖长坤黄鹏成何振何振
关键词:马尾松桉树混交林松材线虫病挥发性物质
杉木配方施肥研究
吴立潮
一种高效解磷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解磷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所述菌株为伯克霍尔德氏菌菌属(Burkholderiaarboris.sp)菌株DP01,已与2022年8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
陈利军徐文韬王华响陆佳吴立潮
配方施肥对泡桐林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以3年生泡桐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泡桐林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Ⅲ(每株试验木施肥量:0.3 kg尿素+0.18 kg纯N+0.5 kg钙镁磷+0.07 kg纯P+0.25 kg氯化钾+0.19 kg纯K)为最佳施肥配方。经过配方Ⅲ处理过的泡桐林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泡桐林的生长量也得到较大的增长。
涂佳申爱荣吴天乐吴立潮吴建平
关键词:泡桐配方施肥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长量
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在ARCGIS软件和景观指数统计学软件FRAGSTATS 3.3的支持下,以1986年、1995年和2002年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利用景观格局指标分析了长株潭地区的景观格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到2002年间景观格局主要集中在水田、草地、林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景观类型之间相互转换。从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的显著转化可以看出,近年来,长株潭地区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面积不断扩张,说明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同时要注意增强长株潭地区的景观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郑瑜吴立潮罗以灿李燕吴云景
关键词:长株潭
桂北土壤肥力质量对尾叶桉人工林连栽连作的响应被引量:16
2019年
以桂北尾叶按三代连栽连作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20项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筛选出尾叶按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对土壤肥力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第三代尾叶按人工林大部分土壤理化指标比第一、第二代林土壤显著降低,其中第三代林土壤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第一代林、第二代林。基于主成分分析及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钙和有效锌含量,建成反映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最小数据集。评价发现,三代连栽尾叶按人工林土壤肥力为第二代(0.785)>第一代(0.642)>第三代林(0.566),土壤肥力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尾叶按连栽两代之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退化。因此,建议在第二代林采伐后要及时补充因连栽下降的元素,以达到桉树速生丰产的目的。
王嘉琛赵隽宇黄康庭翁怡琳祝玲月李鹏吴立潮
关键词:尾叶桉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