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旻

作品数:26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9篇磁共振
  • 8篇动脉
  • 8篇血管
  • 8篇造影
  • 7篇血管造影
  • 6篇血管造影术
  • 6篇造影术
  • 6篇病变
  • 4篇性病
  • 4篇乳腺
  • 4篇扩散
  • 4篇扩散加权
  • 4篇扩散加权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64层CT
  • 4篇64层螺旋
  • 4篇64层螺旋C...
  • 4篇磁共振扩散
  • 4篇磁共振扩散加...

机构

  • 26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26篇吴旻
  • 12篇滕皋军
  • 12篇杨明
  • 8篇刘斌
  • 7篇靳激扬
  • 6篇邓钢
  • 4篇黄志纯
  • 4篇刘万花
  • 3篇高修成
  • 3篇秦智
  • 3篇曾晓英
  • 3篇李国昭
  • 3篇莫绪明
  • 3篇戴峰
  • 2篇仲纲才
  • 2篇冯旭
  • 2篇卢万俊
  • 2篇唐文伟
  • 2篇居胜红
  • 2篇徐秋贞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2009中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7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人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功能MRI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调幅音刺激任务时听觉皮层的激活。方法对25名健康受试者及30例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分别进行正弦调幅音任务下的EPI序列的fMRI数据采集,实验刺激声音分别为0.5、2、4 kHz纯音经8Hz调幅。功能MRI的检查时间为突聋后12d内。调幅音刺激强度为96 dB SPL,双耳同时呈现。采用事件相关Sparse设计采集数据以减少扫描噪音,利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部分正常听力者及耳聋患者主要表现为初级听觉皮层激活,正常听力者以左侧半球优势(11/16),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表现为患耳侧听觉皮层优势(16/22)。正常受试者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双侧初级听觉皮层的激活体积和强度均随刺激频率的增高而降低。结论两组人群听觉皮层激活偏侧性的改变表明在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初期,听觉皮层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
杨明刘斌滕皋军黄志纯高薇薇季慧吴旻冯旭张洪英王坚
关键词:听觉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为非肿块样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表现为非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病理证实的FFDM表现为非肿块样乳腺病变患者57例共61个病灶:恶性23个病灶,良性38个病灶。对病灶及对侧正常乳腺行DWI扫描,分析良、恶性病灶的DWI信号特点。结果 81.58%的良性病灶面积大小表现为逐渐减小,65.21%的恶性病灶面积不变。炎性渗出的DWI信号强度均表现为逐渐减低,面积为逐渐减小;但当脓肿形成时,其信号强度及面积未见明显变化。同一b值下,恶性病变ADC值明显有别于正常腺体和良性病变(P<0.05);不同b值下,恶、良性病灶及正常腺体三者的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取b=1000s/mm2,以恶性病变可信区间上限1.33×10-3 mm2/s定为良、恶性病变诊断阈值,ADC值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3.91%、76.32%和75.41%。结论DWI有助于FFDM表现为非肿块样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叶媛媛刘万花曾晓英潘淑淑吴旻
关键词:乳腺病变
多层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分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研究多层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分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有手术结果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岁)的64层CT增强检查资料,观察其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与心脏超声及多普勒结果进行对比.患儿随机采用80 kV(n=72)及100 kV(n=48)两组扫描,观察其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多层CT共发现36例(36/120,30%)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其类型分别为双主动脉弓2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例;右位主动脉弓22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6例,右位主动脉弓伴镜像分支12例),主动脉缩窄10例.64层CT诊断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100%、100%,心脏超声及多普勒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27.8%、97.6%、76.7%.80 kV及100 kV管电压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9±0.52、4.58±0.58,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结论 多层CT心血管成像能满意地观察并鉴别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类型,可作为先心病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为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1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层CT检查时可常规选择80 kV扫描以减少射线剂量.
杨明莫绪明靳激扬吴旻刘斌刘志勇高修成唐文伟滕皋军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X线计算机心血管造影术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64层CT血管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对照DSA,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A检查,检查后2周内行DSA。CT数据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将CTA与DSA结果比较。结果在216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方法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157个,被CTA高估13个,低估6个。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的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96.15%,准确率97.22%,阳性预测值96.49%,阴性预测值98.04%。结论64层CT血管造影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评估的可靠方法,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李光超邓钢秦永林杨明靳激扬李国昭丁慧娟沈志萍吴旻滕皋军
关键词:64层CTDSA血管造影术下肢动脉闭塞症
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及后处理策略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及后处理策略。方法4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检查,其中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DSA检查。观察CT增强后2次扫描下肢动脉远段的显示情况,并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对下肢动脉分支的显示差异。结果第1次增强扫描时18支足背动脉不显影,15支足底动脉不显影;增强后延迟扫描14支足背动脉不显影,11支足底动脉不显影;第2次结果与DSA一致。MIP重建观察到的血管分支多于VR,两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t=7.445)。结论下肢CT动脉成像中需注意追加第2次延迟扫描。MIP较VR能显示血管的更多分支,两者在观察图像中各有所长,需合理应用。
杨明滕皋军刘斌吴旻靳激扬邓钢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多层CT下肢
64层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弓离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的CT资料,判断其类型,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别在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测量离断的距离、离断近端及远端血管的直径,对比其差异。结果:本组9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共诊断主动脉弓离断7例(占0.77%),其中A型5例,B型2例;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测量离断的长度及离断近端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7.37±4.47)、(20.24±6.63)mm,P=0.18;(8.42±3.54)、(9.21±4.05)mm,P=0.13]。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测量离断远端血管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2.22)、(9.61±2.58)mm,P=0.03]。结论: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可满意地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判断其类型,并可以精确地测量离断的长度及离断处远、近端的血管直径,为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依据。
李晶杨明刘斌莫绪明杨小庆吴旻高修成李慧君陈井亚
关键词:心血管造影术主动脉弓离断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正常人听觉皮层功能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采用静息态下平面回波成像技术采集44名健康受试者fMRI数据,分别以左侧及右侧AⅠ区为种子点,用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左、右大脑初级听觉皮层与全脑的正相关及负相关功能连接脑图。结果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主要包含双侧AⅠ、AⅡ、岛叶、辅助运动区及扣带回,以同侧为主;与右侧AⅠ区相关的正激活脑区还包括同侧背侧丘脑。与双侧AⅠ区相关的负激活脑网络与脑默认网络大体一致,主要包括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额叶内侧回、顶下小叶,双侧小脑半球可见明显激活。结论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可满意显示听觉皮层的连接脑图。正相关功能连接主要局限在听觉系统内,负相关功能连接类似于默认网络。
李晶杨明刘斌张光玉杨小庆吴旻黄志纯季慧
关键词:听觉皮层
CT灌注成像在骨肉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及化疗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5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组(n=14)和化疗组(n=11),对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行64层螺旋CT扫描,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及灌注参数的差别,并对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该组患者血流量(BF)、血容量(BV)、Patlak血容量(PBV)和对比剂起始时间(TTS)下降显著(P<0.05),毛细血管通透性(PS)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变化不明显(P>0.05)。化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参数变化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肿瘤体积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F、BV、PBV和PS值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TTS、TTP与MVD无相关关系(P>0.05)。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组和化疗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84.71%、55.25%,两组生存曲线整体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I可为观察骨肉瘤治疗后改变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吴春苗靳激扬施鑫吴旻邓钢
关键词:骨肉瘤灌注成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肝动脉解剖变异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评估作用。方法上腹部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患者500例,将动脉期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根据Michel′s分型标准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Michel′sⅠ型300例(60.0%)[肝动脉变异者为200例(40.0%)],Ⅱ型40例(8.0%),Ⅲ型42例(8.4%),Ⅳ型10例(2.0%),Ⅴ型28例(5.6%),Ⅵ型30例(6.0%),Ⅶ型18例(3.6%),Ⅷ型6例(1.2%),Ⅸ型8例(1.6%),Ⅹ型6例(1.2%);另外12例肝动脉变异不在Michel′s分型中(2.4%)。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非损伤性检查方法对肝动脉解剖变异分型具有指导意义。
秦智吴旻唐晓军陈刚戴峰
关键词:肝动脉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64层CT血管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DSA,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A检查,检查后2周内行DSA.CT数据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
李光超滕皋军邓钢秦永林杨明靳激扬李国昭丁慧娟沈志萍吴旻
关键词:64层CTDSA血管造影术下肢动脉闭塞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