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

作品数:138 被引量:70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0篇磁共振
  • 39篇成像
  • 23篇磁共振成像
  • 20篇皮层
  • 19篇功能磁共振
  • 18篇结节
  • 17篇血管
  • 16篇听觉
  • 15篇肺癌
  • 14篇造影
  • 13篇动脉
  • 13篇影像
  • 13篇听觉皮层
  • 11篇动态CT增强
  • 11篇血管造影
  • 10篇肿瘤
  • 10篇静息态
  • 9篇神经性
  • 8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116篇东南大学
  • 29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医学...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齐都医院
  • 1篇靖江市中医院

作者

  • 132篇杨明
  • 61篇刘斌
  • 43篇储成凤
  • 28篇滕皋军
  • 23篇徐秋贞
  • 22篇黄志纯
  • 21篇张俭
  • 16篇姚青
  • 16篇杨小庆
  • 13篇靳激扬
  • 12篇吴旻
  • 12篇陈龙桂
  • 11篇朱亚彬
  • 10篇季慧
  • 9篇李慧君
  • 9篇朱新
  • 8篇陈峰
  • 8篇邓钢
  • 7篇张洪英
  • 6篇高修成

传媒

  • 2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5篇东南大学学报...
  • 12篇现代医学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第四届全路医...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江苏医药
  • 3篇铁道医学
  • 3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中国CT和M...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全国第二届分...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0
  • 15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静息状态默认网络的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索单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SNHL)患者静息状态默认网络的改变。方法选取16例重度左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耳聋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时程相关方法检测fMRI数据低频波动信号中以后扣带回为种子区的默认网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耳聋组较正常对照组脑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右侧枕中回,耳聋组较正常对照组脑功能连接减弱的区域为右侧额中回。结论 SSNHL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异常。
季慧黄志纯杨明朱新孟黎平李晶
关键词: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磁共振成像默认网络
多层CT血管造影对血管环病变的诊断价值
儿童阻塞性的气道病变较为常见,但因先天性血管环病变所致易被忽略,且该病常并发心内结构的复杂畸形。可出现类似于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因无症状而易于漏诊.气管的长期压迫容易引起气管软化及发育不良,即使进...
杨明王诚滕皋军靳激扬吴旻刘斌储成凤莫绪明刘志勇李旭东
关键词:多层CT血管造影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文献传递
儿童支气管异物位置分布及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异物分布及并发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确诊为支气管异物的患儿523例,所有患儿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在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测量异物的长径、宽径及平均大小。分别比较左、右支气管异物及相应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肺炎的不同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影响支气管异物左右分布、不同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左、右支气管异物比较,右侧支气管的异物宽径及平均大小较左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年龄、就诊时间、性别比例及异物长径、异物类型则无差异。与无阻塞性肺气肿比较,阻塞性肺气肿患儿年龄小、就诊时间长,异物类型为食物多见(P<0.05),而性别比例及异物的长径、宽径、平均大小无差异。与无肺炎组比较,肺炎组患儿年龄大、就诊时间长,异物长径和平均大小较大(P<0.05),而性别比例、异物类型、异物宽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异物的宽径、平均大小是支气管异物分布的影响因素,而患儿年龄、就诊时间、异物类型、异物长径、平均大小等因素影响支气管异物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李慧君杨明王颖郑晓波姜辉高修成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并发症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64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观察支气管动脉三维解剖结构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CTA显示支气管动脉三维解剖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64层CT支气管动脉成像,以VR、MIP及MPR后处理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结果 35例患者中,共63支支气管动脉获得显示,右侧39支,左侧24支;支气管动脉正常起源34例,异常起源1例;4例有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共10支血管,1例存在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最常见的支气管动脉类型为R1L1型(18/35)。27例支气管动脉增粗,直径2~5 mm。结论 64层CTA支气管动脉成像可无创、直观显示支气管动脉及肺外体循环动脉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徐秋贞王钟江居胜红吴旻杨明邓钢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术
肺孤立性病灶的CT动态增强技术要点
目的:提高肺内孤立性病灶CT动态增强的准确性和诊断正确性.材料和方法:选择直径≤4cm的肺孤立性肿块39例,行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结果:39例肺孤立性结节动态增强中,按计划增强良好者32例,欠佳3例,未按计划增强者4例...
杨明储成凤徐秋贞刘斌张俭郏爱明
关键词:CT扫描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儿童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6岁。结果发现儿童幕上多层菊形团样胚胎性肿瘤常表现为较大囊实性肿瘤,有钙化,占位效应显著,轻度的瘤周水肿,常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部位,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刘玉婷朱美娇杨明高修成
关键词:放射学胚胎性肿瘤儿童
64层螺旋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诊断CHD的新生儿及婴儿进行64层螺旋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并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成像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做超声心动图(ECG)对照,并经手术证实。结果:64层螺旋CT、ECG对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8%、71.86%,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23.88,P<0.005)。心内畸形68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5%、97.0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68,P>0.05)。心外畸形131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4%、58.78%,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32.32,P<0.005)。结论:64层螺旋CT是诊断CHD可靠的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尤其能评价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阮为勇杨明滕皋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诊断显像
MSCT诊断先天性肺动脉吊带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AS)的MSCT诊断、分型及PAS与气管和支气管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PAS的MSCT平扫及增强图像,根据PAS绕行气管所在胸椎平面将其分为Ⅰ、Ⅱ型。结果 11例PAS增强MSCT均表现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自右向左从气管后方、食管前方绕行至左侧肺门;其中ⅠA型1例,ⅡA型2例,ⅡB型8例,未见ⅠB型。1例ⅠA型PAS气管隆突位于T3平面,PAS从隆突后上方绕行至左侧肺门。10例Ⅱ型PAS假隆突位于T4-6平面,PAS从假隆突后上方绕行至左侧肺门。11例PAS均伴不同程度的气管、支气管狭窄,10例Ⅱ型PAS均伴支气管桥畸形。结论 MSCT平扫及重组图像可同时观察气管、支气管树及肺部病变;增强MSCT能够确诊PAS并显示其与气管、支气管树的关系。
韩素芳杨明唐文伟余辉李晶田忠甫郑晓波
关键词:肺动脉吊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后扣带回功能连通性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 利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后扣带回相关的静息脑网络连通性是如何变化的。方法 运用fMRI研究了16例轻度AD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在静息状态后扣带回的功能连通性。与后扣带回有功能连通性的脑区是通过检测低频波动信号的时程相关性获得的。应用通用的SPM2图像统计软件计算组间和组内连通性差异,激活区阈值设置:P〈0.01(校正),像素范围〉5。利用SPM2软件随机效应分析t检验(经校正P〈0.01,t=2,47,像素范围〉5),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连通性激活的脑区。结果 与后扣带回有功能连通性减弱的脑区包括前额叶中线区、楔前叶、双侧视皮质、双侧颞下回、左侧海马、右侧丘脑、右侧额叶背外侧区;偏左侧化的连通性增高的脑区包括前额叶中线区、左侧颞下回、左侧基底节区、双侧额叶背外侧区及左侧中央前区。结论 与后扣带回相关的静息状态脑网络连通性减低与AD早期情节记忆损害和高级视觉功能损害有关系,轻度AD保留着功能连接的重塑性以便维持脑功能。静息fMRI是一种探索AD脑功能机制的适宜方法。
张洪英王世杰杨明任利群张志珺滕皋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扣带回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附30例报告)
目的:应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分析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征象,以利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抽取有系列影像检查资料的早期周围型肺癌30例,共检出31个病灶,分别为腺癌21个,鳞癌6个(其中1例为同期双原发性),黏液...
储成凤杨小庆杨明刘斌
关键词:早期肺癌磁共振X线诊断CT扫描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