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G-P
  • 3篇转染
  • 3篇聚乙烯亚胺
  • 3篇非病毒载体
  • 3篇CL
  • 3篇MPE
  • 3篇病毒载体
  • 1篇动物
  • 1篇毒性
  • 1篇衍生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酶
  • 1篇荧光素酶类
  • 1篇质粒
  • 1篇生物发光
  • 1篇生物发光成像
  • 1篇鼠脑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转染

机构

  • 6篇延边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吕明
  • 6篇黄伟
  • 4篇高钟镐
  • 2篇金明姬
  • 2篇王玉丽
  • 1篇李保卫
  • 1篇邵荣光
  • 1篇杨长青
  • 1篇杨飞飞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鼠脑胶质瘤荧光素酶动物模型建模细胞株C6-Luc的构建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Luc。方法通过浓度梯度法测定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潮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使用FuGENEHD转染试剂将表达荧光素酶的真核质粒pGL4.50转染至C6细胞,应用潮霉素筛选多克隆细胞株,进一步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株。采用报告基因分析对单克隆细胞株进行阳性鉴定,并考察荧光素酶在阳性克隆中表达的稳定性。对阳性克隆进行体外生物发光检测,确定最小细胞检测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生物发光强度与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将阳性克隆细胞种植于Wistar大鼠脑部,应用生物发光成像检测系统对肿瘤细胞在脑部的生长进行体内监测。结果 C6细胞的潮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为250μg/ml。质粒pGL4.50成功转染至C6细胞,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12个单克隆细胞株。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成功鉴定了荧光素酶表达活性最高的阳性克隆,命名为C6-Luc,连续培养3代后C6-Luc细胞表达荧光素酶的活性无显著差异。体外生物发光检测结果显示C6-Luc细胞的最小检测数量为78个,细胞发光强度(y)与细胞数量(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1.348x-2143.1,相关系数r=0.997。体内生物发光检测结果显示,Wistar大鼠脑部种植C6-Luc细胞后,随肿瘤体积增大,大鼠脑部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Luc。
黄伟吕明李保卫王玉丽邵荣光高钟镐
关键词:荧光素酶类生物发光成像动物
mPEG-PCL-g-PEI聚合物纳米粒介导的小干扰RNA递送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旨在合成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递送载体聚合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mPEG-PCL-g-PEI),并探讨其体外siRNA递送性能。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OH),将mPEG-PCL-OH的羟基末端依次化学转化为羧基(-COOH)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生成mPEG-PCL-NHS,再将mPEG-PCL-NHS同枝化聚乙烯亚胺(PEI)反应生成三元共聚物mPEG-PCL-g-PEI。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mPEG-PCL-g-PEI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复凝聚法制备mPEG-PCL-g-PEI/siRNA纳米粒,并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体外细胞MTT测试,比较mPEG-PCL-g-PEI/siRNA纳米粒和PEI/siRNA纳米粒的细胞毒性;通过体外细胞转染实验,考察不同N/P比的mPEG-PCL-g-PEI/siRNA纳米粒对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元聚合物(mPEG5k-PCL1.2k)1.4-g-PEI10k能压缩siRNA形成粒径为50~200 nm的纳米粒,其表面带有正电荷。MTT分析结果显示(mPEG5k-PCL1.2k)1.4-g-PEI10k/siRNA纳米粒的细胞毒性显著小于PEI10K/siRNA纳米粒(P<0.05)。当N/P比在50~150,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当N/P比为125时,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最大。聚合物mPEG-PCL-g-PEI能递送siRNA进入细胞,抑制靶基因表达,且细胞毒性较低,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siRNA递送载体。
黄伟吕明高钟镐金明姬杨长青
关键词:小干扰核糖核酸纳米粒
mPEG-PCL-g-PEI聚合物的合成及其siRNA递送性能
目的:合成siRNA递送载体mPEG-PCL-g-PEI,进行体外siRNA递送研究。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二嵌段共聚物mPEG-PCL-OH,将mPEG-PCL-OH的羟基末端依次活化为羧基和琥珀酰亚胺端基形成mP...
黄伟吕明金明姬杨长青高钟镐
关键词:转染
文献传递
mPEG-PCL-g-PEI聚合物的合成及其siRNA递送性能
目的:合成siRNA递送载体mPEG-PCL-g-PEI,进行体外siRNA递送研究。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二嵌段共聚物mPEG-PCL-OH,将mPEG-PCL-OH的羟基末端依次活化为羧基和琥珀酰亚胺端基形成mP...
黄伟吕明金明姬杨长青高钟镐
关键词: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体外转染
文献传递
非病毒性基因治疗递送载体(mPEG5k-PCL1.2k)1.4-g-PEI10k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2011年
目的构建非病毒性基因治疗递送载体(mPEG5k-PCL1.2k)1.4-g-PEI10k,探讨其细胞毒性及对质粒基因(pDNA)的递送性能。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共聚物mPEG5k-PCL1.2k-OH,将其羟基末端化学转化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生成mPEG5k-PCL1.2k-NHS,随后同枝化PEI10k进行反应生成三元共聚物(mPEG5k-PCL1.2k)1.4-g-PEI10k。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对(mPEG5k-PCL1.2k)1.4-g-PEI10k进行结构表征分析;通过MTT分析,比较(mPEG5k-PCL1.2k)1.4-g-PEI10k与PEI10k的细胞毒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mPEG5k-PCL1.2k)1.4-g-PEI10k/pDNA复合物;通过细胞转染实验,观察不同质量比的复合物转染细胞后报告基因的表达效果,考察转染时间和培养基pH值对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了递送载体(mPEG5k-PCL1.2k)1.4-g-PEI10k。浓度小于62.5g/ml时,(mPEG5k-PCL1.2k)1.4-g-PEI10k的细胞毒性显著小于PEI10k。(mPEG5k-PCL1.2k)1.4-g-PEI10k载体能够压缩绿色荧光蛋白质粒报告基因(pEGFP)形成(mPEG5k-PCL1.2k)1.4-g-PEI10k/pEGFP复合物,并有效转染细胞获得目的基因表达;当载体与质粒的质量比为10∶1时,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效果最好。转染时间和培养基pH值均可影响(mPEG5k-PCL1.2k)1.4-g-PEI10k/pEGFP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在48h优于24h和72h,pH6.8培养基优于pH7.2培养基。结论递送载体(mPEG5k-PCL1.2k)1.4-g-PEI10k细胞毒性较低,能够递送pDNA进入细胞并表达目的蛋白。
黄伟吕明高钟镐金明姬杨飞飞王玉丽
关键词: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质粒转染
聚乙烯亚胺及其衍生物介导siRNA递送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目的介绍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PEI)及其衍生物介导小干扰RNA(siRNA)递送的研究现状,为开发新型载体开阔思路。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归纳已报道的递送siRNA的各种PEI载体及其相关研究。结果与结论综述了单独PEI、各种PEI衍生物递送siRNA的研究进展。PEI等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在核酸递送中显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对PEI聚合物转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结构的合理修饰,PEI及其衍生物将会在非病毒载体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吕明黄伟高钟镐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