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凤
-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排龈方法在老年人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中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排龈方法在老年人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治疗过程中的排龈效果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老年人上前牙颊侧龈下根面龋,窝洞预备后龈壁边缘位于龈下0.8~1mm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充填前采用不同方法排龈。A组采用单线排龈,B组采用排龈膏排龈,C组采用单线排龈加排龈膏,3组均使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3M Z250树脂进行充填。治疗后1年随访,以改良的USPHS直接临床评价系统评估疗效。结果 C组排龈效果优于A组、B组(P<0.05)。1年后C组修复体脱落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牙龈反应、牙髓反应,C组优于A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继发龋和新发缺损方面,3组无差别。结论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法应用于老年人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分开患牙游离龈,避免窝洞污染,提高临床充填效果。
- 沈银环李雅娟刘玉凤
- 关键词:排龈充填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齿槽嵴裂患者修复效果影响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牙周引导组织再生(GTR)技术对齿槽嵴裂患者修复效果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齿槽嵴裂修复治疗的单侧齿槽嵴裂患者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GTR组(n=18)和PRP+GTR组(n=18)。术后观察2组患者植骨区有无感染、暴露、植骨坏死和口鼻瘘复发;拍摄颌骨曲面断层片观察植骨生长情况;术后4周参考Bergland评价标准对植骨高度进行判断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周内所有患者植骨区无感染、植骨暴露、植骨坏死和口鼻瘘复发;术后4周,植入骨与齿槽骨间已建立骨小梁,但形态尚与齿槽骨有所不同。术后4周GTR组植入骨高度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0例,治疗成功率83.33%;术后4周GTR+PRP组植入骨高度Ⅰ级16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0例,治疗成功率94.44%;GTR+PRP组Bergland分级优于GT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的应用可以使骨组织获得良好再生,重建齿槽裂隙处部位的骨缺损,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修复效果。
- 刘璐刘玉凤武芊芊
- 关键词:牙槽嵴裂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引导组织再生术
- 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致瘤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初步探讨了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致瘤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选择经第20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B16细胞,进行体外和体内实验后,筛选出性状变异明显的空间诱变B16细胞株,检测空间诱变B16细胞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将筛选出的空间诱变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2周后,处死荷瘤小鼠,取出移植瘤,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接种空间诱变B16细胞的荷瘤小鼠移植瘤细胞Melan-A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RT-PCR方法,检测蛋白质水平上表达变化明显的空间诱变B16细胞melan-a,gp100,bag-3和l-pgds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细胞相比,1株空间诱变B16细胞荷瘤小鼠移植瘤细胞Melan-A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他细胞2种蛋白质的表达无明显变化。RT-PCR结果显示:此株细胞的melan-a,gp100和l-pgds基因表达增加,bag-3基因表达降低。空间环境的复合因素可诱导B16细胞基因和蛋白质表达产生变化。
- 耿传营向青徐梅郭宇鹏李红艳徐波房青刘玉凤唐劲天
- 关键词:空间环境黑色素瘤B16基因表达蛋白质表达
- PBL联合微信群在口腔医学专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微信群在口腔医学专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口腔专科生临床实习中,选两个年级分别采用传统模式授课和PBL联合微信群方法授课,比较其考试成绩,分析实习满意度差别。结果PBL联合微信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调查问卷显示PBL联合微信群组学生在一些方面对实习满意度更高。结论PBL联合微信群方法可以提高口腔医学专科生实习教学中理论成绩和实践能力。
- 刘玉凤沈银环李玉增干春凤
- 关键词:PBL教学法
- 肿瘤热疗中热休克蛋白(HSPs)与免疫的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刘玉凤陈志华刘继光唐劲天
- 关键词:肿瘤热疗肿瘤原发灶紫外线照射温度范围
- 美学修复型瓷纳美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美学修复型瓷纳美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前牙缺损患者(牙髓活力正常),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窝洞预备后使用美学修复型瓷纳美树脂充填;对照组:使用3M Z350纳米树脂充填。分别于治疗即刻、1年和2年后随访复查,对其继发龋、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粗糙度、色泽匹配、磨耗及牙龈健康七方面进行临床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即刻、1年和2年,色泽匹配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它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学修复型瓷纳美树脂既具有纳米树脂修复的特点,又满足了美学修复要求,对前牙缺损的修复可取得满意疗效。
- 沈银环王娜刘玉凤李雅娟
- 关键词:美学修复前牙缺损龋齿微创
- 第一磨牙临床冠高度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第一磨牙临床冠高度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46例。测量其治疗前第一磨牙临床冠高度,治疗结束后以ICON指数评价其疗效;分析第一磨牙临床冠高度与无托槽隐形矫治效果的相关性。结果:46例患者治疗前的第一临床冠平均高度为(5.66±0.86)mm。46例患者中,17例获得很大改善,27例获得较大改善,2例获得中等改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磨牙临床冠高度与治疗效果呈明显正相关(r=0.619,P<0.001)。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第一临床冠高度值低于4.5 mm时,可能使治疗效果降低。
- 刘玉凤沈银环李玉增干春凤高丽梅刘璐
-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 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增殖及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初步探讨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及免疫原性的影响。选择4株经体外实验筛选出生物学性状变异明显的第20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空间培养B16细胞,检测其体内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的变化。将筛选出的4株空间培养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其中一组接种于腹腔,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另一组接种于腋下皮肤,检测小鼠出瘤时间。接种至2周时,处死,分离荷瘤小鼠移植瘤和血清。称重荷瘤小鼠移植瘤,观察空间培养B16细胞增殖能力;利用HE染色法观察荷瘤小鼠移植瘤切片细胞形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荷瘤小鼠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观察空间培养B16细胞免疫原性变化情况。与对照细胞相比,1株空间培养B16细胞的荷瘤小鼠生存期明显缩短,出瘤时间明显延长。HE结果显示:此株空间培养B16肿瘤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RIA结果显示:3株空间培养B16细胞荷瘤小鼠血清IL-2浓度明显增加。空间环境的复合因素可诱导B16细胞增殖能力及免疫原性产生变化。
- 耿传营向青徐梅郭宇鹏李红艳徐波房青刘玉凤唐劲天
- 关键词:空间环境黑素瘤B16增殖免疫原性
- 3种中药单体对卵巢癌端粒酶活性与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以及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利用齐墩果酸(OA)、姜黄素(Curcumin)和大蒜素(Allicin)3种中药单体作用于SKOV3细胞,MTT法检测中药单体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法检测中药单体对SKOV3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研究中药单体对SKOV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中药单体联合放射治疗观察中药单体对放射线杀伤作用的增敏作用。结果:齐墩果酸、姜黄素和大蒜素对SKOV3细胞有较强的杀伤效果;中药单体对肿瘤SKOV3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时相性;齐墩果酸对SKOV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素1A(P21)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明显抑制周期素D1(Cyclin-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基因的表达;中药单体联合射线作用于SKOV3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有一定协同作用。结论:中药单体对SKOV3细胞杀伤的同时可抑制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 耿传营徐波李红艳陈志华夏启胜刘轩刘玉凤向青
- 关键词:中药单体齐墩果酸姜黄素大蒜素端粒酶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口腔修复患者130例,根据纤维桩使用不同分为对照组(n=65例)和观察组(n=65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方式,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方式,两组进行6个月修复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美学中修复体外形、色泽评分及黏结强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牙齿松动、折断、牙周感染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将预成纤维桩用于口腔修复中有助于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黏结强度,能获得良好的口腔修复美学效果且未增加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沈银环刘玉凤李雅娟
- 关键词:口腔修复咀嚼功能黏结强度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