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兰

作品数:448 被引量:1,414H指数:17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2篇期刊文章
  • 124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8篇农业科学
  • 52篇化学工程
  • 42篇生物学
  • 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8篇发酵
  • 59篇溶酶
  • 59篇纤溶
  • 59篇纤溶酶
  • 53篇玉米蛋白
  • 43篇脱胶
  • 43篇活性
  • 42篇亚麻
  • 41篇抗氧化
  • 37篇蛋白粉
  • 35篇玉米蛋白粉
  • 35篇玉米黄
  • 35篇玉米黄粉
  • 34篇抗氧化活性
  • 31篇饲料
  • 31篇果胶
  • 30篇酶解
  • 27篇玉米
  • 27篇活性肽
  • 25篇酶法

机构

  • 44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8篇黑龙江八一农...
  • 2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哈尔滨商业大...
  • 7篇江南大学
  • 7篇教育部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梧州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市农...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作者

  • 443篇刘晓兰
  • 244篇郑喜群
  • 67篇田英华
  • 63篇邓永平
  • 60篇王晓杰
  • 35篇艾瑞波
  • 32篇郭建华
  • 30篇任健
  • 25篇杜国军
  • 22篇王路
  • 18篇刘井权
  • 17篇焦岩
  • 17篇林巍
  • 16篇王燕
  • 16篇杜连祥
  • 15篇吴耘红
  • 15篇郭宏文
  • 14篇刘骥
  • 11篇路福平
  • 10篇吴红艳

传媒

  • 19篇食品科技
  • 18篇中国酿造
  • 18篇食品工业
  • 17篇食品与机械
  • 16篇食品与发酵工...
  • 16篇齐齐哈尔大学...
  • 15篇中国调味品
  • 15篇食品工业科技
  • 15篇饲料工业
  • 10篇饲料研究
  • 10篇食品研究与开...
  • 9篇食品科学
  • 8篇毛纺科技
  • 8篇粮食与饲料工...
  • 8篇中国油脂
  • 8篇农产品加工(...
  • 5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纺织学报
  • 5篇中国粮油学报
  • 5篇高师理科学刊

年份

  • 4篇2024
  • 38篇2023
  • 22篇2022
  • 23篇2021
  • 26篇2020
  • 26篇2019
  • 26篇2018
  • 23篇2017
  • 22篇2016
  • 26篇2015
  • 27篇2014
  • 20篇2013
  • 25篇2012
  • 14篇2011
  • 26篇2010
  • 16篇2009
  • 23篇2008
  • 12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4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食性脉孢霉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发酵生产玉米蛋白饲料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湿法加工的副产物,产量丰富,蛋白含量高,且有效能较高,但是其蛋白不易被吸收,适口性差。试验采用的是好食性脉胞霉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发酵生产饲料,旨在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蛋白粉的蛋白溶解性,以期提高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好食性脉孢霉间隔48 h加入嗜酸乳杆菌,玉米蛋白粉与麸皮的比例是7??3,料水比例为1??2,pH值自然,培养温度为33℃,培养72 h,此时发酵培养基可溶性蛋白含量8.69 mg/ml,提高了7.77 mg/ml,显著提高了饲料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饲料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王燕文奇男许瑞雪刘晓兰刘骥张永根郭建华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玉米蛋白粉
一株侧耳木霉的鉴定及其产木聚糖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分离自平菇栽培污染菌包的一株菌株ZJ-03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定性、产木聚糖酶活力和木聚糖酶生产低聚木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菌株ZJ-03的形态与侧耳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cola)形态相似,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ZJ-03与T.pleuroticola ICMP:2080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将该菌株归属为侧耳木霉。菌株ZJ-03可产木聚糖酶,活性在3000 IU/g以上;木聚糖酶可产低聚木糖,占总糖含量72.0%。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侧耳木霉产木聚糖酶用于生产低聚木糖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钱朋智张梅娟刘晓兰郭建华李启源李冠龙赵明
关键词:ITS木聚糖酶低聚木糖
一种短时浸渍亚麻脱胶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时浸渍亚麻脱胶新工艺,涉及亚麻脱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预处理后的亚麻原茎,在脱胶液中进行短时间的浸渍,取出淋去多余脱胶液后,保温脱胶。脱胶结束后,水洗干燥,得到亚麻纤维。本发明的短时浸渍工艺可以减少70%的...
刘晓兰王路田英华郑喜群
文献传递
多功能木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木梳,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木梳本体,木梳本体的木梳把和木梳齿内部为连通的空心腔体,在木梳把尾部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橡胶塞,在木梳齿齿端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走珠。该木梳不仅具有普通木梳的功能,...
邓永平艾瑞波马占春刘晓兰
文献传递
黑曲霉YY-22产酸性果胶酶的分离纯化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研究了从黑曲霉YY-22发酵产酸性果胶酶粗酶液中分离出较高纯度果胶裂解酶(PL)、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酯酶(PE)的方法,同时考察了主要组分PL在各分离阶段的纯化效果。依次采用硫酸铵盐析、疏水相互作用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对果胶酶PG、PE、PL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果胶酶粗酶液中硫酸铵饱和浓度为65%时,沉淀中PL回收率最大,部分杂蛋白在盐析过程中被分离出来;沉淀复溶后经Phenyl-Sepharose FF疏水相互作用层析首先分离出PE活性组分,又经Q-Sepharose HP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分别得到PG和PL活性组分。果胶酶粗酶液中主要组分PL经三步纯化后的比活力达到79.37 U/mg蛋白,纯化倍数为13.30,活力回收为33.05%。较高纯度PL、PG、PE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酶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果蔬加工和葡萄酒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康晶刘晓兰郑喜群田英华邓永平
关键词:果胶裂解酶果胶酯酶分离纯化
响应面法优化果胶复合酶固态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黑曲霉102-ZL固态发酵产果胶复合酶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3个对酶活力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基的初始pH、料水比和硫酸铵添加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优化后适宜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组成为:麸皮∶稻草=3∶2,初始pH5.5,硫酸铵添加量为5.5%,料水比1∶2.8,培养周期为72 h。优化后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分别可达2987.31 U/g(干曲)和600.04 U/g(干曲)。
田英华刘晓兰秦松颖庞铮貟浩
关键词:黑曲霉固态发酵
草酸铵法提取亚麻果胶条件的优化被引量:6
2014年
以亚麻为原料,对亚麻果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草酸铵质量百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亚麻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草酸铵质量百分数为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45(g/mL),在此条件下果胶的得率为8.54%。
姜彩霞刘晓兰田英华郑喜群
果胶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采用紫外线处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Y4孢子,照射剂量为120s.获得一株高产果胶酶突变株HYQ1,在优化的固体发酵条件下酶活力达1552U/g物料,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倍.以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
田英华刘晓兰
关键词:果胶酶固体发酵
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分步对膨化的玉米蛋白粉进行酶解改性,应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酶解物中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组分占87.76%,含有较高比例的谷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双酶酶解得到的玉米蛋白酶解物可使小鼠血液中乙醇含量降低59.43%;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玉米蛋白酶解物可以提高小鼠胃中乙醇脱氢酶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含量。
马艳秋郑喜群刘晓兰孙琪
关键词:解酒作用
毛霉水解玉米浆制备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条件初探被引量:4
2019年
玉米浆是玉米湿法生产淀粉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为44%~45%(w/w),目前这种副产物主要作为饲料使用。如果对玉米浆进行深层次加工、改性,生产出附加值高的植物蛋白调味液等产品,作为食品工业的基料,可有效提高玉米加工副产物的使用价值,增加玉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用毛霉发酵玉米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探究,得出毛霉发酵玉米浆的适宜条件是:培养时间48 h,料液比6∶4,pH 7.5,温度50℃和接种量4%,此条件下发酵物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1.126±0.015) g/100 mL。
姜未公刘晓兰
关键词:毛霉玉米浆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