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召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吉利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刑事
  • 4篇刑事裁判
  • 4篇可接受性
  • 4篇裁判
  • 3篇自由裁量
  • 3篇自由裁量权
  • 3篇法哲学
  • 3篇裁量
  • 3篇裁量权
  • 2篇因果关系
  • 2篇司法
  • 2篇法哲学思考
  • 2篇被害
  • 2篇被害人
  • 1篇刑法
  • 1篇刑法因果关系
  • 1篇刑事被害
  • 1篇刑事被害人
  • 1篇刑事被害人国...
  • 1篇刑事审判

机构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北京吉利大学

作者

  • 10篇刘召
  • 2篇张剑秋
  • 1篇徐文煜

传媒

  • 2篇学术交流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人民检察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中国刑事诉讼...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
裁判的可接受性就是指裁判具有被裁判受众容纳而不被裁判受众拒绝的属性。当然就本文的研究视角而言,这一概念本身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概念的回答几乎完全是出于一种行文格式的需要。本文真正想要说明的问题在于,由于裁判的可接受性不是...
刘召
关键词:刑事裁判可接受性自由裁量权
文献传递
刑事裁判可接受性评价机制考察之理论反思
刑事裁判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1)认定事实;(2)寻找相关的法律;(3)检验得到的认定的事实是否满足相关规范的事实构成;(4)导出应有的法律后果.这个过程德国学者称之为涵摄(Subsumtion),其论证过程用演...
张剑秋刘召
关键词:刑事裁判可接受性
文献传递
程序正义视野中的被害人权利保护
2009年
程序正义的观念起源于英国,最早体现为英国刑事审判中的自然正义原则,而程序正义理念在美国则是通过宪法中的正当程序条款来表达的。程序正义的基本理念认为,法律程序是为保障一些独立于判决结果的程序价值而设计的,程序价值在于公平、参与和尊重人格尊严,保证被裁判者拥有程序参与权、受公正待遇权和合理选择的自主权。因此,
张剑秋张剑秋
关键词:程序正义权利保护被害人自然正义原则程序参与权刑事审判正当程序
刑事证明标准的法哲学思考
2005年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研究水平的深入,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的研究与争鸣也日趋激烈.应当说这种争议对于繁荣我国的诉讼证明理论,发展诉讼证明观念不无裨益.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争议而不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检讨,则难免陷于学术混乱,因此有些问题需要借助于其他思维方式加以廓清.
刘召
关键词:刑事证明标准刑事诉讼理论诉讼证明思维方式检讨
刑事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因素探析被引量:9
2008年
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因素所涉及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其内容在不同的受众或不同的诉讼环境下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诉讼作为社会纠纷的最终解决机制,其处理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当事人乃至整个社会所接受,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司法尊严以及节约诉讼成本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裁判的可接受性问题总体而言属于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问题,但是这些价值判断必然会借助于一些客观指标来进行,因此,对于裁判的可接受性因素的研究主要可以围绕这些客观指标来展开。而这些指标涉及裁判制作者的主观介入程度、裁判受众对裁判结果的心理预期、受众的知悉权是否得到尊重、裁判制作过程的公正性以及裁判本身的形式因素等几个层面,每个层面又都会涉及一些更为具体复杂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梳理整合以及理性化的分析,就是构建裁判可接受性评价机制的切入点。
刘召
关键词:可接受性自由裁量权司法中立
刑法因果关系的法哲学思考
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在刑法学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对这一问题的学术结论却与其重要性呈极不协调的状态:一方面,一无论是作为归因要素还是作为归责要素,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对于刑事责任的归结都至为关键——这源自于现代刑法罪责...
刘召
全球化趋势下洗钱罪的透视与解析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从国际社会及国内立法、司法及相关的学术理论研究层面透视、研究了洗钱罪的犯罪行为。意在解析洗钱罪的同时,指出该罪的一些构成特点及学理与实务界存在的缺陷,以期改善立法司法,加强对洗钱罪的防控。全文共分引言...
刘召
关键词:洗钱行为上游犯罪犯罪所得金融管理秩序主观罪过犯罪收益
文献传递
刑事司法裁量权的理论反思——以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为视角
2009年
为了追求司法公正,刑事裁判就需要力求具有说服力,即裁判必须能够为其受众所接纳。然而,由于司法过程并不是一个像古典法学家所期望的那样"将事实付诸于法律"的客观过程,而是一个充斥着司法官本人主观意志的结果,而这一主观意志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忠实地体现司法的客观公正性,就是公众在面对裁判结论时的最大疑问,因而司法裁量权也就成了拷问裁判可接受性的制约性因素。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反思旨在审视司法活动中司法裁量权的存在空间及其表现形式,以求合理规范裁量权的行使,增加裁判的可接受性,最终达致社会和谐。
刘召
关键词: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刑事裁判可接受性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帮助制度的建立被引量:4
2006年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那些被害人无法通过普通的刑事赔偿途径获得加害赔偿,而其正常的社会社会生活又无法保障,急需救济帮助的情形下,由国家出面给予被害人一定的物质帮助,使其尽快脱离被害后的窘迫状态,复归正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该制度在国外已经为许多国家所采纳。当下,在司法为民的主流诉讼价值追求中,探讨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及实现途径,确立我国被害人的刑事国家补偿制度,有利于真正实现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及相关权利保护的诉讼目的,同时对于我们国家的诉讼民主、诉讼文明的法治追求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张剑秋刘召徐文煜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法哲学视角下法律因果关系之检讨——从休谟的因果关系怀疑论与概念法学的对立说起被引量:1
2009年
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程度。然而困惑的是人类对于因果关系探究的冲动与对这一问题的认知结果却极不协调:虽然研究的历史纵横数百年,形成的理论学说也可谓形形色色,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学说能够令人欣然接受。如果说对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尚可存疑,在法律上对因果关系则必须做出回答,因为这是责任归结的前提。为了解决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难题,法学界的当务之急不是再去处心积虑地发明新理论,而应该在正确认识因果关系问题根本属性的同时对既有的学说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力求正本清源,为正确解决归责问题提供妥适的思路。
刘召
关键词:法律因果关系归责法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