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恒
- 作品数:100 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La_(0.5)K_(0.5)Mn_(1-x)Fe_(x)O_(3)催化剂去除柴油机碳烟和NO的性能研究
- 2023年
- 通过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催化剂LaMnO_(3)和La_(0.5)K_(0.5)Mn_(1-x)Fe_(x)O_(3)(x=0.125,0.33,0.5),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测试催化剂去除柴油机碳烟和NO的性能,同时通过XRD,H_(2)-TPR,Soot-TPR等技术对钙钛矿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钾铁离子进入钙钛矿晶格内部,导致镧锰钙钛矿形成晶格缺陷,提高了催化剂中氧空位的数量;部分K^(+)与Mn^(3+)生成活性较高的钾锰矿,改变了碳烟与催化剂的接触状态,降低了碳烟起燃温度。催化剂活性评价表明:La_(0.5)K_(0.5)Mn_(0.67)Fe_(0.33)O_(3)具有最佳催化活性,对碳烟和NO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_(2)浓度峰值温度为357℃,CO_(2)的选择性高达99.9%,NO最大转化率为61.7%。
- 张琛刘军恒谈秉乾孙平嵇乾
- 关键词:柴油机氮氧化物碳烟
- 荷电反应器状态对柴油机颗粒荷质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优化线筒式荷电反应器设计、提升柴油机排气中颗粒的荷质比,在高放电电压下通过改变电晕放电参数(电极电压、分流排气流量、放电区域内部温度、电极材料、电极直径等),研究电晕放电参数对颗粒荷质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放电范围条件下,负极施加电压对颗粒荷质比有显著的影响,荷质比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加,且负极的荷电效果较正极更好,但因局部火花放电的限制,正、负极电压均存在最佳值;当反应器其他特征参数确定后,分流排气流量并非越小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值;放电区域内部温度决定荷电反应器起晕电压,但当内部气流温度高时,对颗粒荷质比的影响较小;选择导电系数较大的电极材料更易获得较高的荷质比;线筒式结构中电极直径越小,电极间距越大,需要的起晕电压越高,在施加电压较高时荷质比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 吕俊翔刘军恒孙平苏雯博孟建万垚峰
- 关键词:柴油机电晕放电
- PODE_(3~8)/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将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体积分数为10%)掺混于柴油中制备PODE3~8/柴油混合燃料,记为P10。研究了P10燃油对柴油机排气烟度的影响;通过Model 100型颗粒采集装置,研究了柴油机燃用P10燃油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并使用热重分析仪分析颗粒物中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含量以及碳烟氧化特性;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和分析SOF的化学成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柴油机燃用P10燃油时排放的滤纸烟度相对于基准柴油有所降低;P10燃油排放的颗粒物在各粒径下的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颗粒物粒径总体向小粒径方向偏移,颗粒物样品中SOF所占比重增加;碳烟样品的失重率峰值温度降低,颗粒物的SOF组分中各类烷烃和多环芳香烃质量分数减小,有机酸酯的质量分数增大。
- 王玉梅孙平冯浩杰刘军恒嵇乾
-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排放
- 刍议发动机教学中动画技术的有效应用
- 2017年
- 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大学教师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尤其是在发动机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语言也比较生硬、内容并不是十分全面,使本科学生还在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记忆。但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趋势下,教师将动画技术融入到其中,使原有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对大学生将产生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从当代发动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动画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开展研究。
- 刘军恒孙平嵇乾
- 关键词:发动机大学教学动画技术
- 进气温度对DMDF发动机燃烧特性和烟度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在一台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发动机上,研究在固定柴油和甲醇供给时刻和供给量条件下,进气温度变化对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进气温度从40,℃变化到70,℃可以使爆发压力相差4,MPa,着火时刻相差15°,CA;进气温度的升高,不仅会造成滞燃期缩短、最大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增大,而且最大爆发压力出现的时刻变早、燃烧相位前移;在部分工况,变化进气温度还伴随燃烧模式的转变.温度变化还表现出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和发动机转速的极大关联:在低速、较大负荷时,进气温度升高会导致输出扭矩下降和当量比油耗升高;在高速时,进气温度升高能提高输出扭矩并降低当量比油耗,但过高的进气温度会使大量甲醇在上止点之前燃烧,降低输出扭矩并提高当量比油耗.进气温度对碳烟排放也有较大影响:随进气温度降低,碳烟排放降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进气温度控制在50~70,℃时,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排放性能.
- 姚春德潘望魏立江刘军恒王全刚余海涛
- 关键词:进气温度甲醇燃烧特性碳烟排放
- 协同育人理念下能源动力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以《内燃机学》课程为例
- 2023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紧紧抓住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
- 邵珊珊汤东尹必峰刘军恒王忠孙平
- 进气前处理实现柴油机超低排放的途径被引量:6
- 2012年
-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上采用进气歧管喷射掺水乙醇(水的体积分数为30%)的方式并应用柴油/乙醇组合燃烧(DECC)方法,对其开展进气前处理的研究.研究发现,与燃用纯柴油的原机相比,采用喷乙醇的进气前处理方式,能够大量减少氮氧化合物(NOx)排放和一氧化氮(NO)排放,二氧化氮(NO2)排放仅在低负荷时有所增加,到中高负荷时即大幅度减少至与原机相近;同时排气烟度得到了改善;进气喷乙醇的方法会引起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的排放增加,但是这可以通过在排气管上安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得到解决,其催化效率在96%以上.对采用进气喷乙醇方法的非常规排放的检测表明,甲醛和乙醛排放高过原机,但是经过DOC催化处理,消除率在91%以上.此外,进气喷醇的前处理方法可以在中高负荷时明显减少有效燃油消耗,显著提高有效热效率.
- 姚春德刘军恒魏立江夏琦李方成
- 关键词:共轨柴油机组合燃烧前处理
- 预喷参数对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时使得双燃料燃烧相位提前,放热率峰值也随之增加;但预喷正时为上止点前(BTDC)22~25°CA时,会导致放热率曲线由双峰分布转变为三峰分布,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均降低,而NOx排放量呈现增高趋势,有效热效率(BTE)逐渐降低。在预喷正时为19°CA BTDC时,当预喷油量由2.5 mg/cyc逐渐增加至4.5 mg/cyc时,CO和HC排放量逐渐降低,而NOx排放量逐渐增加,BTE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ot排放量在预喷油量3.0 mg/cyc下达到最低值0.07 FSN。在预喷策略下,提前主喷正时能够使双燃料发动机主喷燃烧相位逐渐提前并靠近上止点,最大缸内压力增加,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在平均有效压力(BMEP)为1.05 MPa和主喷正时11°CA BTDC的工况下,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BTE达到最高值40.31%。
- 陈庆涛刘军恒孙平嵇乾瞿磊
- 关键词:双燃料发动机燃烧
- 硼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比例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探究硼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的质量比(BPF/NBR)对复合摩擦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的丁腈橡胶和硼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复合摩擦材料基体,添加碳纤维、钢纤维、石墨、氧化铝粉和沉淀硫酸钡制成复合摩擦材料。对复合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用变焦距体视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用差分扫描量热仪对摩擦材料进行耐热性分析。结果表明:BPF/NBR质量比对复合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及耐热性影响较大;当硼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质量比为6∶1时,复合摩擦材料有最高的密度、硬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为1.933 g/cm^3、105 HRL和134 MPa;当硼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质量比为5∶1时,摩擦材料的磨损量最小;随着BPF/NBR比例增大,复合摩擦材料表面抗犁削作用增强,黏着转移减弱。利用丁腈橡胶二次改性硼改性酚醛树脂能显著提高硼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能,且硼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的最佳比例介于4∶1和5∶1之间。
- 刘军恒何春霞刘静付菁菁陆德荣
- 关键词:摩擦材料酚醛树脂橡胶共混改性耐热性能
-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减少重载柴油机烟度排放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在一台满足国三排放法规要求的重载车用增压中冷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将其改造成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发动机并进行台架试验.利用电控单元控制向进气歧管喷射的甲醇量及其喷射时刻,原柴油机供油系统保持不变.试验主要研究在稳定工况时,不同的负荷以及不同的甲醇对柴油的比例情况下,经催化转化后发动机干炭烟烟度(415烟度)和不透光烟度(439烟度)排放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燃用现有市售的燃油条件下,与原机相比,相同工况下采用DMCC的干炭烟烟度和不透光烟度都有大幅度的减少.干炭烟的最大降幅达95%,平均降幅达到50%以上.在柴油喷射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甲醇喷射量,干炭烟烟度会持续减小,而不透光烟度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同负荷时的甲醇对柴油替代率为44.88%到56.73%时,不透光烟度存在最低点,并且发动机的烟度排放存在最优值.在同一工况下,随着柴油对甲醇的比例增加,发动机的干炭烟烟度和不透光烟度排放都逐渐增加.
- 姚春德耿鹏魏立江刘军恒王全刚余海涛潘望唐超王建云
- 关键词:柴油增压中冷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