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秀
-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对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tritici)的抗性特点和遗传评价被引量:2
- 1995年
- 由小麦白粉病菌 (Erysiphe graminis tritici) 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各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矮杆品种的推广,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也日趋严重。推广高度抗病的新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新的致病类群的不断出现,常使一些原来抗病的品种经过几年大面积推广种植以后,便开始丧失抗性而感病,抗白粉病基因 Pm8 在我国由抗病变成为感病就是一个实例。因此,育种工作必须经常不断地使用新的抗病基因来对付病原菌新致病类群的挑战。
- 庞家智刘俊秀孙芳华曾浙荣周桂英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育种
- 从北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变化论近期选育品种的性状指标被引量:4
- 1994年
- 从北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变化论近期选育品种的性状指标刘俊秀,孟繁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00081)建国以来,京郊小麦品种已经历了5次更换,每更换1次单产提高50%以上。70年代第4次品种(农大139等)更换,使小麦单产从1971年的1...
- 刘俊秀孟繁华
- 关键词:小麦选育性状指标
- 小麦熟期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及育种途径的探讨被引量:7
- 1991年
- 早熟与高产一直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关于熟期与产量的关系问题,前人已有不少研究.一般认为,早熟与丰产有一定的矛盾.多数研究是在稀植条件下进行的,而且研究的材料和年限都很有限,因而所得结论也难免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较之过去的推广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都有所提早,只是因为肥水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小麦生育期相应延长.近年来小麦玉米两茬平播技术的提出,对早熟高产品种的要求更为迫切.为此,本文应用连续7年的品种产量试验资料。
- 杜长恒范家骅刘俊秀曾启明
- 关键词:小麦早熟育种
- 北部冬麦区建国以来冬小麦品种收获指数的演变被引量:6
- 1992年
- 早在1924年Engledow和Wadhan就提出收获指数可能是反映产量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直至70年代初在有关收获指数的大量文献报道后,这个问题才引起了育种者的进一步重视.许多研究者(Syme,1970;Singh,1971:Fischer等,1976;
- 陈新民庞家智李学渊刘俊秀孙芳华
- 关键词:冬小麦育种小麦
- 冬小麦抗锈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新基因的发现
- 庞家智孙荣锦辛志勇杨之刚周桂英孙芳华刘俊秀崔淑兰周俊芳陈新民李学渊吴立人
- 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是中国也是世界小麦主要病害,发掘新抗源、并将其应用于抗锈育种,是中国小麦育种和小麦生产的主要目标。通过遗传分析,对抗锈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并区分抗源异同,可以为抗锈育种、基因布局和病原小种监测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关键词:冬小麦抗锈基因基因定位染色体
- 冬小麦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被引量:2
- 1993年
- 1983年戴君惕等提出相关遗传力概念,近年来在春小麦、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相关遗传力分析方法,能将性状表型值、基因型值、遗传力和相关系数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包括了通路的全部信息,使分析更全面有效。本研究用相关遗传力对20个新育成品种(系)进行分析,以确定直接、间接选择效果,为今后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 陈新民刘俊秀曾启明
- 关键词:小麦冬小麦
- 不同小麦组合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的差异被引量:22
- 1996年
- 实验采用3种类型、15个小麦F_1组合与玉米杂交种中单120进行杂交,研究不同小麦基因型单倍体产生的差异。结果:胚产生率六倍体太谷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5个组合在17.4%~28.5%间(平均23.8%),六倍体普通小麦6个单交组合在6.3%~10.8%间(平均8.1%),四倍体硬粒小麦4个单交组合在4.4%~11.0%间(平均8.2%)。统计分析表明:3种小麦类型内各组合之间胚产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F_1分别与普通小麦单交F_1和硬粒小麦单交F_1间有显著差异,而后两种类型间无显著差异。胚培养植株产生率3种类型分别为73.3%、61.9%、23.5%。讨论了该方法产生双单倍体的实用性。
- 陈新民赖桂贤陈孝周俊芳刘俊秀孙芳华
- 关键词: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单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