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 作品数:24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三峡地区严重胸部创伤的流行趋势及死亡相关因素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国三峡地区严重胸部创伤(SCT)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影响SCT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救治的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创伤信息数据库,分析SCT流行病学特征,并通过定群多因素研究,对15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2000年前比较,2000年后的钝性伤构成比(68.5%比74.7%,P=0.006)、锐器伤构成比(12.2%比15.9%,P=0.039)明显升高;院前时间明显缩短[(3.45±2.38)h比(2.20±4.39)h,P<0.01],转院率明显增高(32.39%比36.80%,P=0.01);胸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3.56±0.71比3.43±0.58,P<0.01)、修正创伤评分(RTS)(7.14±2.18比6.93±1.07,P<0.01)明显增高,肺部感染(12.63±4.79比17.16±6.41,P=0.019)及创伤失血性休克(2.4±0.75比3.4±1.34,P=0.008)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首要致死原因为低血容量休克(59.41%)。影响SCT病死率的最终独立危险因素为失血性休克(B=1.710,OR=1.291,P=0.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B=3.453,OR=1.028,P<0.001)、肺部感染(B=2.396,OR=10.941,P<0.001)、腹腔脏器损伤(B=1.542,OR=1.210,P=0.005)、胸AIS值≥4(B=0.487,OR=1.622,P<0.001);影响SCT病死率的保护因素为年龄<60岁(B=-0.035,OR=0.962,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值≥12(B=-0.635,OR=0.320,P=0.014)。结论 2000年后收治的SCT总体伤势更为严重,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SCT救治水平明显提高。年龄、并发症、胸AIS值和GCS准确评估是影响SCT救治结局的独立因素。
- 刘云都定元胡旭夏道奎向小勇黄春周继红蒋建新
- 关键词:胸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
- 变应性鼻炎患者IL-37表达及其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控研究
- 目的:研究白介素37(IL-37)在变应性鼻炎(AR)体内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27、IL-10的调控,并探讨IL-37对CD4+T细胞分泌IL-17...
- 刘云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内皮素-1水平及其在胎盘表达的研究
- 目的:该研究通过测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母血、脐血、羊水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免疫组化研究ET-1在胎盘中的表达,探讨ET-1与ICP胎儿预后的关系.结论:ICP时胎盘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有黄疸者胎...
- 刘云
-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胎儿预后
- 文献传递
- 非晚期不同生物学行为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学行为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胸心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45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淋巴结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患者年龄与NSCLC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2)T1与T2、T3相比,T4与T2、T3相比,组间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2与T3组间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类型肺癌间淋巴结转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分化类型肺癌间淋巴结转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6.1%,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5.2%,上纵隔2、3、4、5区淋巴结转移频度相对较高,各肺叶肿瘤淋巴结转移存在差异,转移率最高为第10组。结论:NSCLC的淋巴结转移多数是按肺内淋巴结到肺门淋巴结再到纵隔淋巴结的顺序进行逐级转移,手术应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对胸内淋巴结进行系统性清扫,特别注意转移频率较高的第4、5、7、10组淋巴结。
- 刘云郭喜萍张松林胡旭夏道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
- 骨盆倾斜度外测量正常值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 探讨骨盆倾斜度外测量正常值的确定.方法:通过我院骨盆倾斜度外测量器的测量值、以及改良骨盆倾斜度外测量器的测量值的测量,确定影响测量值的多个因素及其关系.结果:骨盆倾斜度外测量正常值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有一定的变量关系.结论...
- 刘云胡丽娜凌萝达
- 关键词:骨盆
- 文献传递
- 三维互动定量手术规划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维互动定量手术规划(3DIQSP)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手术流程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胸心外科完成的3DIQSP电视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2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辅助小切口。手术平均时间150.6±16.6min,术中评价出血量115.6±9.3mL。22例(81.48%)患者术后病检为浸润性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原位癌,均为磨玻璃样结节(GGNs),行肺门纵隔淋巴结采样,切除淋巴结4~12枚,平均7.6±1.8枚。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4d,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7.5±0.9d。共切除35个小结节,其中GGNs 33个(94.29%),实性结节2个(5.71%);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7个,中分化腺癌12个,低分化腺癌1个,微浸润腺癌5个,非典型腺瘤样增生3个,原位癌2个,错构瘤1个(实性结节),肉芽肿性炎改变1个,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个(实性结节),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1个,纤维增殖灶1个。结论:术前3DIQSP,可降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难度,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 刘云张松林胡旭
- 关键词:肺结节肺段切除
- 1例早期出现的“晚期尸体现象”法医学分析
- <正> 1 案例资料黄某,女,17岁。2004年3月5日因臂部、肩部疼痛、发热到某医院就诊,诊为“神经性疼痛”予以强的松、抗生素等治疗,3月8日凌晨2时上厕所,7时家人发现死于家中。当日19时尸检发现:闻及尸臭,尸僵已缓...
- 唐任宽李剑波刘云孙云林史有福
- 文献传递
- IL-18与纤维组织在病变血管及心肌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
- 本实验拟从形态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及AS致动脉破裂出血血管壁纤维成分的变化以及IL-18在上述血管和心肌的表达,探讨纤维组织和IL-18在动脉粥样硬化和/或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法医学意义。方法:1、对AS致动...
- 刘云
- 关键词:病变血管IL-18弹力纤维网状纤维法医学
- 文献传递
- 重庆地区不同时期严重胸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结局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不同时期严重胸部创伤(severe chest trauma,SCT)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救治的SCT1 834例(胸部AIS≥3且ISS≥16)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时期分为2000年前组(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和2000年后组(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按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 2000年前后比较,钝性伤构成比分别为68.5%和74.7%(P<0.01);交通伤构成比分别为54.37%和58.94%(P=0.069);锐器伤构成比分别为12.21%和15.9%(P<0.05);2000年后院前时间缩短(P<0.01),转院率增高(P<0.05);胸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 viated injury injury scale,AIS)、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增高(P<0.01);严重心脏大血管损伤、严重胸腹联合伤及合并严重脑外伤例数、年平均例数明显高于2000年前组(P<0.01)。2000年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14/565,55.58%)比2000年后(673/1 269,53.03%)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2000年后肺部感染及创伤性休克治疗效果有显著性提高(P=0.019,P=0.008);死亡率由7.07%降至4.81%(P<0.05);住院天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首要致死原因为低血容量休克(59.41%);各评分指标在生存组和死亡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000后SCT的发生率增多,病情更重,但救治水平明显提高。
- 刘云向小勇都定元赵兴吉
- 关键词:胸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创伤评分
- 白细胞分化抗原14基因多态性与严重胸部创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基因启动子区-1145A/G、-159C/T多态性与重庆地区严重胸部创伤(SCT)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106例SCT患者(其中47例并发MODS)CD14基因启动子区-159C/T、-1145A/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结果 -1145G等位基因携带者并发MODS的可能性显著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33),G等位基因携带者MODS评分显著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显性遗传模式P=0.217,隐性遗传模式P=0.037)。-159T等位基因携带者MODS评分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显性遗传模式P=0.048,隐性遗传模式P=0.198)。-1145、-159等位基因型与MODS评分呈线性相关(P=0.043,P=0.046)。两个位点同时发生突变与只有1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患者相比,MO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结论 CD14基因启动子区-1145 A/G、-159C/T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SCT患者并发MODS有相关性。
- 刘云都定元胡旭向小勇夏道奎顾玮蒋建新刘朝兵覃文超
- 关键词:白细胞分化抗原14基因多态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胸部创伤